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集团
美国投资管理集团
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BLK),由拉里·芬克(Larry Fink)于1988年创立,集团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主要业务有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保险等。
发展历程
早期创立
1988年,贝莱德成立,当时为黑石集团(BlackStone)旗下公司(名为金融管理公司),最初的业务集中于固定收益。之后,该公司将业务拓展到了封闭式基金、信托、DC计划等。同期,贝莱德成功运作了Aladdin投资平台,将交易、风险管理、客户报告等功能融为一体。
1992年,金融管理公司从黑石集团分离,更名为贝莱德(Blackrock)。由此贝莱德进入了独立发展阶段,至 1994年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530亿美元。
1995年,贝莱德成为PNC金融集团(一家银行)的子公司,开始管理开放式基金,包括股票基金。在多元化的过程中,贝莱德逐渐形成了所谓的“一个贝莱德”的理念,并且这一理念作为其核心原则——即放弃许多公司所采用的事业部制(autonomous business unit),坚持统一协调平台。
1999年,贝莱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贝莱德集团认识到将透明度、规模和创新引入整个行业风险管理的机遇,因此开始销售其专有技术阿拉丁(Aladdin)。同年底,由于加强了与全球机构的关系,公司管理的资产总额达到了1650亿美元。
持续发展
2000年,贝莱德成立了贝莱德解决方案公司(BlackRock Solutions),以阿拉丁(Aladdin)技术作为业务基础。这标志着贝莱德作为技术供应商角色的开端。
至2004年底,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已达3420亿美元。
2005年,贝莱德收购道富研究与管理公司。
2006年,贝莱德开展与美林投资公司的合并。通过收购美林投资管理,持有其中银基金股权,扩大了其零售和国际业务。
2009年,贝莱德设立北京代表处。同年,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公司(Barclays GlobalInvestors)。
2012年,贝莱德推出iSharesCore,以低成本和节税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广泛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敞口,作为其投资组合的基础。
2015年,贝莱德集团设立贝莱德海外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资格和额度。
2016年,贝莱德集团在中国市场发行首只QDLP基金。
2017年12月,贝莱德集团旗下公司贝莱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成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WFOE PFM),并为中国的合格机构及高净值投资者提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同时,贝莱德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计划,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中国在岸投资服务。
2018年,贝莱德集团在中国市场发行首只私募证券基金;同年,贝莱德在帕洛阿尔托开设了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加速其人工智能和相关学科(机器学习、数据科学、自然语言处理)的使用,以改善结果并推动投资者、客户和公司的进步。
2019年,贝莱德集团完成在中国提供私募投资顾问服务的登记备案。同年,贝莱德进一步聚焦于养老危机问题,成立了贝莱德退休解决方案集团(BlackRock Retirement Solutions Group)。同年,贝莱德收购了eFront——端到端另类投资管理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旨在加速实现其让另类投资不再“另类”并提供全投资组合解决方案的愿景。此次收购为投资和风险管理技术树立了新的标准,使投资者能够在单一平台上无缝管理跨越公募和私募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截至2019年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7.43万亿美元,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2020年,贝莱德集团获批设立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批与中国建设银行淡马锡筹建合资理财公司。
2021年,贝莱德获批中国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贝莱德建信理财获准开展理财业务。6月,贝莱德基金上报了第一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7月,贝莱德基金上报了第一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12月1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开放日常申购、赎回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2022年,贝莱德基金在中国市场获批成为首家参与QDLP试点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贝莱德建信理财参与养老理财试点,美国威瑞森通信(Verizon)将为贝莱德(BlackRock)在其新的哈德逊城市广场总部建设一个私有5G网络。6月30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与贝莱德集团(BlackRock)携手合作,首次在中国市场推出重点布局多只ESG ETF基金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
发展现状
2023年4月18日,贝莱德开始出售一些已倒闭银行的证券,以帮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出售1140亿美元从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取得的资产。7月,美国投资巨头贝莱德与乌克兰成立“乌克兰发展基金”。
2024年1月12日,贝莱德宣布,以接近125亿美元的对价收购全球基础建设合伙公司(GIP)。
2024年1月,贝莱德(BLK.US)同意向阿特斯太阳能(CSIQ.US)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投资5亿美元,以加大其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方面的投资。
2024年7月,贝莱德旗下贝莱德基金将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增加至12.5亿元,增资幅度达25%,这也是贝莱德基金成立以来的第四次增资。
