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管理
管理术语
所谓贸易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种含义:
三个层次
贸易管理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对商品流通全过程的管理;
第二个层次是对社会贸易活动的管理;
第三个层次是对贸易主体的管理。
二重性
1、贸易管理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映集体活动的共同要求,遵循管理共同的原则和理论基础;
2、同时,又要受到生产关系所制约,体现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利益和要求。
特征
现代贸易管理必须建立在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的基础上,以多层次、多领域的市场体系为目标组织和发展社会商业,扩大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多种贸易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和最大容量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现代贸易的动空间、多形式和多品种决定了管理的各种新特性。
1、贸易管理的社会性
这一特性的形成主要由三个原因决定,即贸易管理的社会性是由贸易活动过程的社会性、贸易活动制约因素的社会性、贸易活动成果的社会性所共同决定的。
2、贸易管理的复杂性
首先表现为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其次表现为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再次表现为成果的复杂性。
3、贸易管理的动态性
任何一项管理都是在动态中进行,整个市场是一个“五流合一 ”的流动大河,这条“大河”包含着价值运动、商品实体运动(物流)、货币运动(资金流)、消费需求运动(购买力流向)和商品信息运动。它们既遵循商品经济的共同规律,存在着同一运行轨迹,又有自己特定的运动模式、运动方向和运动特点。
4、贸易管理的系统性
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贸易活动的层次性决定了贸易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表现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城市贸易与农村贸易、消费品贸易与生产资料贸易、商品贸易与服务产品贸易的统一。
任务
贸易管理任务是由贸易活动职能和社会性质决定的。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总方针和总任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贸易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加速商品流通,活跃市场,服务生产、服务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具体任务如下:
1、管理商品流通
通过方针、政策的制定、颁布和执行,国家贯彻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规范商业行为,协调流通过程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 控制商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这是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具体表现,是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前提条件,也是实行贸易管理的基本目的。国家主要是通过计划和非计划手段的综合运用来完成这一任务的。
2、对商业进行战略指导
国家重要通过制定贸易主体的商业发展规划来实现对商业的战略指导的。
3、规范贸易行为
国家通过制订商业法规,健全约束机制,明确商与非商的行为、合法经商与非法经商的界限来维护合法经商、保护正当权益。
4、协调贸易主体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形式、不同类型公司及企业的优势,合理配套、协调发展,创造一个平等有序、自由可控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5、提高全社会的商业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
国家通过对商业教育的规划、组织和指导来制订国内外贸易教育发展计划,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商业人才,增强市场观念。
原则
1、市场、流通、商业统一原则
这是现代贸易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流通、商业三者是一个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共同构成了商品经济的基础。三者的协调统一是商品畅通、市场繁荣的基本保证。
2、内贸和外贸统一原则
国内贸易是对外贸易的基础,而对外贸易又是国内贸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贸易管理必须逐步转向内外贸统一,可考虑借鉴世界贸易既有的法典、条例和惯例,从管理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
3、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统一原则
两种经济调节手段是优势互补的,现代贸易管理不是以一个机制取代另一个机制,而是充分发挥两个机制的优势,以市场调节为主,以计划调节为辅,实现两个机制的有机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商品流通的社会效益。
手段
1、行政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组织,利用制订方针、政策和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的手段来实现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在贸易管理上,则主要是通过制定内外贸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对全社会的商品流通加以宏观的组织、监督、协调和管理。
2、经济手段
这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参数的变动来引导企业行为,实现国家的控制和管理。经济手段的特点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性、调节作用的灵敏性、纵横交错的关联性、经济调节的双重性(事先调节和事后调节)。
3、法律手段
即利用法律形式来规范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达到维护正常秩序、保护合法权利的目的。法律手段是完善社会经济生活调节功能的有力工具,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得以正常发挥的有效保证。
4、信息手段
这是一种利用经济信息的传布来管理经济的手段,是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形式。国家通过信息的传播,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引导企业生产和经济的方向,贯彻政府的意图,达到管理的目的。
贸易管理体制
贸易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贸易活动的制度和组织形式的总称,是国家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
贸易管理体制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管理权限,即中央和地方、内外贸行政主管部门所拥有的权利;
第二,管理职责,即中央和地方贸易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
第三,管理形式,指的是贸易管理部门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建立原则
1、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必须符合商品流通规律的要求;应赋予企业独立的商品经营者地位;要有利于国家的宏观控制和管理。
2、要符合为企业服务的原则
要实行政企分开,正确处理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责的关系;要确立企业的真正法人地位,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和附属物地位;要树立企业是经济利益主体的地位;政府要变直接管理为间接调控,给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3、要有利于搞活市场
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中心,它同任何一个经济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活百活,一通百通。政府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企业贸易活动的开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秩序良好的市场环境。
4、在继承我国古代贸易管理思想精华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贸易管理理论
管理是实践的总结。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古代商品管理思想,几千年的演进,已形成了不少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哲理的各种管理思想和著作。同时,西方的管理理论也以大量的篇幅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市场、交换和贸易。因此,贸易管理不仅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精华,而且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西方的管理思想理论,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思想理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30 01:23
目录
概述
三个层次
二重性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