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剑,男,复旦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中科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杂志Appl. Phys. Lett.、Europhys. Lett.特邀审稿人,
国防科技大学和
四川大学兼职教授。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6年起任复旦大学物理系系教授。曾先后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日本通产省融合学科研究所、美国Ames国家实验室、
日本东北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西班牙
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等学术机构访问研究。
迄今发表SCI论文80余篇。研究工作被《Physics Today》、《Physics World》、《Nature》等专业杂志介绍和报道,还被《纽约时报》、《卫报》、《法兰克福汇报》、《科学美国人》、《新学家》、《国家地理》、《探索频道》等大众和科技媒体报道。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计划;2001和2007年被科技部聘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两次973项目课题为“人工带隙材料的物理机制、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人工结构材料的能带设计、制备和效应的基础研究”。
还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主要为物理系大二学生开设《大学物理(近代)》的光学部分,特点是课堂进行拓展知识教学,讲授科普、文学、历史。除了科研之外,对文学也有研究,曾修改
王迅院士关于“光子”的打油诗,修改之后,“诗的境界大不一样”。
1、首次从理论上给出了应变超晶格生长的最佳合金衬底。2、解决了Si/Ge体系中啦曼谱与实验与理论长期存在的矛盾等。3、建立了纳米颗粒喇曼散射的微观理论模型,首次从微观理论研究了纳米Si中声子的啦曼散射,所提出的框架的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22次,理论公式已经被实验同行采用。4、首次提出了光子带隙材料异质结和量子阱结构,可以大大增加不透射带宽,以及实现频道数目可以随意调节的多频道滤波现象,在光通讯中有重要用途;首次提出可以用二维光子带隙材料来制作偏振器,其原理与传统偏振器的完全不同,性能优异。5、开展光子带隙材料在国防科技上的应用,理论上证明了用光子带隙材料制作
红外隐身材料的可行性等。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在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发表45页综述文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论文被引用1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