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六书,又名“贞元之际所著书”。
冯友兰于抗战时期所著《
新理学》、《
新事论》、《
新世训》、《
新原人》、《
新原道》、《
新知言》六书的合称。自称取“贞下起元”之意。强调抗战时期即为中华民族
复兴之际。旨在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反思,”接着讲“自己的哲学见解,以建立”新统”。
《周易》“乾卦”的卦词为“元亨利贞”,说《易》者有的解释此句为春夏秋冬的循环。所以“贞元之际”就是冬、春之际的意思,冯友兰用以说明抗战时期固面临压城之黑云,但也是民族复兴与民族觉醒的前夜。
关于“贞元六书”的缘起和写作动机,作者在《新原人》自序中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心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此《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及此书所由作也。”
作者在《新理学》的绪论中特别提出,他是“‘接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所谓“接着”者,是说他的“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是承接宋明道学之理学一脉而来;而所谓“不是照着”者,则力图标示他的哲学体系不同于宋明理学,故在理学前面加一“新”字。这点正好与宋以后哲学的独立性有所减弱可以相互印证。冯友兰用“新”字的“三字经”概括、标示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确有哲学上的系统创新,不妨认为他真的建立了理学的“新统”。换言之,他的《
中国哲学史》是讲中国的哲学的“史”,“贞元六书”则是讲中国的哲学的“史”的哲学。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
河南省南阳市
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
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
印度德里大学、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史新编》、《
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
新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