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是
贾英健创作的政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05年12月。
内容简介
该书对民族国家的本质、起源、特性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主权变化和职能转变进行了具体揭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以及行为自主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未来走势进行了新的探索。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全球化作为一种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已经成为多门学科研究的对象,由全球化实践所提出的理论问题,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尽管人们对全球化概念的理解尚存许多差异,但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民族国家这一政治组织形态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走势等问题,西方许多思想家都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对此,马克思主义者也必须对其做出理论上的回答,并在不断地寻求沟通和对话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于此,《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对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
作品思想
该书指出,作为一个历史的产物,民族国家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曾经扮演和正在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也不论在未来它还会继续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它在走过自己的萌芽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之后,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落以至最终消亡,这是一条必然的规律。
该书强调,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逻辑,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全球联系日趋紧密的过程。全球化起始于经济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政治集中具体表现为贵族封建割据的状态被统一的民族国家所取代。在当代,政治上的集中表现为超国家组织和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的“侵蚀”;国际社会对诸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等一系列共同原则的逐渐认可;各种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性冲突和调节国家间纠纷、组织协调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事务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其权威在不断增强和提高。各种国际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放到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的话,它是一个民族国家逐渐消亡、国家主权向更高层次的超国家权力机构逐步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更高层次的国际组织逐步取代各个国家的职能,并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通过消灭阶级和阶级矛盾,最终实现以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指挥来取代对人的压迫性统治的历史进步。从根本上说,全球化导致的民族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渡,是民族国家对全球化所提出的、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对生产和经济实行高层次调控要求的积极回应,它纯粹是由国家管理和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需要所致。民族国家上述社会管理机构特性的日益突出,使得在各个国家内部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由于社会管理职能的转移,而造成民族国家的逐渐消亡成为可能,而在民族国家的逐渐消亡的同时生长起来的“世界政府”“世界国家”等组织,“其职能主要和首先是社会经济的管理,民主政治的发展将使它更多地反映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共同利益,它将主要是一个各国家、各民族和各阶级利益妥协、调整的产物。而纯粹的阶级统治和镇压职能则仍将由各国自己履行,并逐渐走向消亡”。这表明,民族国家的消亡,是指民族国家通过向超国家的权力机构转让权力的方式而逐步走向消亡的。在这里,超国家权力机构还将继续享有对于人的统治功能,只是这种统治功能发生了层次上的转移。
该书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仍然是民族国家利益的坚实后盾和根本属性,只是民族国家作为国际唯一行为体的观念,正在被逐渐强大的超国家力量——国际组织和全球性非政府组织——所导致的新观念与新格局所替代,这需要民族国家行为主体应以更大的开放和合作的态度,去接受更多的全球规则与现实制约。从长远来看,各种“超国家力量”与国家体系之间的剧烈动荡和较量,终会使“超国家力量”站稳脚跟,国家体系终将会在实践中与这类新生力量分享未来世界的权利。与此同时,民族国家也将通过对自身的历史定位与社会职能的重新调整,使其获得新的权利定义和社会机能。在这种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挑战面前,明智的民族国家,将是那些把民族的价值观念、国家的权力机制、人民的实际利益全面地与新的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而不断达到平衡的国家。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这种角色转换是其走向消亡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的。而伴随着民族国家在未来的消亡,作为人类社会新社会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总有一天会发展成为现实。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贾英健,1963年生,山东金乡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重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8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现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