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 Minzu University),简称贵民大,坐落于
贵州省贵阳市,由
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是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由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建设。
历史沿革
1951年3月,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向
西南军政委员会申请成立贵州民族学院的请函。
1951年3月17日,
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处同意成立
西南民族学院贵州分院的通知。5月17日,贵州民族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开办普通干部政治班。
1952年,贵州省省委决定破土动工修建。成立民族文工团。
1953年初,学院从
贵阳市普陀路迁至
花溪,学校开办了民族政策研究班、干部轮训政治班、干部轮训文化班,共轮训了2480名少数民族在职干部。
1954年,学校开办干部轮训文化班,民族研究室成立。
1955年,学校开办预科初中部。
1956年,学校制订了十二年规划,陆续开办民族语文系、历史系、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艺术系等,民族研究室扩大为处级单位,并逐步办成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同年秋,学校开办了预科高中班、艺术中学部、民族语文班。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将
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科(包括全体教师及其设备)调整到
贵州民族学院,成立
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10月,学校开办民族语文班。该班办了两期,第一期招收学生194人,有苗、布依两语种。
1957年,学校成立艺术师范专修科。
1958年,学校成立民族语文系。
1959年,
贵州大学迁入民院的校址,
贵州民族学院并入
贵州大学后被撤销,按上级指示,民族研究室的全部人员和全部文物、资料并入贵州省少数民族研究所。
1977年,学校开始恢复后第一届高考招生100人,成立中文系、政治系。
1981年,学校成立数学系。
1982年,学校成立干训部。
1983年,学校成立历史系。
1984年,成立物理系,恢复成立艺术系。
1986年,学校成立法律系、管理系、马列主义教研室。
1988年,学校成立社会学系、预科部。
1989年,学校成立社会科学部(由马列主义教研室改建)。
1990年,学校成立中专部,外语系。
1991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处。
1992年,学校成立函授部、化学系、傩文化研究中心。
1993年,学校成立委培部、旅游系、体育系。
1996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中心(撤销成人教育处、函授部、委培部)。
1999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01年,学校成立清溪学院。
2002年,学校清溪学院更名为人文科技学院。学校成立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2003年,成立预科教育学院(由预科部和中专部合并)。
2004年,学校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成立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
2006年1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硕士专业6个。
2007年5月,学校入选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建设行列。
2008年3月,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和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贵州民族学院在
北京举行,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
2009年6月,学校成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2010年3月,学校获得硕士学科一级学位6个,下设35个二级学科。学校成立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
2011年5月,
贵州民族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在学校体育场举行。
2012年4月,
贵州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下发贵州民族大学按照一校两校区建设文件。
2013年7月,
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成立,研究生处更名为研究生院。成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9月,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并招留学生80人。
2015年,学校成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
2018年9月,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约对口支援协议。
2019年11月,贵州民族大学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2022年,贵州民族大学“科教兴国、强国有我”主题电影展播暨思雅影视研读空间启用仪式在大学城校区举行;12月2日,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挂牌成立。
2023年12月,贵州民族大学等学校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人才培养联盟。
2024年3月,2024年贵州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的公示,贵州民族大学的社会学和物理学入选推荐名单。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开设81个普通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9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98人,副高职称人员66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00人,硕士学位人员580人,研究生指导教师754人。教师队伍中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贵州省省管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近百名。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3个区域一流课程群。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有1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6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个学科被列入“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行动”重点支持学科。
学校荣誉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和团队70余个,主要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7个,贵州省委组织部人才培养基地2个,贵州省委宣传部新型特色智库1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1个,贵州省教育厅协同创新中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人才团队、产学研基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黔兴高校智库联盟研究团队等26个,贵州省科技厅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创新人才团队、黔科合平台人才等10个,贵州省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人文社科示范基地、社会科学学术先锋号等16个,贵州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彝文古籍文献研究基地1个,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贵州省民宗委研究基地2个以及校级工程中心、实验室等12个;有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法学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水书文化研究院、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另外,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依学会、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水家学会、贵州回族学会共9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机构挂靠学校。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批国家级项目1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地区)重点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拥有中外文图书176.6084万册,中外文期刊2116种,电子期刊读物49830种,数据库及信息平台52个。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主要包括贵州世居民族文献、贵州地方文献资料、傩文化资料、民族文化藏品等。其中,收藏了古老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水书”、“彝族古文献”、“布依族古文字文献”,以及汉文古籍3万7千余册;收藏了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献资料约5万余册(件),拥有尚未公开出版发行的地方文献资料5万余册(件)。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学报曾获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首届评比二等奖(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报评比“质量进步奖”(1999年)。199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评为“民族学类核心期刊”。199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库等机构评为“核心期刊”。2010年10月,学报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样优秀社科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截至目前已培养2000余名来华留学生。
文化传统
自强不息,全面发展
释义:“自强不息”指自己自觉地努力向上,开拓奋进,永不懈怠,造福天下,振兴中华。“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体运行,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君子应效法天,强制自己,努力奋进,坚持不懈,造福天下。
“全面发展”指自己自觉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奋发蹈厉,庄敬自强
释义:奋发,是指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所谓“蹈厉”,是指手足齐动,踏地猛烈,形容精神奋发,意气昂扬。有成语“发扬蹈厉”,语出《
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孙希旦集解:“发扬蹈厉,以奋其武,将帅勇决之气也。”
所谓“庄敬”,端庄持重,踏实敬业。语出《
礼记·乐记》:“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
所谓“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懈怠。有成语“
自强不息”,语出
孔子为《
周易》写的《
象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贵州民族大学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占地面积2708亩、校舍面积111万平方米。学校有两个校区。
花溪校区
花溪校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大学城校区
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贵安新区。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贵州民族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
知名校友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