2024年7月16日消息,受ETF资金流入和股市上涨推动,贝莱德管理的资产在第二季度达到创纪录的10.65万亿美元。10月11日消息,贝莱德管理的资产规模在第三季度飙升至创纪录的11.48万亿美元。12月25日,贝莱德增持13,244,928股李宁H股,持股比例从4.55%增至5.06%。
2024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来访的美国贝莱德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一行。双方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当地时间2025年1月9日,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致信机构客户,称其已退出净零排放资产管理者联盟(Net Zero Asset Managers)。
2025年,贝莱德(BlackRock)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总营收56.7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6.31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的净利润16.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75亿美元。2024年总营收204.07亿美元,上年为178.59亿美元。全年归属公司的净利润63.69亿美元,上年为55.02亿美元。截至12月31日,贝莱德的总资产约为1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
2025年2月,贝莱德增持快手1035.4656万股B类股。增持后,贝莱德最新B类股持股数为18477.3371万股,持股比例由之前的4.89%提升至5.18%。
2025年3月4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发布战略重组公告,宣布与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包括巴拿马两个港口的权益。该财团成员包括贝莱德及其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合伙企业(GIP)、地中海航运旗下码头投资公司(TiL)。
管理架构
管理层
子公司
股权情况
在1999 年上市时,贝莱德的股权结构为:PNC 金融集团持有 70%的股份,贝莱德员工持有 16%的股份,其余 14%由社会公众持有,持股非常集中。伴随着股东减持与增资扩股,目前,贝莱德的股权结构已非常分散,最大股东 PNC 金融集团仅持有该公司 21.7%的股份,其余股份为共同基金、社会公众及员工持有,公司运营的独立性较强。
主营业务
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贝莱德结合全球规模优势和扎根本土的投资服务能力,推动业务在全球主要市场的稳步发展。贝莱德拥有约18,000名员工,分布于36个国家及地区的办事机构,为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不仅受托于政府与企业,更广泛服务于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保险、银行、非盈利组织等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
贝莱德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资产管理规模不断扩大,坚持为所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最佳的投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从投资中受惠。
资产管理业务
贝莱德将客户分为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两类,分别给予不同的资产管理服务。
(1)机构客户贝莱德的机构客户包括投资顾问、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及金融机构、高净值家庭的财富工作室、政府机构、各类养老金、DC 计划等,各类机构客户都有专门团队服务。
(2)个人客户贝莱德通过私人客户部和财富管理部向个人投资者提供特定账户、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另类投资等不同的理财产品。个人客户主要通过中介机构来购买贝莱德的产品,比如券商、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以及独立的理财顾问等等。
(3)客户结构及变化
截至 2019 年底,贝莱德机构客户规模占比为 60.23%,个人客户规模占比为 9.6%,ETF 客户规模占比 30.17%。由于ETF 在交易所上市,较难以穿透其最终的投资者,因此,贝莱德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客户类别。
风险管理与分析业务
贝莱德解决方案包括:投资系统工具、咨询分析工具、外部采购服务。
投资系统工具
Aladdin:与投资组合管理、交易和操作工具等相匹配的风险分析;
风险方案:动态分析不同投资组合不同级别的风险;
咨询分析工具
投资组合价值与风险评估;
金融咨询服务:提供金融策略、风险管理、资本市场策略、风险衡量和监督;
资产管理和配置;
外部采购服务
对冲管理;
投资账户:主要是投资组合的绩效评估分析以及会计、法律和税收方面的评估分析。
科研成果
在研发方面,贝莱德每年大约10%的营收都用于了科技投资,其创始人拉里·芬克曾经指出,“随着技术的快速变化——包括数据收集的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的兴起、计算能力的进步以及消费者在日常事务中与技术的更广泛互动——将重塑资产管理行业。”阿拉丁(Aladdin)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超大型的数据库管理和分析系统,由资产(Asset)、负债(Liability)、债务(Debt)、衍生品投资网络(Derivative Investment 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组成,该系统是由6000台计算机组成的数据中心,基础是一个大型历史数据库,并通过蒙特卡洛法则生成一个大型的随机样本,涵盖众多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形,以此建立一个统计模型,表明在一系列未来条件下所有种类金融资产的表现。围绕阿拉丁系统,贝莱德推出了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平台,为全业务链提供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贝莱德已经将阿拉丁系统开源,使用该系统进行决策的专业投资人员达到数十万人。
经营状况
