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学名: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是鲤科、赤眼鳟属鱼类,又称赤眼鱼、红眼棒、胡串棒、桐杆子。体前部近圆简形,尾部侧扁,背缘平直,腹部无腹棱头近圆锥形,背面较宽。吻短,稍尖,吻长大于眼径,口端位,口裂稍斜。上下颌约等长,或上颌略长。背鳍外缘平直,起点稍前于腹鳍起点或相对,至物端的距离较至尾鰭基为近。鳃耙短,排列稀。下咽骨宽短,略呈“弓”形。眼的上缘具1红色斑,体背侧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侧线以上每一鳞片基部有1黑点,列成纵行。因瞳孔上、下各有一红斑,故名。
动物学史
因瞳孔上、下各有一红斑,故名。属名Squaliobarbus来源于拉丁语squalidus(意思是苍白)+barbus(意思是鲃)。
形态特征
背鳍Ⅲ-7;
臀鳍Ⅲ-8-9;
胸鳍Ⅰ-14-16;
腹鳍Ⅱ-8。侧线鳞41-47;背鳍前鳞13-15;围尾柄鳞15-17。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0-14。下咽齿3行,2(1)·4·4(5)-5(4)·4·2。脊椎骨4+39-41。
体长为体高的3.9-5.0倍,为头长的4.0-4.8倍,为尾柄长的6.1-7.4倍,为尾柄高的7.9-9.4倍。头长为吻长的2.9-3.8倍,为眼径的4.3-6.7倍,为眼间距的2.0-2.8倍,为尾柄长的1.3-1.8倍,为尾柄高的1.7-2.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5倍。
体前部近圆筒形,尾部侧扁,背缘平直,腹部无腹棱。头近圆锥形,背面较宽。吻短,稍尖,吻长大于眼径。口端位,口裂稍斜,上下颌约等长,或上颌略长;上颌骨伸达鼻孔的下方。须2对,短小,一对位于口角,一对位于吻的边缘,较口角须细弱。唇后沟向前伸,左右不相连,间距较狭。眼中大,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宽,微凸,其宽为眼径的2倍左右。鳃孔向前伸达前鳃盖骨后缘稍前的下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峡部狭。鳞中大;侧线弧形,行于体之下半部,向后伸达尾柄正中。
背鳍外缘平直,起点稍前于腹鳍起点或相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为近。臀鳍短,位于背鳍的后下方,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近于至腹鳍基的距离。胸鳍短,尖形,末端至腹鳍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胸鳍至腹鳍基距离的1/20腹鳍位于背鳍的下方,鳍条末端离肛门颇远。尾鳍分叉较浅,上下叶约等长。
鳃耙短,排列稀。下咽骨宽短,略呈“弓”形,前臂短,后臂稍长于前臂。咽齿主行第一、第二枚齿呈圆锥形,其余齿侧扁,末端钩状。鳔2室,前室粗短,后室长而末端尖形,其长为前室长的2倍余。肠长,盘曲多次,肠长大于体长。腹膜深黑色。
眼的上缘具1红色斑。体背侧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侧线以上每一鳞片基部有1黑点,列成纵行。背鳍、尾鳍深灰色,其他鳍浅灰色。
栖息环境
赤眼鳟喜栖息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一般活动在水的中层。江河涨水季节多上湖到小河中。喜栖于水流缓慢的水体环境中。赤眼鳟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为广温性经济鱼类,在中国不同纬度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适温范围广,可以生存的水温在2-34℃之间,生长水温为16-32℃,最佳生长水温18-30℃,在中国各地水系中都能生存、生长、繁殖及自然越冬。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越南和朝鲜半岛西部。在中国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自四川,东到江浙一带的江河与湖泊均产此鱼。
生活习性
鱼苗和成鱼喜跳动,行动敏捷。赤眼鳟为杂食性鱼类,食物以藻类和水生高等植物为主兼食水生昆虫、小鱼和卵粒以及淡水壳菜等。经驯化后喜食配合饲料,鱼苗特别喜食黄豆浆,人工养殖时主要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赤眼鳟配合饲料粗蛋白28~30%,饲料中磷对生长有显著影响,钙磷比为1:1时生长率最高。赤眼鳟仔鱼在3日龄以前为内源性营养阶段,4~5日龄为混合营养阶段,6日龄以后为外源性营养阶段。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赤眼鳟生长速度受地理位置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七大水系中,长江水系的赤眼鳟生长最快,其次是珠江,黑龙江水系水体的赤眼鳟种群生长速度最慢。赤眼鳟生长速度受生长阶段影响:低龄阶段体长体重生长速度快,随着年龄增加,其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均无拐点,个体出生时生长速度最高。同一水系的不同位置赤眼鳟生长特性也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河口三角洲及流域下游的赤眼鳟体长体重水平会显著小于流域上游,随着流域下行,整体呈现出体型小型化趋势。
