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藤(学名:Dalbergia mimosoides Franch.),是豆科、黄檀属灌木,高4-6米,或为藤本,多分枝。幼枝密被褐色短粗毛。羽状复叶,小叶10-17对,线状长圆形,先端截形、钝或凹缺,基部圆或阔楔形,嫩时两面略被褐色柔毛,老时无毛或近无毛。圆锥花序腋生,分枝聚伞花序状;花小,稍密集;花萼钟状,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花瓣具短柄,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椭圆形。荚果无毛,长圆形至带状,扁平;种子肾形,扁平。花期4-5月。
形态特征
灌木,高4-6米,或为藤本,多分枝。幼枝密被褐色短粗毛。
羽状复叶长6-8(-10)厘米;叶轴、叶柄和小叶柄初时密被柔毛,后渐稀疏;
托叶膜质,卵形,早落;小叶10-17对,线状长圆形,长6-12(-18)毫米,宽(3-)5-6毫米,先端截形、钝或凹缺,基部圆或阔楔形,嫩时两面略被褐色柔毛,尤以下面中脉上较密,老时无毛或近无毛,花枝上的幼嫩小叶边缘略吴波状,成长时边缘略加厚,下面细脉干时近黑色。
圆锥花序腋生,比复叶短,长1.5-5厘米,分枝聚伞花序状;总花梗、花序轴、分枝与花梗均被柔毛;花小,稍密集,长约5毫米;小苞片卵形,被柔毛,脱落;
花萼钟状,略被毛,萼齿除下方1枚较长,为披针形之外,其余的卵形,均具缘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花瓣具短柄,旗瓣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微凹缺,翼瓣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椭圆形;
雄蕊9,偶有10枚,单体,花丝长短相间;子房具柄,沿腹缝线疏被柔毛,其余无毛,花柱短,柱头小,有胚珠2-3粒。
荚果无毛,长圆形至带状,扁平,长3-6厘米,宽1-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钝或楔形,具稍长的果颈,果瓣革质,对种子部分有网纹,有种子1(-2)粒;种子肾形,扁平,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
近种区别
象鼻藤易与
香港黄檀(Dalbergia millettii Benth.)混淆,主要区别在于:香港黄檀旗瓣圆形,荚果全部有网纹;象鼻藤旗瓣长圆状倒卵形,荚果仅于对种子部分有网纹。
生长环境
生于山沟疏林或山坡灌丛中,海拔800-2000米。喜温暖湿润环境。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梅加拉亚、锡金、阿萨姆、大吉岭、那加兰)、缅甸北部;在中国,分布于陕西、贵州、江西、四川、西藏、重庆、湖北、湖南、浙江、云南(罗平、丽江、兰坪、德钦、维西、贡山、福贡、泸水、剑川、鹤庆、洱源、漾濞、宾川、永平、昆明、嵩明、富民、禄劝、双柏、江川、峨山、华宁、广南、屏边、蒙自、普洱、景东、双江、保山、腾冲)。
生长习性
花期4-5月。小叶夜晚合拢,白天展平。枝条易定形,易生不定芽,早春二月至十二月摘叶后十五天又发新叶,且一年可摘叶多次,所以可达到适时满枝新绿。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主要价值
叶形美观,荚果形如鲫鱼状,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可作为庭园植物栽培,也可作盆景。
叶、根入药。叶:味涩、微苦,性凉;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疮;主治疗疮,痈疽肿毒,蜂窝织炎,虫蛇咬伤。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截疟;主治疮疡痈肿,毒蛇咬伤,创伤出血,疟疾。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1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2023年)——附录Ⅱ。
截至2021年,该物种分布范围广,其估计分布范围(EOO)为1815698平方公里,大大超过受威胁类别的阈值。据此猜测,这反映在该物种的地点数量上,也许也反映在其占用面积(AOO)上,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查工作来证实这一点。
在中国南方的热带地区,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是以牺牲天然林为代价增加了橡胶和桉树的种植(Zhu 2017)。在印度东北部,林业是树木覆盖损失的主要驱动因素,该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过度采伐。这种土地利用变化的其他驱动因素是轮作耕作、牧场侵占和商业农业种植园的增加(Chatterjee 2008)。
该物种有5个非迁地植物园引种。据记载,在中国云南,该物种的分布范围与该物种可能出现的其他保护区重叠;在这些地区,推测是被动保护的,但尚不清楚是否实行了主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