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ume)是赤苍藤科赤苍藤属多年生常绿大型木质藤本植物。赤苍藤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园林绿化观赏价值,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我国广东、广西生长在海拔280~550m地区,云南、贵州生长在海拔1000~1500m地区,多见于低山及丘陵地区或山区溪边、山谷、密林或疏林的林缘或灌丛中。
形态特征
赤苍藤,常绿藤本,长5~10m,具腋生卷须;枝纤细,绿色,有不明显的条纹。叶纸质至厚纸质或近革质,卵形、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8~20cm,宽4~15cm,顶端渐尖,钝尖或突尖,稀为圆形,基部变化大,微心形、圆形、截平或宽楔形,叶上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基出脉3条,稀5条,基出脉每边有侧脉2~4条,在背面凸起,网脉疏散,稍明显;叶柄长3~10cm。花排成腋生的
二歧聚伞花序,花序长6~18cm,花序分枝及
花梗均纤细,花后渐增粗、增长,花梗长0.2~0.5mm,总花梗长(3-)4~8(-9)cm;
花萼筒长0.5~0.8mm,具4~5裂片;
花冠白色,直径2~2.5mm,裂齿小,卵状三角形;雄蕊5枚;
花盘隆起。
核果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长1.5~2.5cm,直径0.8~1.2cm,全为增大成壶状的花萼筒所包围,花萼筒顶端有宿存的波状裂齿,成熟时淡红褐色,干后为黄褐色,常不规则开裂为3~5裂瓣;果梗长1.5~3cm;种子蓝紫色。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长环境
赤苍藤,生长在广东、广西海拔280~550m和云南、贵州海拔1000~1500m等地区,多见于低山及丘陵地区或山区溪边、山谷、密林或疏林的林缘或灌丛中。
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即种子繁殖技术,是利用赤苍藤的种子培育成新植株的方法。如果种子充足,亚热带适合春、秋播种;热带四季均可播种,温带仅适合春播,播种时与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沙质土壤做苗床,挑选现采集的完整、纯正、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实验,苗床的高度20cm,宽度120cm,长度不限。苗床通过精细整地后在播种前一天将苗床浇一次透水,播种时用400~600倍的高锰酸钾喷洒苗床,把种子用30℃温水浸泡,浸泡2~4h后进行播种,按一定的株行距单粒点播,点播后用手轻轻的拍打,使种子与畦土密接,最后盖上一层薄土,覆土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因为是子叶出土幼苗,所以覆土不能过厚),轻轻压实,浇足水。
无性繁殖
赤苍藤繁殖时常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时要选择生长健旺,无病虫危害的植株。一般在同一植株上,插材要选择中上部,向阳充实的枝条。在同一枝条上,硬枝插选用枝条的中下部,因为中下部贮藏的养分较多,而梢部组织常不充实。一般要把枝条插入基质中,基质要求渗水性好,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升温容易,保温良好的特性。扦插繁殖不易成活,主要表现为插条难以生根,所以扦插时需要使用生根粉。剪取枝条时切口位置要靠近节下方,切口以平剪、光滑为好,赤苍藤剪取后要注意保湿或者尽快扦插,以提高成活率。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平地或缓坡地,但忌高燥地和积水的低洼地块。整地包括对土壤进行翻耕、耙平、去杂等一系列工作。
整地方法:可以机耕、畜力或人力。翻耕是翻转耕层和疏松土壤,并翻埋肥料和残杂的过程。耙地是翻耕后用各种耙平整土地的作业。在翻地的同时应施入基肥。
整地深度:整地深度应根据土壤情况而定。整地深度还要看土壤质地,沙土宜浅,黏土宜深。赤苍藤整地深度应达30~40cm,并应施入大量的有机肥。整地时应将石块、瓦片、杂草等清理干净。
整地时间:整地多在秋天进行,也可在播种或移栽前进行。耙地应在栽种前进行。整地应在土壤干湿适度是进行。太干时土壤硬,翻耕费工费力,土块难以破碎;过湿时,宜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透气性变差。
架双线立式支架
赤苍藤是藤本植物,所以栽植时需要架双线立式支架。选取耐腐耐虫蛀的木桩或者水泥桩,铁丝选用8号或12号,支架高度在1.3~1.4m左右,两支架间相隔的距离为1.5m左右,而且支架要求牢固和稳固。
移栽
赤苍藤移植是为了扩大各类规格的苗株的株行距,使幼苗获得足够的营养、光照与空气,同时在移植时切断了幼苗的主根,可使苗株产生更多的侧根,形成发达的根系,有利其生长。移植包括“起苗”“定植”二个步骤。
起苗:起苗时土壤的干湿要得当,土壤过分干燥或湿润时,在栽植后土壤板结,不利幼苗生长。起苗方式有裸根起苗和带土球起苗两种方法。
裸根起苗法。用铲将苗带土掘起,然后将根群附着的土块轻轻抖落,不要将细根拉断,随即进行栽植。栽植前不能使根群长时间暴露于强烈日光下或强风吹击之处,以免细根干缩,影响成活。