在不同的水域生长速度不同:长江水系种群的体长生长速度最快,较黑龙江水系种群快2-3倍,达到相同体长要比珠江水系种群快约一年。赤眼鳟的体长生长速度在低龄阶段较快,随年龄增加,体长生长速度逐渐变慢;体长生长加速度呈减速上升趋势。3龄以前赤眼鳟全长生长速度较高,以后便逐渐变缓而趋向最大值。体质量生长曲线近似S形,在拐点前质量增加迅速,拐点后增加变缓。赤眼鳟全长增长的速度和加速度不具有拐点,生长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出生时全长生长速度最高,年龄越大,全长生长越慢。
繁殖方式
在非生殖季节,赤眼鳟雌雄鱼的第二性征不明显,难以判断雌雄,但雄鱼体形比雌鱼修长。生殖季节雄鱼的胸鳍粗糙,性成熟的雄鱼腹部稍稍膨大不明显,体形较雌鱼稍瘦小些,胸鳍有明显的颗粒状珠星,非繁殖季节雄鱼珠星消失,轻压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的胸鳍表面光滑,性成熟的雌鱼体表无明显的珠星,腹部显著膨大且柔软,生殖孔红肿,其卵巢轮廓也十分明显。
赤眼鳟为敞水性鱼类,产漂浮性卵,野外群体雌雄性比接近1:1,中国范围内其繁殖季节整体相差不大,均集中在4-9月,5-7月为其繁殖旺季,怀卵量3-15万粒,产卵一般在支流沿岸有水草的地区,间或也有在浅沙滩上产卵的。卵浅绿色,沉性。赤眼鳟产卵类型为一次产卵型,其繁殖季节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发育形态完全同步。一般而言赤眼鳟于2冬龄初次达到性成熟水平,大部分水系赤眼鳟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2-28℃,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从受精到孵化需要16小时,出膜后17天即在外形上与成鱼相似。赤眼鳟为江湖洄游性鱼类,与四大家鱼类似,需要洄游刺激生殖器官发育才能顺利完成繁殖过程。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0年 ver 3.1)——无危(LC)。该物种被列入《越南红色数据手册》(V 级)。2007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种群现状
该物种在其部分分布范围内正在减少,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在越南,该物种在野外的数量正在减少,并可能面临灭绝。然而,在其他地区和整个种群中,缺乏有关种群的信息,因此建议对种群、分布和收获管理进行更多的研究和监测。该物种分布广泛,虽然在其部分分布范围内可能正在下降,但人们认为任何全球种群下降都不可能达到(或接近达到)易危阈值,因此该物种被评估为无危物种。
因部分水域个体受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赤眼鳟野生资源现状不容乐观,需加以保护和开发养殖。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珠江整体渔业资源的衰退,赤眼鳟资源量正在急剧下降,个体有小型化发展趋势。对珠江中下游赤眼鳟资源利用情况评估发现,赤眼鳟的捕捞开发强度远远超过可以持续发展水平,处于捕捞过度状态,应对其实行提高起捕规格、加大禁渔措施等方式予以保护。
濒危因素
过度捕捞、水资源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及鱼类生境破坏是造成长江主要经济鱼类(四大家鱼、赤眼鳟等)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水库、大坝的建设对鱼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Zhu等分析长江上游生物完整性年度变化时,在合江、宜宾、宜昌等采样点都监测到了赤眼鳟;Yi等研究大坝建设和河湖连通性对长江流域洄游性鱼类迁徙、产卵、群落结构等的影响时,发现赤眼鳟的渔获量和所占总渔获量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剧减,从20世纪80年代的2.9%降至1999年的0.03%,2000年以后没有监测数据。中国部分水域赤眼鳟受到氯化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
保护措施
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赤眼鳟资源,建议:①加强野生资源保护,合理保种。如延长水域禁渔期,提高捕捞规格,保护和建立产卵、栖息场所等。赤眼鳟在中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遗传多样性大,在种质资源衰退前,及时保护赤眼鳟野生资源,有利于保存性状优良的亲本,保持赤眼鳟的遗传多样性。②开展赤眼鳟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抗逆性的研究。③规范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合理增加苗种数量。根据赤眼鳟的繁殖习性,开发和建立一套完整的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确保提供优质健康的赤眼鳟苗种和食用鱼养殖技术。④开发和建立赤眼鳟的规范化养殖技术。目前报道的有关赤眼鳟养殖技术的文献很多,但多为经验总结,技术操作不够规范,目前尚未研发赤眼鳟的针对性饲料。这就需要加大对赤眼鳟营养需求、生长习性、病害防治等的研究力度,为保护赤眼鳟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护。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全鱼入药。四季均可捕捞、捕获后寒去鳞剖腹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有暖中和胃的功效。主治反胃吐食、脾胃虚寒作泻等症。赤眼鳟性温,味甘,归胃经,可温中暖胃、益气健脾,可用于治疗胃气虚寒、食欲不振、气虚体弱、营养不良等。