2014年,贝莱德集团的总收入(Revenue, GAAP)为11,081百万美元,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Net income attributable to BLK, GAAP)为3,294百万美元。调整后的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Net income attributable to BLK, as adjusted)为3,310百万美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Operating income, as adjusted)为4,563百万美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Operating margin, as adjusted)同样为42.9%。每股数据方面,稀释后每股收益(Diluted earnings, GAAP)为19.25美元,调整后的稀释后每股收益(Diluted earnings, as adjusted)为19.34美元。宣布的股息(Dividends declared)为7.72美元,稀释后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Diluted weighted-average common shares)为171,112,261股。期末总资产管理规模(Total AUM (end of period))为4,651,895百万美元。
2015年,贝莱德集团的总收入达到了11,401百万美元,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3,345百万美元。调整后的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3,313百万美元,而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4,695百万美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42.9%。在每股数据方面,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9.79美元,调整后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9.60美元。公司宣布的股息为8.72美元,稀释后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69,038,571股。期末总资产管理规模为4,645,412百万美元。
2016年,贝莱德集团的总收入达到了11,155百万美元。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3,172百万美元,而调整后的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则为3,214百万美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4,674百万美元,相应的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43.7%。在每股数据方面,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9.04美元,而调整后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9.29美元。公司宣布的股息为9.16美元。稀释后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66,579,752股。此外,期末总资产管理规模为5,147,852百万美元。
截至2017年年底,贝莱德管理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了6.29万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了22%,共计获得了367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资金在四季度还在保持快速增长。从资金流向来看,四季度并未出现放缓,该公司获得了806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超过了第三季度的758亿资金净流入,而且固定收益资产超过了股票资产。分类别来看,四季度流入固定资产的资金为430亿美元,流入股票资产的资金为358亿美元,流入多资产策略的资金为49亿美元,也有资金流出,为另类资产策略,流出了31亿美元。在被动业务上方面,贝莱德的ETF资产达到了1.75万亿美元,较2016年年底增长了35.7%,超过了公司整体资产的增长速度。2017年,共计有2450亿美元资金流入了旗下的ETF,占到了公司资金总流入的67%。旗下的安硕ETF在四季度获得了54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超过了三季度523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机构业务和全球零售业务同样呈现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年底,贝莱德的机构资产规模为3.5万亿美元,较2017年三季度末增长了6.1%,较2016年底更增加了20.3%。不过四季度似乎机构业务有所放缓,贝莱德的机构业务在四季度获得144亿美元流入,相较于三季度的161亿美元略有减少,同2016年四季度的409亿美元也有减少。贝莱德的全球零售业务在2017年四季度获得了114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三季度进账了74亿美元。
2018年第四季度,贝莱德营业收入34.34亿美元。2018年,贝莱德集团的总资产管理规模(Total AUM)达到了5,975,818百万美元。公司实现了14,198百万美元的总收入。根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4,305百万美元,而调整后的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4,361百万美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5,531百万美元,对应的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44.3%。稀释后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62百万股。在每股收益方面,稀释后每股收益(Diluted earnings, GAAP)为26.58美元,调整后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26.93美元。此外,公司宣布的股息为12.02美元。
截至2019年底,从客户分布来看,贝莱德管理的美洲客户的资产规模占比为 66%,欧洲、中东和非洲客户的资产规模为 27%,亚太地区客户的资产规模占比为 7%。在2019年,贝莱德集团的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7,429,633百万美元。总收入为14,539百万美元,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4,476百万美元,调整后的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4,484百万美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5,551百万美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43.7%。每股收益方面,稀释后每股收益为28.43美元,调整后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28.48美元。公司宣布的股息为13.20美元。稀释后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58百万股。
