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口是明长城宁夏镇关隘,位于宁夏贺兰县境内。因贺兰山险不可逾,所以贺兰口仅关口处建有城墙,并建有若干烽火台,与平川地带守军相呼应。贺兰口沟谷两侧的山崖上,今仍保存着明朝摩崖刻记两方。沟谷北壁石刻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钦差大臣巡视贺兰山边防题记,南壁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贺兰口时官兵所刻。
简介
贺兰口、
拜寺口与
三关口,同踞贺兰山中部,均为明长城宁夏镇的重要关隘。 贺兰口在北,
拜寺口居南,两口相距25公里,属一个防御体系。贺兰山中部是贺兰山最险地段,这里山峰高耸,关口三面皆被山峦环绕,东面是
银川平原。因贺兰山险不易逾越,所以仅在关口处建有城墙,在山的深处建有若干烽火台,与平川地带的守军相呼应。虽然现在关口的防御建筑设施多已被毁,但当年驻守长城将士所题刻的不少摩崖刻石均清晰可见,多为
嘉靖、万历年间官员人等巡边题记和修边记实。
文化
在贺兰口沟谷两岸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还有400幅岩画。这些古代岩画题材,以类人头像为主,约占半数之上,其余的还有马、驴、牛、羊、鹿等图形和狩猎、人手、人脚印等。画境古朴浑厚,岩画多用利石、金属磨刻凿成,以人面形居多,或插羽毛,或留发髻,或长犄角,或着头巾。有的高鼻大耳满脸毛须,有的口衔骨头。多数人形有眉无眼。据考证,岩画作于中国青铜器时代,距今3000余年,是我国西北一带古代的
党项、
羌戎、
突厥、
鲜卑、
匈奴等
游牧民族创作的,其内容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的情景,堪称古代少数民族珍贵的艺术宝库。
岩画
贺兰山是宁夏和
内蒙古的分界,最近十多年来贺兰山东麓的北段,好多个山沟口都发现了大批岩画,其中贺兰口是最早发现的。距银川市区56公里的贺兰口岩画风景名胜区,是贺兰山岩画的荟萃之地。这里山势峻峭,风景如画,山泉四季不竭。在山口内外分布着5000多幅岩画,其中人面像岩画就有700多幅。它以其表现形式丰富、分布区域集中、文化内涵深厚、距离中心城市近而名冠世界岩画之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贺兰口不仅是古代岩画的富集之地,也是原始游牧民族的祭祀中心,同时又是贺兰山东麓民俗文化积淀丰厚的古村落所在地。以“范家大院”为主的古村落及其古代建筑呈扇面分布于沟口外台地上,这里除了有大量的岩画外,还发现有原始人类居住的山洞及房屋遗址、帐址、祭坛、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圈石墓以及反映生殖崇拜的石砌构筑物。同时,在景区内还分布有西夏寺庙建筑遗址、明代水关、明代石砌哨台、清代龙王庙、土地庙和羊圈圈神主庙等古建筑。
在近两年的开发建设中,贺兰口岩画风景名胜区最大限度地淡化现代建筑痕迹,保护古代岩画及其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其成为宁夏面向21世纪、具有世界文化交流意义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胜地。置身其间,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贺兰山的雄伟,大自然的秀美,古岩画的神秘,而且会陶醉于古村落、古遗址原始、厚重的文化氛围中,发思古之悠情,是中外游客访古探奇、寻幽处静、适闲娱乐的好去处。
贺兰口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那里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走进山口,但见景色幽雅,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奇峰叠障间,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极强。内容以人首像为主的岩画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
马、
驴、鹿、
鸟、狼等动物图形。其中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还有一些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绾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在表现动物的图形中,总体上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双角突出的岩羊、飞驰的骏马、摇尾巴的狗、飞鸟的图形和不知名的猛兽等形象。
最著名的一幅岩画是在一条沟的北侧向阳岩壁上的“太阳神”,离沟底约15米高,我们攀上陡峻小径才贴近它欣赏了一番。这块大约一米半见方的作品,号称镇山之宝,它刻痕清晰,形象完整,撅着嘴,圆瞪两大眼,头发直立,有点像卡通人物,真不愧是贺兰山岩画的代表。这怪物现在享誉全球,图像资料里总能见到,
银川出售的工艺品里也离不开它。至于“太阳神”名字的由来,就有些难说了。有望像生义之嫌,主要是那半圈头发样的线条,可能被认作是光芒,而传讹者更愿意认可这样的流传。有人曾写文章说,贺兰山经常地震,所谓太阳神,应该是地魔的形象,用途是驱邪祈福。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游猎及生息繁衍的地方。这些少数民族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今,我们游客看到的岩画再现了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另一个特别有趣的是手印。山沟北侧有一面光滑的石壁,刻着一个简单的桃形人面,下方左右各有一只手的图形,其中一只手连带着半截手臂,端的纤润柔美,简直可以当现代的手模。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女人的手,并且是母权的代表。另一只手的下方有朝向那只女手下跪的牛,研究者便说那是被征服部落。手印在各国的古代岩画里都有,是一个全球性的题材。手,是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器官,代表着劳作、给予、接受、掌控、指示、致意、警告、宣誓等等,在不同场景出现,就可以有不同的含意。 欧洲
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岩画中有大量手印。法国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了100多个幼儿手印;西班牙的一个洞穴里,手印留在
大象、
野牛、