经济价值
赤眼鳟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商品鱼售价高等优势,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江河主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也是淡水养殖的热门种类。赤眼鳟在中国的渔业生产活动中都具有关键作用,也是中国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赤眼鳟在珠江水系占有相当高的经济地位,在西江约占整体渔获物总量的1/5;根据不同鱼类在渔获物中经济重要程度占比结果看,除了鲤、罗非鱼等优势种以及斑鳠等珠江特有种外,赤眼鳟位列珠江水生生物经济重要程度第7位。
食用价值
赤眼鳟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就蛋白质而言,其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质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7.8%,赖氨酸的含量最高,比青鱼、倒刺鲃等稍低,但是显著高于草鱼、鲢、鳙和鳜鱼等经济鱼类。赤眼鳟含肉率达到73.96-75.13%,高于斑鳠、鳜鱼和黄颡鱼等高经济价值鱼种,显著高于四大家鱼及鲫鱼的含肉率。赤眼鳟肌肉中水分含量较低,脂肪含量较高,鲜味氨基酸含量仅次于鳜鱼,使得赤眼鳟食用口感更加润滑。
饵料价值
赤眼鳟具有优秀的鳜鱼养殖配套饵料鱼属性,对养殖技术要求低,群体产量高,成本低,可降低鳜鱼的养殖成本。赤眼鳟具有更强的温度适应性,这对长江流域鳜鱼的养殖,特别是反季节养殖的饵料鱼开辟了新途径,为改进鳜鱼的养殖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研价值
赤眼鳟与草鱼杂交试验的成功,表明赤眼鳟具备作为抗病育种新材料的部分特性,可成为一种新的改良草鱼抗性的遗传育种材料。
食物营养成分
养殖技术
池塘选择:池塘周围1千米及上风向和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机构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底质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池塘应建在地形平坦,交通、水源和电力方便,光照充足的区域。池塘走向以东西为好,堤坝坚固,坝顶平坦宽阔,池底平坦,无渗漏,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在池塘向阳一侧中间设置食台。鱼种池面积5-10亩,池深1.8-2.2米;成鱼池面积5-20亩,池深2.2-2.4米。
水质:选用无污染的地下水或江河水,水质应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清塘:放养苗种前10-15天用药物清塘,常用的方法为生石灰清塘法(碱性较强的水体不用此法清塘)。干法清塘水深5-10厘米,生石灰70-75千克/亩;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水深1米每亩用漂白粉13.5千克。注水时用密网在入水口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内。
施肥:清塘后5-10天施足发酵好的基肥(发酵方法:肥料中加入1%的生石灰搅拌均匀后,用塑料布或土封闭10天腐熟)进行肥水,一般新池塘施基肥100-150千克/亩,老旧池塘施基肥50-100千克/亩。
苗种选择:要从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有规范的水产苗种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的企业选购健康、无疫病的赤眼鳟苗种。苗种应有检疫合格证,未使用过孔雀石绿,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光滑,体色鲜艳,无伤无病,活泼,逆水力强。
苗种消毒:放养前对苗种进行消毒,以防带病入池。一般采用药浴方法,可用3-5%的食盐、1%的小苏打合剂浸泡3-5分钟,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8分钟,还可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溶液浸泡3-5分钟。
池塘放养密度:鱼种培育一般每亩放养赤眼鳟夏花10000尾,搭配鲫鱼夏花2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花鲢夏花500尾;成鱼养殖放养赤眼鳟鱼种5000尾,规格为12厘米/尾,搭配规格为30-50克的鲫鱼300尾、规格为100-150克/尾的鲢鳙鱼200-250尾。
苗种投放:苗种投放应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入池地点应在向阳背风处,将盛苗种的容器倾斜于池塘水中,让苗种自行游入池塘。温差不得大于2℃。
饲料的选择:投喂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场家饲料,自配饲料选择优质、安全的原料。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和配合饲料原料,防止残饵污染水质。禁止使用变质和过期饲料。