带土球起苗法。用铲将苗四周铲开,然后从侧下方将苗掘出,保持完整的土球,勿令破碎。有时为保持水分的平衡,在苗起出后,可摘除一部分叶片以减少蒸腾。
定植:定植时间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在春季、秋季起苗。苗木定植按株行距2.5×5m,每亩地可栽植50株左右。
定植方法有沟植法和穴植法。沟植法是依一定的行距开沟栽植;穴植法是依一定的株行距掘穴或以移植器打孔栽植。裸根栽植时应将根系舒展于穴中,不要使卷曲,然后覆土,为了使根系与土壤紧密连接,必须认真镇压,镇压时压力应均匀向下,不可用力按压茎的基部,以免压伤苗。
浇水
赤苍藤浇水的方法有
喷灌、
滴灌等。浇水量及浇水次数,常依季节、土质的不同而异。夏季及春季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大,应有较多次的浇水,浇水量大些。秋季雨量较多,应减少浇水量及次数。每天的浇水时间也应季节而不同。夏季浇水应在清晨和傍晚时进行,这个时间水温与土温相差较小,对赤苍藤的根系有保护作用,傍晚浇水更少,因夜间水分下渗到土层中去,可以避免日间水分的迅速蒸发。冬季浇水应该在中午前后进行,因冬季早晚气温较低。
施肥
赤苍藤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绝大部分来自土壤,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施肥时补充的主要方式。肥料的种类、施用量及施用时期等对赤苍藤正常生长影响极大。
施肥种类 赤苍藤的栽培肥料通常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
有机肥 。主要有人粪尿、畜禽粪,它们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施用有机肥一定要经过发酵,生肥容易损伤赤苍藤根系。
无机肥。俗称“化肥”,无机肥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化肥要立即灌水。
施肥量
施用量根据土质及肥料的种类不同而异。
施肥时期及次数
一般每年施肥3~4 次,一般开花期不能追肥,速效肥应在需要时施用,而有机肥等迟效肥宜提早施用。为促进其多分枝,提高产量和质量,应适当施肥。
中耕除草
赤苍藤生长快速,极易受杂草危害,所以应进行中耕除草。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土温,改善土壤表层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内的空气流通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通常在中耕的同时可除去杂草。中耕深度以不伤及赤苍藤根系为宜,一般为3~5cm。幼苗期应浅,以后逐渐加深。近根处宜浅,远根处宜深。除草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及杂草发生之初,及早进行;杂草开花结实之前必须清除;多年生杂草必须将其地下部分全部挖出。以免杂草与植株争夺养分,也利于通风透光。
整形
赤苍藤是卷须攀援植物,所以在生长期间需对其进行整形修剪,控制赤苍藤的生长高度,使其附着在双线立式支架上,让赤苍藤嫩尖生长的更多,让其产量更高。也可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进行整形修剪。
采收
赤苍藤以嫩叶和茎为食。采收标准一般是:嫩尖在10cm以上即可采收。赤苍藤要随采随用,它收获期很长,可以四季采收,长年利用。赤苍藤的及时采收直接影响它的生长发育以及能否长期高产、稳产、优质。
留种
赤苍藤种子的采收要根据种子成熟及脱落的特性来确定,因为赤苍藤种子成熟后种子会不规则开裂为3~5裂瓣后自然脱落,所以在种子已完全成熟时需适时采收。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赤苍藤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分布的可食用野菜,也是一种天然无公害的有待开发的野生植物资源。赤苍藤嫩尖叶可食用,可用于鲜食、炒食、做馅,做汤、做粥、淹渍等,味道鲜美,清香宜口,且风味独特,在云南南部及广西、广东、海南等民间具有采集食用的习俗。
药用价值
赤苍藤根中含酚性成份,树脂及三萜,树脂的主要成份为苏门树脂酸、桂皮酸松柏醇酯。
【功 效】:清热利尿。
【主 治】:用于
肝胆湿热、腹痛、腹泻、尿频、
尿急、
尿痛、
小便不利等症。
【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肾二经。
观赏价值
赤苍藤为常绿大型木质藤本,长5~15m,枝条稠密并向外围扩展,其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易繁殖。花排成腋生的二歧聚伞花序,花冠白色,花萼筒顶端有宿存的波状裂齿,成熟时淡红褐色,干后为黄褐色。叶纸质至厚纸质,卵形,叶上面绿色,背面粉绿色,结成下垂的果实,成熟时蓝紫色,是十分优良的观叶、观果景观树种,极具观赏价值。赤苍藤也可作庭院观赏树种、绿篱和作坡面的垂直绿化树种,也可以种植于门庭、花架旁,让其攀爬自然成景。
病虫害防治
赤苍藤极少发生病虫害,稍加管理就能很好生长。赤苍藤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