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继增,1945年出生,
博士生导师,国家“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欧盟项目评委,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委。1982年获得
中国农科院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学位。自1979年起,一直从事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曾先后承担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基金、“
863”、
欧盟、“
973”、“948”等国家、国际重大、重点项目。
科研情况
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基因组学的种质资源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小麦基因组学研究、生物信息、
等位基因发掘、
分子标记发掘与利用、种质创新等。
现承担课题:主持完成了
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稻麦玉米重要基因的鉴定、发掘和高效利用研究”;
973项目“农作物
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正在主持的有
948项目“小麦新型
分子标记的开发及
基因作图”;国家863项目“主要农作物虚拟分子设计育种”,在该项目中主要负责从小麦EST中开发通用的分子标记,任务已基本完成。这种通用分子标记,正是本项目中进行核心种质
基因多样性研究与构建水稻、小麦比较遗传图谱所需要的分子标记,因此可以说上述项目的研究结果正是本项目的研究基础。
研究成果
(1)将植物基因组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了基于基因组学的种质资源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与研究体系。与同事共同创建基因组种质资源学研究基地。(2)发现了5个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并对其进行了作图与标记;纠正了国外对抗白粉病基因Pm12的错误定位。将12个已知抗白粉病
基因转移到我国的优良品种中,培育出两套携带抗白粉病基因最多的
近等基因系,上述材料已用于我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基本解决了我国
小麦白粉病抗源贫乏的现象。(3)提出用荧光原位杂交与
RFLP相结合鉴定小麦外源染色体的方法。(4)大规模开发小麦第三代新型
分子标记—EST-SSR,促进并解决了我国小麦分子标记依赖国外的局面。(5)用分子标记研究小麦
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发现了小麦的B基因组遗传多样性最高,D基因组最低。同一基因组不同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也不一致。
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1997);全国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200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3)。相关的获奖成果有(1)小麦
远缘杂交中外源染色体的
分子标记鉴定,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第一名(1996);(2)小麦远缘杂交中外源染色体的分子标记鉴定,
农业部科技进步2等奖第一名(1996);(3) 中国
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2003)。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相关代表论文有:
1.小麦21条染色体
RFLP作图位点
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国科学(C辑),2001,31: 13-21
2.基于
抑制消减杂交方法的小麦抗白粉病相关
基因表达谱, 科学通报,2002,47(16): 1237-1241
3.Identifying the alien chromosomes in wheat –Leymus multicaulis derivatives using GISH and RFLP techniques, Euphytica, 2002, 127:201-207
4.Analysis of microsatellites in major crops assessed by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Molecular Breeding, 2003, 12:245-261
5.101 new microsatellite loci derived from ESTs (EST-SSRs) in bread wheat. TAG, 2004, 108:1392-1400
人生履历
贾继增自1979 年起,一直从事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农作物
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正在主持的项目有国家“973”项目“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重要功能基因多样性及其应用价值研究”。开拓了基于基因组学的种质资源研究领域,建立了发掘新基因的
技术体系,发现和创造了抗
小麦白粉病等一大批优异新种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 余篇。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79 年,他以高分考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分配到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工作。自此,他担当起开拓优质作物基因,为
