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健,男,山东金乡人,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菏泽学院特聘教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首批智库高端人才,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伦理学与政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2][11],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哲学、人的哲学、价值与文化、意识形态及其话语权研究等。曾长期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从事各类主体班次学员的教学科研工作,期间先后担任研究生部主任、哲学教研部主任等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的“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曾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二届精品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获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是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第一届“教学名师”,多次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学奖和精品课一等奖。
人物成就
出版作品
出版专著《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虚拟生存论》等5部,合著《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与文化建设》等8部。
在《光明日报》、《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天津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50篇被《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哲学年鉴》等全文转载。
研究成果
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等9项,承担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项目和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7项。
个人奖项
独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等10项,厅局系统科研成果一等奖8项。
社会荣誉
兼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价值哲学学会理事、中国政治伦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为山东省政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山东省哲学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的学术带头人,受聘担任枣庄学院特聘教授、湖南
吉首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客座教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研究领域
2000年入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人学与价值理论研究方向博士学位;
2003年进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分别于2003年7月和2008年5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博士后期满出站。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以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为平台,以人的哲学、价值与文化、政治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特色。现主要招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生存哲学、价值哲学、政治哲学研究方向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教学情况
主要为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哲学、政治哲学、现代生存论研究等课程。为各类社会培训班次讲授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2013年全国党校系统第二届精品课)、“费尔巴哈论”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与对策、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之基、提高现代领导干部的哲学素养、新时期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如何提高领导力和领导艺术、创新思维与管理艺术等专题。获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奖、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学奖、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优秀教学奖、教学工作奖等多项。科研方面,独著出版《虚拟生存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等著作4部,合著出版《
风险社会的人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与文化建设》(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著作6部,参与出版著作28部。在《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天津社会科学》、《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光明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有50余篇次分别被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文化研究》、《伦理学》、《新思路》、以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哲学年鉴》等国家权威期刊全文复印、转载或观点摘编。
代表论文
(1)《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及变革实质》,《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观点摘编,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2)《论虚拟生存》,《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全文转载,该文主要观点收入《
中国哲学年鉴》(2007年卷)《论文荟萃》专栏;《人民公安报》2006年11月21日,以“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为题介绍文章主要观点;
(3)《对话哲学与哲学对话的范式》,《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7期观点摘编;
(4)《200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展》,《
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5)《社会关系的实践基础及其共同体的价值追求——马克思社会观的精神实质及其公共性意蕴》,《东岳论丛》2009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6)《从个体、群体和类的视角看全球化条件下多重认同的困境》,《
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7)《多样价值观态势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
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
(8)《论马克思的个性自由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1999年第10期全文转载,该文主要观点收入《中国哲学年鉴》(2000)《研究状况与进展》专栏。
(9)《虚拟生存何以可能》《理论学刊》2012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6期转载。
(10)《论虚拟时空》,《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2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3期摘编。
(11)《中国梦的价值论审视》,《理论学刊》201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8期转载。
出版图书
研究课题
(1)独立主持完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的虚拟生存研究》、《人的风险生存与防控的哲学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现代人生存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网络时代人的生存方式研究》、《
风险社会的人学研究》、《中国梦的价值视野》等7项;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国家重点课题《网络虚拟社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2)与人合作完成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与文化建设》1项;
(3)承担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改革创新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1项;
(4)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项目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一般研究项目等7项。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曾获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等30余项次。其中独著代表性获奖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8项。
综合获奖
入选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工程,2010年1月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为首批“齐鲁文化英才”。
2015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2014年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4年获校级有突出成绩的中青年人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