2020年末,贝莱德资管规模约8.68万亿美元,环比增长17%。资管规模增长由资金净流入和基金净值增长等驱动。其中,2020年贝莱德实现了资金净流入3910亿美元。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调整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2020年,贝莱德总收入为16,205百万美元。根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营业利润(Operating income.GAAP)为5,695百万美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6,284百万美元。GAAP营业利润率为35.1%,而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44.9%。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4,932百万美元,调整后的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5,237百万美元。稀释后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54.8百万股。每股收益方面,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1.85美元,调整后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3.82美元。公司宣布的股息为14.52美元。
2021年,贝莱德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93.74亿美元和59.0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56%和19.65%;EBITDA率为44.33%,甚至稍微高于2020年;资产负债率为74.5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年底,贝莱德集团所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10万亿美元。2021年,GAPP营业利润(Operating income.GAAP)为7,450百万美元,而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7,478百万美元。GAAP营业利润率为38.5%,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提高到了45.2%。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GAAP)为5,901百万美元,调整后的归属于贝莱德的净收入为6,049百万美元。稀释后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54.4百万股。每股收益方面,稀释后每股收益(GAAP)为38.22美元,调整后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9.18美元。公司宣布的股息为16.52美元。
截至2022年末,贝莱德整体管理规模为8.59万亿美元,与2021年末的10.01万亿美元相比,大幅缩水1.42万亿美元。在管理规模大幅缩水的同时,贝莱德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也有所下降。2022年,贝莱德调整后全年营业收入达67.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调整后全年净利润为53.91亿美元,同比下降14%;全年摊薄后每股收益为35.36美元,同比下降13%。贝莱德将其旗下产品分为长期限产品、现金管理产品、顾问类产品。数据显示,2022年,贝莱德长期限产品获3930亿美元资金流入,其中债券ETF获显著流入,现金管理产品则出现显著流出,达770亿美元。这之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于美洲,合计2330亿美元。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贝莱德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到9.09万亿美元,环比增长5.8%。数据显示,一季度,贝莱德的长期净流入达1030亿美元,这部分增长主要由债券ETF以及外包业务推动,贝莱德旗下债券ETF实现340亿美元净流入。贝莱德2023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178.59亿美元,与上年持平,第四季度营收46.31亿美元,同比增加7%,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0万亿美元。
2024年底,贝莱德集团全年总收入204.07亿美元。贝莱德集团资产管理规模(AUM)达11.6万亿美元,全年资金净流入达6410亿美元。财务表现方面,2024年,贝莱德收入增长14%,主要由四大因素驱动:市场上涨推升公司的管理规模、有机增长带来的管理费收入、所收购资产产生的管理费收入、业绩费收入增长和技术服务收入增长。2024年,贝莱德营业利润增长21%(经调整后为23%)。截至2024年底,按照客户类型划分:零售客户资产规模为10158.27亿美元,占公司总规模的9%;ETF资产规模为42303.75亿美元,占公司总规模的37%;机构资产规模为53843.86亿美元,占公司总规模的46%;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为9206.63亿美元,占公司总规模的8%。投资类型方面:主动管理型产品规模占比为25%,指数和ETF类规模占比为67%,现金管理型产品规模占比为8%。2024年长期限产品获净流入4890亿美元,现金管理类产品获净流入1530亿美元。长期限产品内部:ETF获3900亿美元净流入,零售类产品获240亿美元净流入,机构类产品获740亿美元净流入。
并购历程
社会责任
2021年,贝莱德向突破式的新能源催化剂项目( 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 捐款1亿美元,用于投资清洁能源技术;通过气候融资合作项目(Climate Finance Partnership),倡议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新兴市场气候相关基础设施;与投资者共享其信息分析能力,披露企业在绿色转型进程中的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
重要事件
被列入“黑名单”
2022年8月底,得州审计长Glenn Hegar宣布,因包括贝莱德(BlackRock)在内的10家华尔街巨头利用ESG抵制化石燃料行业,将这10家金融公司列为禁止与得州政府及地方企业签订大多数合同的“黑名单”,贝莱德也是唯一一家被该州列入“黑名单”的美国公司。
回应关闭中国主题基金
2023年9月,有媒体报道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将于11月7日关闭中国灵活股票基金(China Flexible Equity Fund)。对此,贝莱德向记者回应称,由于中国灵活股票基金目前的管理规模较小,经充分考虑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后,贝莱德对该基金做出了清盘的决定。贝莱德表示,此次清盘属于基金日常管理,贝莱德会定期对旗下产品做出评估,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ESG投资调查