作物育种提供资源材料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任。1986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派到
墨西哥国际小麦玉米中心进修3 个月。没到3 个月,他就结束了进修。当时,正值5 月初,恰是北京小麦做杂交的季节,他惦记着家里的实验,提前一个月就回国了。回到所里,领导见到他感到很是意外,得知情况后,领导高兴地说:“派你这样的人出国真让人放心!”1990 年,贾继增在《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杂志上看到了一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发表的介绍
分子标记技术的文章,他敏锐地意识到这项技术将对未来的
作物种质资源与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这时,研究所有一个美国洛氏基金会资助的出国进修名额,所里准备派他去美国,但他考虑到自己是搞小麦种质资源的,而当时英国剑桥实验室在小麦分子标记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他提出要么去该实验室进修,要么就放弃出国。后来他如愿到了剑桥实验室进修。在那里,贾继增发奋工作,除了完成一个规定项目外,还完成了抗白粉病基因的
分子标记及从国内带去的小麦外缘染色体鉴定两项科研项目,工作量比两个人正常的工作量还多。1992 年,一年多的进修结束了。当时他有三种选择:回国、转读博士学位、应聘到国外其他机构工作。那时,分子标记在国际上正热,招聘此类人才的广告随处可见。凭借英国剑桥实验室的工作经历和该实验室主任的推荐信,他既可以继续读博士,也可以很容易在世界任何地方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但贾继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之后他又多次出国,每次回国贾继增都带回大批的试剂、药品,甚至仪器。其中有些是国外赠送的,也有国外一次性使用过,但他认为还可重复使用的用品,这些试验用品总价值超过十几万元。为了在
作物种质资源领域应对这场“基因大战”,贾继增和老师、同事、同行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973”、“863”、“小麦功能基因组”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经过5 年的努力,贾继增和张启发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农作物
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比国外提前5 年构建了水稻、小麦和大豆三大作物的核心种质,初步发现了我国三大作物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对于三大作物的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开拓出的基于基因组学的种质资源研究新领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建立了高效发掘新基因的
技术体系,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新基因;提出了高效的种质创新
技术路线,创造出一大批优异新种质。而贾继增培育的抗白粉病优异新种质可在较长的时间解决我国
小麦白粉病抗源缺乏的问题,使小麦产量提高5%~30%。他所开发出的一批小麦新型分子标记,结束了我国小麦
分子标记依靠国外的被动局面;获得了万余条小麦全长
cDNA,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获得小麦全长cDNA 最多的国家。
早在1985 年,国家“七五”计划开始的时候,他搞的“优异种质资源”研究不在国家科技攻关之列。当时贾继增硕士刚毕业,血气正旺,就写了立项建议书,找所长、院长“理论”,院里说这是
农业部定的,他就到农业部与相关工作人员理直气壮地“理论”,反复强调立项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说法。 2004 年5 月的一天,他到四川调查小麦生长情况,下午两点多又从四川赶到河南洛阳,不顾天气炎热,立即下地调查。第二天一早,同事们却惊奇地在北京的试验地里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生物学实验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同位素,同位素能够放射出射线。如果实验中操作不当,人体就会受到伤害。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同位素恐惧症”,在此类实验的开始阶段,贾继增常常会亲自动手进行演示,并仔细讲解每一步骤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在一次清理同位素实验的废弃物时发生了意外泄漏,贾继增感到确实有危险,他不让别人动手,一定要自己清理。这种身先士卒的垂范,让在场的所有学生无不感到动容和钦佩。
2003 年4 月底,“非典”开始在北京蔓延,为了便于管理和有效地开展工作,贾继增对学生们说,试验田里空气新鲜,到麦田做小麦杂交是预防“非典”的好方法。正当一切工作按部就班、有序展开的时候,他的一个学生突然发烧了,贾继增立即向所里汇报,当院门诊部诊断不能排除“非典”,决定立即送医院的发烧门诊,并需要派一个人随发烧者上车同去医院时,贾继增毫不犹豫地说:“这是我的学生,我应该去。”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学生被确诊,他将可能被感染,即使不被感染,也要被隔离。同事与同学们都很紧张,不让他随车前往,但他坚持要去。到了发烧门诊,经详细检查排除了“非典”疑似,当他带着学生平安归来时,全体实验室人员把他紧紧围在中间雀跃欢呼。 贾继增既带领团队攻基因难关,又营造人文环境。每当同事生日,贾继增都要送上包括全体人员签名的生日卡和一小盆鲜花作为生日礼物。他还通过组织学术报告、体育比赛等活动,增加实验室各课题组之间的学术交流,增强团队的
凝聚力,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几年来,贾继增共为国家培养了50 多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