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银”,宗教特色用语,流行于莆仙地区,也是莆田特有的宗教特色。
莆田的宗教庆典、民俗活动、民间祭祀中都离不开“贡银”。这种寓情于形,托物寓意,敬神祈福的贡银现象唯莆田独具。
文化来源
莆田特有的贡银文化,究其来源,鲜有人知。说到贡银,不得不说到”八闽人祖”王审知。王审知长于中原,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而且举于乱世,亲眼目睹了晚唐民不聊生之状,故其能体察到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性。当时,闽国地处东南沿海,环绕其周边的国家分别有吴越、吴国(后属南唐)、南汉。四方军阀飞扬跋扈,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王审知为使闽中地区保持安定局面,他力排众议坚持不独立不称帝 ,并公开宣称“宁为开门节度使 ,不做闭门天子”。对于唐朝、后梁、后唐他都一一纳贡,俯首称臣。在外交上采取远交王廷,近联吴越南汉的策略。
据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始者,我公之登坛也,其一之年,偃干戈,兴礼乐。二之年,陈耒耜,均赋舆。三之年,叠贡输,只宠泽。万乘臣其职,四邻视其睦,百姓天其政。故一川之镜如,灵台之月如。融融怡怡,愉愉熙熙 。乃大读儒释之书 ,研古今之理。”从中可以看出,王审知上台之始,首先推行的是外交政策,保境安民。继而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兴学揽才,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进而致礼禅林,奉行崇佛爱道政策。王审知在王宫中供奉玉皇大帝,还专设贡银官一职,专门负责制作祭祀用的贡银,每逢节日都会效仿纳贡朝廷的礼节,举行隆重的纳贡仪式,焚化数量巨大的纸裱贡银给玉皇大帝,祈求延年益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是因为王审知儒释方略的成功施行,形成了“三十年间,一境晏然”的鼎盛时期。福建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
据义存禅师生平记载,于乾宁元年(894年)王审知将当代高僧义存禅师从浙江四明山迎回福建,并大加礼异。又时常迎请义存禅师住进节度使府的甲第为僚属官将说法,王审知总是虔敬地前来聆听高论,动辄几个时辰,不知疲倦。在王审知父子兄弟虔诚奉佛信教的影响下,佛教极一时之盛,出现了“湖田种稻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的盛况。贡银形式的出现与当时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社会等级等分不开。贡银的应用也渐渐在那时的宫廷王府、达官贵人,名流雅士之间风行起来。
莆田民间贡银的出现与风靡,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据黄祖绪著《绶水书香》一书中“莆阳张姓源流与延寿”章节的介绍,南宋张世杰后裔,繁衍到第八代裔孙,为长房张掁极。大约在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之后他由南安洪濑迁往莆田九华山下延寿村。据传其先祖为闽王府王审知的“贡银”官。闽王信佛爱道,大造佛院寺庙。常年祭拜天地鬼神,乞求消灾去难,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张掁极择其灵山秀水的延寿村,又图得延寿地名的吉利,重操先祖贡银旧业,开创了莆田贡银文化的先河。
寓意理念
这一宫廷宗教习俗很快在莆田民间流行起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日常生活里,人们为了表达内心的企盼和愿望,往往通过象征、比拟、谐音、联想等“意寄物形祈瑞祥”的传统。这种传统形成的寓意理念恰如生活中的调味剂,总在愉悦人们的心情,催生美好的憧憬,营造积极乐观的情绪,这些寓意的无限魅力走进了一代代人的思维之中。镇前的贡银也叫草贡 ,原料来源自农作物下料稻草 、蔗禾和竹片。寄稻草比拟五谷丰登;寄蔗禾象征生活幸福甜蜜;寄竹片寓意竹爆平安。而延寿的贡银相对比较形象化,金元宝金灿灿,寓意金(精)诚所致,企盼有求必应。而涵江江口一带的贡银有别于两者之处在于贡银头是一面较大的三角形或梯形的画面 ,画面上的图腾文字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心愿 ,如:万事如意、招财进宝,或书双喜、赐福等。
结构特点
贡银的构成 ,是由各种形式的元宝、贡银头、贡银尾绑扎而成 。由于区域文化背景不同,在用料上、结构上稍有不同,外观与色调上基本相同,用途上完全一致,互为通用。贡银习惯上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其计量单位为担,计量依据是以元宝的数量为准,每只元宝的标重为500克。小规格的二十四只至五十只元宝为一付的,中规格的也是从五十只元宝到八十只不等,最大规格的是120斤担的贡银倒是相对统一 。
一只元宝也叫一杯,通常也叫XX杯的贡银一付 。比如120只元宝一付的贡银,也叫120杯的贡银,也叫120斤担的贡银。镇前、延寿的贡银没有严格的元宝个数标准,都以外形长短大小区分不同级别的贡银 。市场上流通的贡银 ,外观单调,形式单一 ,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产品规格形式不够规范,市场相对混乱。
历史缘由
究其缘由,其实贡银的焚化还是很有讲究的。贡银有头尾之分,贡银头裱有象征意义的图腾,焚化时要视情放置。一般每付贡银都配有天金或大银,所以在莆田民间,有天金压贡与大银压贡的传统。
据莆田城隍庙供事多年的老人(阿成)口述整理。一般每个宫观庙宇都设有焚化贡银的贡银炉,据说炉前都有两位收执的神,专事收缴登记贡银的职责。当天金与贡银一起焚化时,所焚化的贡银直接上缴天庭国库,由财神爷掌管,由玉皇上帝统一支配。而没有压天金的贡银,焚化后经值班收执神收缴后再交给本炉菩萨掌管支配。贡银头的朝向也是有讲究的,向外的都是上缴给天庭国库的,向内的就是上缴给本炉本境或贡银头对着的神明菩萨。在有贡银炉的地点焚化贡银,不会被克扣补破夫脚杂费等费用(手续费或邮费)。如果不是在贡银炉焚化的贡银,一般都要交纳补破夫脚杂费等费用(手续费或邮费),因此就有了大银压贡的传统习惯 。要是只单独焚化贡银,所上缴的贡银数额将被克扣,造成实际上纳贡数额不足。所以贡银一般都跟大银或天金一起使用,在不同的使用情况,有其不同的意义所在。
意义区别
贡银,有别于那些冥金,如:天金、大银、元宝 、银纸、纸钱、小银等。天金可用于诸神;大银、元宝常用于福德正神等;银纸用于祭祀祖灵;小银用于鬼差。贡银往往配合天金与大银或单独焚化,其意义也有所不同。贡银也叫贡金,在宗教应用中一般只献给地位较高的神,如玉皇大帝、
三官大帝、关帝爷、中坛元帅等。社会进步了,人神的观念也都与时俱进了,现在也多用于福德正神。莆田传统的每月初二、十六牙,焚化贡银成了必不可少的仪式。由此可见,贡银与天金在神界与冥界中是作为一种官方的流通资本。而贡银又不同于天金,天金可直接流通使用,而贡银是上缴到国库,由财神爷掌管,根据玉皇大帝的旨意统筹支配。贡银好比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税收一样,是国家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