鹿的形象之间,有的则直接印在动物身上。
澳大利亚、玛雅地区、我国
云南,都发现了古代留下的赭色颜料手印。
新疆的岩画里也有手印。
根据专家们对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的分析,贺兰口岩画是在不同时期先后刻制而成。其中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的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作者富有想象力,给游人传递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了解和研究古代
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历史背景
西晋太康五至八年(公元284—287年),由北迁内地的匈奴人约有十几万人,“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杂错”。这十九之匈奴部落中,有一支叫“贺兰部”,随后这个氏族的名字便成了这座大山的名字。
贺兰山耸立于宁夏平原西部,它雄伟、峻峭,是“塞上江南”的天然屏障。几千年来,先后有匈奴、鲜卑、羌族、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居留、放牧。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图上看贺兰山是南北走向的山脉,以山脊为中心,东麓为宁夏境,西麓为内蒙境。东麓和西麓的景色,各有各的神韵,各有各的奇妙。东麓有黄河,一条母亲河从境内横穿而过,有塞上江南之美称。而西麓却是高原、戈壁、大沙漠,有高原驼城的美誉。在明代,“贺兰晴雪”作为宁夏八景之首,留下了诸多题咏之作。如陈德武:“六化飞罢净尘裳,贵富家翁做意悭。满眼但知银世界,举头都是玉江山。严凝藉雪风威里,眩曜争光日色间,独有诗人怜短景,贺兰容易又青还。”清人胡秉正也赋诗曰:“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看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神秘的西夏王朝,就建都在贺兰山下。九百多年前,西夏党项族人与宋、金分庭抗礼、割据一方,建立大夏王朝,俗称西夏,疆域至整个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前后持续190年。他们仿汉人设官制,制礼仪,创建西夏文,拥有灿烂的文化。在公路上,就可以远远地看到西夏王陵遗址。西夏亡于蒙古的入侵,蜿蜒在贺兰山的巍巍长城,并没有真正地抵挡得住墙外奔袭而来的铁骑。西夏王陵就是在多次的战火中被蒙古人蓄意毁败的,仅剩下那一个个高起的圆形土堆,寂寞地座落在贺兰山下。残垣断壁、荒漠土冢,宛如西夏王朝的凄美绝唱。西夏文明留给后人的是不可捉摸的遥远、神秘和虚渺。置身其中,耳边竟梦幻般响起铁蹄铮铮,山鸣谷动。而今,战火硝烟已远去,空留王朝千年梦。那个曾经偏执一方的西夏王国,早已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和茫茫戈壁中。只有这王陵遗址,在落寞地向人诉说着辉煌的往昔。
穿越西夏王陵遗址附近的
三关口西行可达阿拉善的主要旅游景点北寺、南寺,历史上这里的寺庙建筑规模之大、僧侣人数之多、经典制度之完善、宗教级别之高足以和青海塔尔寺齐名。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得天独厚的秀丽风光。在这里观林海,登险峰,游古寺,朝观林海日出,暮看
大漠孤烟。
西夏王陵遗址的北边,是“小滚钟口”,俗称“小口子”,地势尤如横卧的巨钟,面东开口,口内三面环山,形似大钟。中有孤立小峰名叫钟铃山,恰似巨钟的铃锤,滚钟口由此得名。这里曾是李元昊的行宫和民国期间宁夏军阀马鸿逵的避暑山庄。入春以后,满坡山花争奇斗艳,沟里泉水淙淙有声。放眼望去,山腰绿荫葱葱,山巅白雪皑皑,此即“贺兰晴雪”景色。口内有众多寺庙古禹王台、兴隆寺、晚翠阁,均为清代所建。这些寺庙楼阁依山临水,随势自然,布局巧妙,错落有致,与山、石、林、泉浑然一体。有台榭飞阁之胜,芳林花径之幽,令人流连忘返。
“小口子”再往北行,走进静悄悄的贺兰口,可以看到上上下下的巨石上,到处镌刻着岩画,有的是用石头对着岩石研磨出来的,像薄纸那样浅;有的是用骨器敲击划刻出来的,像雕塑那样生龙活虎……这些岩画上自天文,下至人文,包罗万象,人物、动物、太阳、狩猎、畜牧、舞蹈、繁殖、战斗……说贺兰口岩画是一部游牧民族用艺术形象描绘的史诗,绝不过分。
关于贺兰山,学术界还有一些争论,据了解,仅以贺兰为名的山,在我国就有好几座,除宁夏之外,山西、河北都有贺兰山。曾有人提出
岳飞《满江红》中的贺兰山为河北的贺兰山。理由是岳飞从未到过宁夏的贺兰山,从历史上宋金时期战争的范围、当时南北通道的形胜等论述了河北磁县贺兰山与岳飞的关系,提出岳飞所踏之贺兰山当在磁县的论断。其实不然,宁夏的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边塞诗中,就有许多描写贺兰山的诗篇。唐代卢如弼有诗道:“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以生动形象而凝炼传神的笔墨,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艰苦和半夜激战的生动场景。就连田园诗人王维也写下了“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的诗句。王维是到过宁夏境内的,唐代另一著名诗人贾岛虽然没有到过宁夏,但也慕名写下了“贺兰山顶草,时动卷旗风”的诗句。可见贺兰山作为古战场,是多么的驰名了。岳飞作为一代名将、著名的军事家,对贺兰山不会是陌生的。况且,岳飞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不仅要收复北宋失地,而且要光复他心目中的华夏河山,这就包括汉唐极盛时势力所极的东北,塞外,西北等地,彻底消除来自北方民族的威胁,这种愿望可从“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诗句中看出,这两句诗都有很广阔和极明确的地理所指,那就是位于西北的贺兰山,若指济济无名的磁县贺兰山,与“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磅礴气势颇不相称,因此只有宁夏的贺兰山才有资格代表广阔的中国北方地区。
“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据说,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出许多。敖包疙瘩是蒙古人在贺兰山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祈祷平安,幸福和美好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