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国寺
福建省福鼎市境内的寺庙
资国寺为闽东千年古刹,也是福鼎市原六大寺之一。现总体面积 1000多亩,常住僧众近200人。位于福鼎市东南郊,距城五公里的莲蜂山上,建于唐咸通元年( 860 )。寺为唐冠庄叶庞兄弟所建,并施舍周围所有山场。宋大全祖师重兴,相传有九井十三墩,为鼎盛时期。明重建法堂,明中期本邑玉塘夏姓一支系施白金一百两助建大雄宝殿。清乾隆年间,重修祖师殿。光绪十六年( 1890 ),兴建伽蓝殿。
简介
千年古刹资国寺,位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市,毗邻浙江省温州地区,始建于唐咸通元年,鼎盛于宋,历今1148年,现尚遗有唐井、宋泉,宋明时代法堂基石,千年铁树、清代柏树,枝叶正茂,历代高僧、名家题咏,至今犹存,见证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兴衰。 资国寺是福建省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寺院之一。2006年8月,17级超强台风“桑美”对资国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台风过后,在社会各界人士、护法居士的大力支持下,寺庙重修得以顺利进行,重修中的资国寺,已逐步形成了集宗教、艺术、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寺院。
自市内驾车向东南郊车行3公里,或乘市3路公交车,即可直达坐落于莲峰山山顶的资国寺山门口。莲峰山,福鼎市八景之一,峰峦叠翠,状似莲花,素有“莲花曙月”之美称。
沿山门拾级而入,即可一睹千年古刹风采。资国寺总平面布局分为五大平台,由低至高,占地160余亩,取我国唐代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多进院落顺应地势,有机相连,中轴线建筑层叠而上,上下落差达35米,气势雄伟。其中,山门分为前后两进,后山门为民国28年重建,保留了民国年代的建筑风格。前后山门之间,是放生池、盆景园、滴水观音等人文景观,88座佛塔环绕池旁,与水天交相映衬。迎面是正在修建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西侧为综合弘法大楼,东侧为伽蓝殿、弥陀村、云水堂和正在修建的五观堂,后侧则是典藏佛门经典及法宝的法堂,法堂后面,则是尚待重修的万塔楼和普门观音塔。
人文传承
名胜
因山状似莲花,素有“莲花曙月”之美称,为桐城八景之一。资国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波澜起伏,几经兴衰,其沿带与佛教的盛衰息息相关。尤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殿宇被严重毁坏。落实宗教政策后,圣训老法师返回该寺,率僧众整顿寺宇,重修大雄宝殿,兴建念佛堂、五观堂等。 1987 年,由上海龙华寺方丈明旸法师倡议支持,重建天王殿。 1993 年兴建玉佛殿法堂,几经修建,重展千年古刹之风貌。现存大雄宝殿,占地 220.4 平方米,仿明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覆莲花式柱础,寺内有宋香炉两只,政和二年施食、七年( 1125 )石斛各一个,唐、宋井各一口,元丰六年( 1083 )碑刻一块。还有“灵泊洞”、“卧陀岩”、谈经台“等石刻。
遗迹
宋明时代法堂基石、梁、柱古建筑至今犹存。千年铁树、明代桂树、清代柏树、槐树、枝叶尚茂。 1991 年,新加坡广化寺学航法师赠送一尊缅甸汗白玉释迦牟尼佛坐像。 1992 年,泰国居士陈晋环恭奉一尊泰国皇家工艺精品释迦佛铜像。
名僧
该寺历代名僧辈出。清代福钦和尚徒孙博忠老人当山住持,受知县委充僧会司司长,戒行精严,道风大振。光绪乙酉岁,各届人士赠匾曰:“法门领袖”,深得各方敬仰。继博忠老人之后住持为宗任、昌住、融位等名僧。民国三十五年( 1946 ),由福鼎县佛协会理事长圣训法师住持。 1992 年以来,圣训法师得力弟子释德清、贤志相继事主后,卓树道风,振兴寺宇,兴建观音楼、法堂、僧寮、斋堂等。并修建三公里公路,由桐城乘车可直到山门。
庆典
1995 年至 1996 年,先后举行法堂落成庆典和莲峰山传戒法会。
古刹道风不逊,有赖于文化教育之重视,僧才之培养。资国寺历来与名人高僧有缘,清代宰相孙将鸣为寺题咏“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状元王寿彭咏题“清香满室佛入定,明月出海天为高”;近代高僧园瑛老法师为寺题写“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清末著名高僧谛闲大师,前来福鼎募缘。住锡该寺设学讲经,是为资国寺办学之开端。民国十三年间寺内开设塾堂,招收桐山等地蒙童,聘请浙江省泰顺县人、清末秀才庄子童。本邑翁江柳碧江、白琳秀才昌欣等社会名流授业。圣训法师致力于兴教育才。 1992 年,寺内开设“闽东佛学苑”。十多年来,为全国大中级佛学院输送了相当部分的僧员,为佛教后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1998 年成立的“佛国书画院”其宗旨在“让僧人了解艺术,让艺术家了解佛教”。该院所创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并为海内外行家所收藏。 2001 年由贤志法师创办的佛教刊物《音声海》,以其特有的方式,把高深莫测的佛法生活化、口语化,深入简出,使人读来浅显易懂,深得读者及佛教行者的喜爱。并被全国许多佛教图书馆列为馆藏图书。
