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是贵州大学下设的学院,成立于1996年8月。
办学条件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由电子科学、通信工程、信息技术3个系组成,下设5个本科专业;具有统招硕士授权点4个(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微纳电子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所2个(控制技术研究所、新型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学院依托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的综合优势,在微纳电子学、材料、表面界面物理、
半导体技术、
超导电子学、计算机控制、
下一代互联网、通信系统与网络、复杂网络化系统,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提供了一个高水平、交叉性、国际化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截止2007年,学院有本科生1184人,硕士生304人(工程硕士103人),博士生13人。教师84人,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讲师39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40人,教师中省管专家4人,博导5人,硕导24人。
为适应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学院把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努力改善学术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建设产学研平台、参与国际竞争,逐步跻身国内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前列。
历任领导
1996年8月学校正式下文成立计算机工程系,
傅家祥任系主任,董芳任系总支副书记,
谢晓尧、杜世培任系副主任。
1998年
姜其岩到计算机系任总支书记;99年谢晓尧调任计算机中心主任,不再担任计算机系副主任。
2000年11月,经批准,贵州省第一所信息学院贵工大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成立。学院领导班子为——院长:傅家祥; 书记:姜其岩;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董芳; 副院长:杜世培
2001年3月,信息学院第一任领导班子任期结束。2001年4月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第二任领导班子就职。党委书记:姜其岩; 副书记:张蓉蓉; 院长:孟传良; 副院长:杜世培、李秦伟。
专业介绍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质,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运筹与最优化方法、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库原理和网络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接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娴熟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教育、财税、金融、部队、工矿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管理和决策分析研究、应用软件开发、教育培训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涉及的主干学科:分析学、代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与运筹学。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系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CAD/CAM技术、人工智能、运筹与最优化、算法分析与设计,数学模型、计算代数、多媒体技术、小波与信号处理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共39周。
学院简况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简况
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历经几次大规模学科整合和人员充实,集中优势信息学科、科研所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于一体,已成为贵州大学的明星学院。
1、学院教学科研机构:
(1)电子科学系;
(2)通信工程系;
(3)信息技术系;
(4)教育技术系;
(5)信息实验中心;
(7)控制技术研究所;
(8)新型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2、学院办学的全日制统招本科专业:5个;学生人数:1200人;
(1)电子科学技术(校级品牌专业);
(3)通信工程;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学院具有博士授权点:1个;
4、学院具有全日制统招硕士授权点:4个;统招硕士生:200人;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电路与系统;
(4)信号与信息处理。
5、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在读硕士生:100人;
(1)电子与通信工程;
6、学院拥有重点学科、优势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微纳技术;
历史悠久优势学科:电子科学技术;热门优势学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7、学院职工总数102人;
其中:专任教师人数77人;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讲师38人;教师中省管专家3人;博士5人;硕士36人;博导5人;硕导24人。
8、学院聘请客座教授和外聘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8人;
其中:博士学历教授10人;教授、研究员4人;副教授4人;
9、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
(1)本科教学实验室5个;实验室总面积:3145平方米;
电子技术实验室
通信实验室
(2)本科教学用实验设备台套数:2884套,总价值:1629万元;
(3)学院本科生生均实验室面积:2.1平方米;本科生生均实验设备价值:1.09万元;
(4)学院建设本科生产实习基地11个;
10、学院承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等部委项目9项;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2等奖4项;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3等奖6项;获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1等奖2项, 2等奖5项,3等奖1项。
11、学院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