2023年12月15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乔丹已向贝莱德发出传票,要求其提供跟委员会调查相关的文件。该委员会正在调查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是否违反美国反垄断法。
事件回应
贝莱德在声明中回应称,其一直在向委员会提供信息,而且会继续提供。“已经提供了7700多份文件、91000页,发传票并无必要,但我们理解这是委员会的做法,我们将继续充分合作,”该公司声明称。
回应出售上海写字楼
2024年1月,有市场消息称,贝莱德正在寻求以30%的折扣出售上海写字楼。对此,贝莱德回应记者称:不对单个投资项目发表评论,日前媒体报道的事项与贝莱德基金和贝莱德建信理财无关,对其运营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以满足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财务目标。”贝莱德表示。传闻中被寻求出售的上海写字楼项目,是贝莱德海外地产投资团队所管理的一只私募投资基金的项目,与贝莱德在国内业务并无关系。
退出“净零排放资产管理者”
2025年1月9日,贝莱德集团宣布退出“净零排放资产管理者”(Net Zero Asset Managers,NZAM)联盟。
2025年投资展望分享会
2025年1月中旬,贝莱德集团在上海举办了一场2025年投资展望分享会。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范华表示,贝莱德看好A股市场的长期机遇,2025年会推出更丰富的投资产品,满足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同时,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贝莱德基金、贝莱德建信理财的多位投资经理,也就宏观经济、权益市场以及多资产配置等方面发表观点。
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
2025年3月4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江和记)深夜发布公告,宣布与贝莱德-TiL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拟向该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非中国资产,其中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将涉及和记港口集团持有的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后者持有和营运巴拿马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两个港口。此外,交易还涉及长江和记在其附属公司与相关公司持有的80%有效控制权益,包括位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拥有、营运、发展的共199个泊位,连同所有和记港口集团的管理资源、营运业务、货柜码头系统、资讯科技及其他系统,以及其他涉及用于控制和营运有关港口的资产。
公告强调,出售资产不包括任何和记港口集团信托股权,即该信托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营运的港口。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的交易有待巴拿马政府确认拟议的收购和出售条款后进行。
据公布,和记港口集团出售资产的总企业价值已协议为228亿美元。上述交易的收益分配、基本条款和关键条款已原则上达成,正待最终文件确认。相关文件将在2025年4月2日或之前签订。
宣布裁员
2025年1月,贝莱德公司宣布裁员大约1%。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大型金融机构正在为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做准备。尽管美国总统选举去年11月结束后华尔街一度预期资本市场将恢复活力,但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使这种乐观情绪逐渐消失。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
恪守受托人责任
一切以客户利益为先,并为客户提供专业客观的投资建议,助力更多人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全球一心
贝莱德多元化的团队在平等且包容的环境中通力合作,力争为我们的客户、自身发展和所在社区创造最大价值。
专注业绩
自成立以来,贝莱德以创新为核心,不断学习,持续优化并完善自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投资解决方案。
深怀责任与热诚
贝莱德为之努力的每件事情,从投资业绩到技术开发,关乎的都是客户、公司自身及每位员工的未来,深怀责任并不断追求卓越。
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着眼长远,秉持着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的经营理念,不断探求助力更多人实现财富幸福的路径。
企业故事
贝莱德在1988年刚成立时只是黑石集团的一个资产管理部门,当时还不叫“贝莱德”,而是叫“黑石财富管理”,直至4年后才启用现名,而独立运行时距离“母胎公司”黑石集团成立不过3年时间。当时,贝莱德创始人拉里·芬克想自立门户,经与黑石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商谈后决定将新名字定为“BlackRock(贝莱德)”,以保留“Black”作为“家族姓氏”。几年后,由于贝莱德内部出现股权纷争,芬克与几位核心员工再次出走自立门户,因此黑石就把所持有的贝莱德股份卖给了PNC金融服务集团,二者再无瓜葛。
核心优势
客户为先
贝莱德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新,将客户为先的理念融入企业宗旨。
业务布局
贝莱德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全面深入的投资解决方案,覆盖主动投资、另类投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子和指数投资等领域,助力客户实现投资目标、回报和价值。
全球领先的风险管理
贝莱德拥有全球领先的风险管理专长与经验,致力于帮助客户应对风险,创造持续回报。
社会荣誉
社会评价
从海外资管机构的发展看,智能技术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全球知名机构贝莱德为例,构建起阿拉丁平台,这是一个综合投资管理平台,成为贝莱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上海证券报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3 11:10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