基金
为有效解决佛学苑的办学经费, 1995 年在圣训老法师九十寿诞之际,他献出自己全数储资净财,倡议并成立了“圣训佛学教育基金会”。并以入世的情怀,弘扬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积极参与救济社会特困生和贫困乡村的校舍建设。为社会和政府分忧,几年来,先后有二十多位农村的大、中、小学的特困生,受到了“基金会”的资助。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各自的学业。
交流
1980 年资国寺被省政府定为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寺院之一,继后县人民政府依法登记并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获宁德地区“绿化先进单位”殊荣。 95 年贤志法师接任监院后,为将该寺发展成为集朝圣、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寺院,特聘国家甲级园林设计单位,对远景发展实行详细规划设计。形成以明清宫殿、唐宋丛林建筑为主;江南园林建筑为辅的园林式寺院的总体构思。总山门、放生池、伽蓝殿、教学楼、客堂、塔院、盆景园等,部分工程已竣工。尤以 98 年以来在海外佛教团体的倡导并资助下,利用寺院边角山坡地建造的佛教文化艺术陵园“莲峰山福寿园”,改变了以往的陵园面貌,容入各式各样的佛教文化艺术塔碑和名人书法碑刻;使整座陵园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艺术特色与深厚的传统的文化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欣赏价值。陵园内还设有大型石雕经幢、廊亭、太湖石假山、汉白玉莲花喷池等配套设施。作为对广大信徒的回报,辟出小部分供海内外佛教徒存放骨灰,将广大信士用于丧葬的经济费用集中捐献于寺院建设和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发展。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资国寺的僧众们,正以“文、教、禅、净、慈”人间佛教五大理念,实践人间佛教,以佛教特有的奉献精神默默地做着入世的事业,为佛教的发展和社会的祥和安定,贡献着一份特殊力量。
相关链接
资国寺,位于吉安县城西面大约15公里处的梅塘乡龙须山的南麓。据清版《庐陵县志》“周必大游记”中载:“唐大历中(公元766-779)有曰法登(和尚)者来隐此。当地人以龙须山林田宅施之,故号龙须山。”这不仅使我们得知龙须山得名的来由,而且可知龙须山早有名气,山是高人隐居之所。该县志中还载:“资国院(寺)在平安乡(今梅塘乡的故称)龙须山麓。唐昭宗时(公元889-903)敕建。明朝嘉靖间(公元1522-1566)废。国朝(清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眉庵秀禅师(清初高僧、净居寺方丈)重建。十六年(公元1657)火焚。十七年(公元1658)复建。康熙二年癸卯(公元1663)僧开一复构塔院及法堂。”这里清楚地记录了资国寺的建置沿革。从现存残垣断壁来看,其建筑规模有净居寺2-3倍之大。据当地老人回忆和指点,在资国寺东西二侧有2处塔林(和尚归真之塔),其数量不下500座之多。可惜在解放后都被拆作水库、牛栏。可见资国寺是唐代至民国时代吉安地区的一处佛教大丛林。1949年以后,由于住寺僧人锐减,寺内香火渐息,从此没有僧人管理庙宇房舍,成了农民堆草拴牛的场所,至使大殿、法堂等逐渐圮毁,只剩下地藏殿及部分僧舍、斋堂。1982年,吉安县在文物普查中将资国寺列入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青原山净居寺方丈、当代高僧体光大和尚,应吉安县、乡有关人士的邀请,亲临资国寺考察,惜其历史悠久、环境幽静和在佛教史上的地位,遂发心重兴资国寺,派出数名有道僧人,入住资国寺,并在地藏殿内供佛续香,礼拜诵经,作好复建该寺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吉安县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将原有保留下来的建筑物及1500余亩的土地、山林一并划归资国寺僧团管理。体光大师开始募集巨资,先后构筑了山门。占地面积逾千平方米的大雄宝殿也已建成,新建的大雄宝殿,通高21米,二层重檐,挑角歇山顶。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掩映在青松翠竹之中,显得分外庄严华丽。一座昔日具有九殿十八堂的佛教大道场,不久也将重现龙须山麓。
资国寺不仅在地方文献中有详尽记载,在寺内现还保存着不少文物古迹。其中有唐、宋时代刻凿缠枝莲纹、莲瓣纹青石柱墩近10尊。有光绪癸已(公元1893)刻镌的青石“地藏殿”、“地藏阁”石刻2方。有香炉峰、木鱼峰、翠映鹅公之岭(鹅公岭)、仙之岗(仙人岗)、合派之泉流(合派泉)、偏风亚眼(亚眼池)、万松平(风起传音)、龟蛇门、狮象关、架裟石、法雨塔等。在万松坪东边,解放后还在该处筑了一座近百亩的大水库,为资国寺新添了一景。
参考资料
资国寺简介.福建省福鼎市莲峰山资国寺官方网.20130910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1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