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大余高速公路(Ganzhou–Dayu Expressway),简称“赣大高速”,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境内连接赣县区与大余县的高速公路,是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南昌—韶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6011)的组成部分之一。
建设历程
2001年12月28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赣定高速公路共线段)开工建设。
2004年1月16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赣定高速公路南康至龙南段)建成通车;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发改交运〔2004〕3057号)[即“7918工程”,规划有7条首都放射、9条北南方向、18条东西方向共34条主干线,以及6条地区环线(含预留线路),2条并行线和37条联络线,次年1月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交通部对外发布],原《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被废除;该版规划新增“大庆—广州线路“。
2005年11月6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开工建设。
2006年3月,赣州—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大梅关隧道开工建设。
2007年4月10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大梅关隧道贯通;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交通部发布《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JTG A03—2007)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了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的命名规则、编号规则和全称、简称与编号。大庆—广州线路的全称为大庆—广州高速公路(简称“大广高速公路”,编号:“国家高速G45”);9月1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设计通过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查;12月21日,赣大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建成通车并举行通车典礼。
2008年,江西省原交通厅印发《江西省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赣州至大余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被命名为赣州市绕城高速公路,编号“赣高速S4503”,赣州至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被命名为南康—大余高速公路,编号“赣高速S66”。7月1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开工建设并举行开工仪式;8月12日,赣大高速公路杨仙岭隧道开工建设。
2009年4月27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杨仙岭隧道左线贯通;5月15日,赣大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南坑高架桥右幅贯通;8月1日,赣大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杨仙岭隧道双幅贯通;10月22日,赣大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茅店贡江大桥合龙。
2010年3月20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赣县南互通开工建设;8月9日,赣大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通车试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9月16日,赣大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正式通车。
2012年12月5日,赣州—大余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赣县南互通建成通车。
2013年4月22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批复赣州—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竣工决算11”);赣州—大余高速公路全线纳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2017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年机构改革并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取代GB/T 917—2009),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南昌—韶关高速公路命名、编号不变。
2022年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南昌—韶关高速公路、大庆—广州高速公路规划不变。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赣州—大余高速公路由
赣州市绕城高速公路(原赣高速S4503),
南康—大余高速公路(原赣高速S66)等两部分组成。
截至2021年12月,赣州—大余高速公路沿线途经的主要场所为:
线路互通
截至2021年12月,赣州—大余高速公路沿线互通为: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21年12月,赣州—大余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如下:
辅助设施
截至2017年6月,江西省已实现ETC全覆盖,赣州—大余高速公路相关收费站均已配套有ETC收费系统。
截至2021年12月,赣州—大余高速公路全线隧道均安装有照明系统。
截至2021年12月,赣州—大余高速公路(含桥梁、隧道)配有监控设备。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据2019年12月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收费标准显示,赣州—大余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为:
2020年1月1日起,ETC的用户通行江西省高速公路时可减15%高速通行费,其中包括赣州—大余高速公路。
特色服务
截至2018年2月,江西省高速公路非ETC通道已实现通行费扫码支付功能全覆盖,其中包括赣州—大余高速公路。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赣州—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地处赣中南中低山与丘陵区,勾谷深邃,河流发育,沟渠纵横,线路大致与章江平行线。沿线路带两侧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且相互穿插切割,地形相对高差较大,地质情况错综复杂。
重点工程
茅店贡江大桥位于赣县茅店乡洋塘村,桥梁全长 818米、桥面宽度 29.5米。共分为5联,其布孔为4×30+4×30+4×30+(60+2×90+60)+5×30=810米,计入起终点两侧桥台长度后为818米(右线桥为816米);其中60+2×90+60米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主桥,其余各30米跨为预应力混凝土分体小箱梁,先简支后刚构或先简支后连续—刚构;该桥上跨贡江,施工难度大。
杨仙岭隧道是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左线长1723.6米,右线长1735米,净宽10.75米,净高5米,它既是赣州—大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工程。隧道穿越山体为刃脊状山,山体自然坡度变化较大,上陡下缓;该隧道所在地区的区域构造从属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与武夷山新华夏系隆起褶皱带西缘交接复合部位,隧道地表为第四系残破积层及基岩风化层广泛覆盖,构造迹象不清晰,下伏地层为寒武系高滩组变质砂岩、燕山期侵入岩花岗岩及闪长岩、辉绿岩岩脉。按照“新奥法”工艺,使杨仙岭隧道比预定工期提前两个半月时间实现贯通。
车里隧道是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中隧道,隧道左线长638米,右线长656米,隧道区处于由震旦系,砂质板岩构成的构造剥削低山区隧道进出洞口家位于山腰地带,隧道通过地段地层结构简单,表层均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碎土石,下部为震旦系千枚状板岩及寒武系砂质板岩组成。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
大梅关隧道位于江西省与广东省两省交界处,进口位于大余县洋坑村,出口位于南雄县红梅村,为上下行分离式三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左线隧道长2375米,右线隧道长2354米,隧道最大埋深约310米,隧道左右线平面均位于直线上,左右洞近距离约40米。隧道区处于由震旦系砂质板岩构成的构造,剥削中低山区,隧道进出洞口自然坡度缓慢,隧道区地表径流沿地势由东向西流入山间小沟地表,水径流量随季节而变。
价值意义
赣州—大余高速公路(茅店至三益段)的建成将加快赣州构建特大城市的步伐,以赣州中心城区为圆心、辐射周边县市的“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拉开城市框架,推动“泛珠三角”和“红三角”区域合作,加强赣州中心城区对外辐射能力。(中国赣州网 评)
赣州—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建成后起到串连
北京—港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5)、厦门—成都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76)、
济南—广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35)等多条国道主干道和国家重点公路的重要作用,同时可缓解323国道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信息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