驯化:赤眼鳟灵敏度高,易驯化,喜浮料,偏草食性,好饲养。在饲养上,对刚放入池塘的鱼种不要忙于喂食,因经过转塘或从外地运输过程的受惊及不适,刚刚放入池内的鱼种对环境尚未适应,加之应激反应还没有消除,体质尚未得到恢复,不会立即吃食。鱼种入池后要经过2-3天的静置和对环境的适应,再开始进行驯化投喂。在食台处设投喂点,通过掌声或敲打声将鱼唤动后再进行驯化、投饵,此时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经过5-10天的驯化投喂,池鱼大都能集群上浮,来到投喂点上抢食开始正式投喂。
投喂方法:池塘投喂应使用投饵机投喂,要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依据水温确定投喂次数和投饲量,并制定月计划投饵量,一般达到健康鱼类饱食量的70-80%即可,减少饵料的损耗。阴雨天水质容易恶化,应少喂或不喂。
鱼体规格与饵料粒度:当鱼体尾重在100克以下时,应投喂经过破碎的适口颗粒碎料;当鱼体尾重长至100-300克时,为适合口形,应投喂料粒直径1.5-2.5毫米的人工配合的颗粒料。当鱼体尾重长至300-600克时,应投喂料粒直径2.5-3.5毫米的人工配合颗粒饵料。由于该鱼是偏草食性的种群,在鱼种至成鱼的饲养过程中,要适量投喂一些青饲料,这样既能满足其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又能够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防治方法:通过定期加注新水、开动增氧机,适时应用微生态制剂、水质改良剂等措施调节好水质,防止病害发生。春秋季节注意车轮虫、指环虫、锚头鳋等寄生虫病的预防,防止破坏鱼体体表和鳃,减少继发性疾病的发生。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15千克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呈微碱性,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使用的药物要刺激性和毒性小、无残留,符合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要求》。用完的工具及时用10%碘制剂浸泡消毒或曝晒半天。病害流行季节每半个月对食场消毒1次,选择晴天在鱼体进食后,用漂白粉250克加水适量溶化后泼洒到食场周围。选用三黄散、板黄散、大蒜、五倍子浸液全池泼洒,对鱼类、水质无毒无害,可控制潜在鱼病的蔓延或预防鱼病的发生。
渔药的选择:选用药物应保证三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准号)齐全且通过克MP认证,渔药的标签或者说明书标志清楚、规范。禁止使用五无(无商标、无批准文号、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标明有效成分)渔药,严禁使用禁用渔药,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原料药不得直接用于水产养殖。
水质调控:因赤眼鳟耐低氧能力比其他常规鱼稍差,故对养殖池的水质和水位都要精心调整。水温达10℃以上时10-1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高度不少于10-15厘米。随着水温的升高,要逐渐增高池水水位,特别是在盛夏期间要把池水水位控制在最高点2.0米以上,水体透明度维持在25-35厘米,保持水色为黄绿色或褐色。水质恶化时换水1/3-1/2,养殖池水溶氧量必须达到4毫克/升以上,pH值保持在7-8.5,氨氮在1毫克/升内,亚硝酸根在0.06毫克/升内。有条件的养殖户可根据池塘水质和水温等情况,每隔12-15天左右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以有效改善水质。
日常管理:坚持每日早中晚三次巡塘,注意环境卫生,勤除杂草和敌害,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鱼。池塘应使用增氧机和微孔设备等增氧设备。增氧机的使用方法为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阴天清晨开,连阴雨天半夜开,晴天傍晚不开,浮头早开,鱼类主要生长季节保证每天开。
养殖生产记录:记好养殖生产记录,包括加水、水温、消毒、施肥、鱼种放养、饲料投喂量、用药、鱼病、鱼摄食与活动情况、病害与死鱼情况和出塘与销售情况。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出塘规格:赤眼鳟200克、鲢鳙1000克、鲫鱼150克。
感观要求:有呼吸、色泽鲜亮;鳞片、鳍完整或较完整,体表黏液透明呈固有色泽;腮丝鲜红或暗红,黏液不浑浊;眼球饱满,黑白分明或稍变红;具有鱼体固有气味;肌肉紧密、有弹性;体表匀称、无畸形;结实有弹性;紧缩不外凸、不红肿。商品鱼在休药期结束后可运输销售。运输和销售期间要选择温度较低的井水,除充氧充气外不得向容器中放任何药品。装运前应停食2天,并进行网箱锻炼。运输方式一般采用罐装水充氧汽车运输。
越冬准备:原塘老水换掉1/2-2/3,剩余水深60-80厘米,先用敌百虫进行消毒杀虫,7-10天后再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制剂泼洒消毒。
注水:大水深,不得低于1.5米,冰下水位不低于80厘米。结明冰,遇结乌冰应破冰重结。
越冬管理:视池塘保水情况每隔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观察池水颜色和鱼的活动情况,应无塌冰和结双层冰现象。及时清扫冰面上的积雪尘土,清扫面积不低于冰面面积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