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鹿(学名:Axis porcinus)是
鹿科、
豚鹿属动物的一种偶蹄动物。体长66-74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36-45千克。体形中等,但较为粗壮,四肢较短,显得矮胖,臀部钝圆且较低,姿态像猪,因而得名。脸较短,呈楔形。身体粗壮、肌肉发达。四肢显短而纤弱;后肢比前肢长,臀部钝圆且较低,抬高至高于肩膀的高度体型粗壮。雄性豚鹿长着细长的三叉角,全身淡褐色。
形态特征
豚鹿体长66-74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36-45千克。脸较短,呈楔形。身体粗壮、肌肉发达。四肢呈短而纤弱;后肢比前肢长,臀部钝圆且较低,抬高至高于肩膀的高度体型粗壮。乍看很像猪,故名“豚鹿”。成年豚鹿的皮毛较粗糙,整体颜色为深橄榄棕色或淡褐色,背部夹杂浅棕色毛尖,腹部显灰色。然而,针毛的尖端是白色的。夏季时,身上有白色斑纹,背部的斑纹较体侧的更为明显些。脊背两侧具不规则的灰白色斑点。雄鹿长有细长的三叉角,但整个角型较
水鹿短得多。
该物种表现出性别二态性。雌性比雄性略小,雌鹿有2对乳头。雄性的颈部明显粗壮、肌肉发达。雄性具角,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与
豚鹿属的其他成员以及整个鹿科动物相比,它们的鹿角往往较小且不起眼。通常,鹿角是三齿的;鹿角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绒毛覆盖,并从明显的毛茸茸的蒂中伸出。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
豚鹿具有完整的眶后条;有眶下腺,能分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涂抹在树干上以标记领地;蹄间、后足等处有臭腺;没有上门齿,有短小的臼齿;胃具4室,反刍;没有胆囊;毛较短;前后肢各有2根中掌骨和中跖骨愈合,形成炮骨;足具4趾,第二和第五趾退化或仅有残迹;腿细长,善奔跑。蹄发育良好,没有脚垫,直接触地。
小鹿出生时呈浅沙黄色,两侧有奶油色水平分布的斑点。大约6个月时,这种颜色逐渐变为成体的颜色。通常,在夏天,成年豚鹿的皮毛会发生变化,露出分布在小鹿身上的斑点。鼻孔始终是裸露的,棕色。豚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异常大的圆形耳朵,耳朵周围有白色的毛发。此外,由于长毛呈背腹式分布,尾巴特别浓密。
栖息环境
主要栖于海拔500-800米的江河两岸及其附近长有蒿草及芦苇的沼泽湿地。很少进入离河岸较远的山地森林活动。喜欢开阔的栖息地,不进入茂密的森林,也常进入灌木丛和农业耕种区。
栖息地通常由潮湿或潮湿的高草原组成,通常与中型到大型河流有关,并且似乎在草原的洪泛区达到最高密度。避免进入封闭的树冠森林,但会使用沿海草原和类似的冲积洪泛平原草地。在丘陵地区,生活在小片草地、浅色林地和废弃的草丛中。
有记录的最高海拔是印度的
那加兰邦海拔1,500米。这些仅支持低密度亚种群的边缘栖息地:它们在历史上可能主要是“下沉”亚种群。孟加拉国的残余种群居住在草木茂盛的山地地区。在柬埔寨西南沿海低地,该物种显然曾经很常见,该物种似乎使用开放的混杂栖息地,包括微咸的苋菜沼泽和“高地”高的白茅草原,以及灌木丛生的开放次生林地和散布着“干燥”的矮草草原;该地区基本上不存在甘蔗草漫滩草原。泰国重新引入的半野生亚群占据了多种栖息地。
生活习性
迁徙
栖息地的大小差异很大,但平均约为5-70公顷,具体取决于栖息地的定义方式。在奇旺,豚鹿基本上是定居的,但在斯里兰卡,据报道其活动受到农业季节的影响。豚鹿为了应对印度、缅甸的季风洪水而迁入地势较高的草原,大概是在其整个活动范围内。
行为
豚鹿喜欢单独活动,偶尔有2-3只聚在一起,但从来不集结成大群。但在发情季节和采食场所常集成临时小群,每群数只到10余只不等。白天,它们躲进树林草丛之中,到了傍晚才出来觅食。豚鹿全年都可交配繁殖,这种本能有利于扩大种群。豚鹿腿短,行动时喜欢低着头,所以动作又不及
梅花鹿那样敏捷。
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豚鹿往往在黄昏时分活动,白天活动较多,夜间也有一些活动,尤其是在炎热和潮湿的季节。在某些地区,它似乎变得更加夜间活动和孤独,大概是由于狩猎压力。主要社会群体是雌性和小鹿。当更多的豚鹿聚集在一起时,它们不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群体”,当它们向不同的方向冲去时,它们就会逃跑,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奇旺,人们观察到多达20只动物聚集在火灾后以新枝为食。在卡齐兰加,在
印度犀栖息的牧场或大型水体附近的短草地上经常看到40-80只动物聚集在一起。
食性
主要以幼草为食,尤其是白茅属和甘蔗属的植物。也食用草、花卉、水果和灌木(灌木的嫩叶和芽)。与
水鹿相比,豚鹿更像是一种食草动物,而不是一种植食性的物种。豚鹿出现在斯里兰卡的灌木丛和肉桂花园中,对当地农作物造成相当大的损害。
白天常隐于湿地内高草丛或芦苇丛中,以苇草的茎叶等为食,尤喜食马鹿草,亦常到烧荒后再生的嫩苇草处觅食。也吃芦苇叶及其它的水草,还会偷食大豆、玉米苗和瓜类等作物。
分布范围
原产地: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可能已经灭绝:中国、老挝、缅甸和越南;
重新引进:泰国;
引进: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美国。
由于栖息地破坏,种群数量极少,多存于南亚的杜德瓦国家公园和贾尔达帕拉野生动物保护园内。
中国仅有印支亚种,发现于1959-1960年间,分布于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境的
耿马、
西盟两县的南丁河沿岸。
繁殖方式
豚鹿全年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秋冬季节。在印度和尼泊尔是9-10月,在中国是9月至翌年2月,雌兽妊娠期220-230天,每胎产一仔,偶尔为2仔。幼鹿半年后断奶,8-12个月后就可离开母兽独立活动和觅食。寿命为12-15年,最长达20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印度:豚鹿是分布于印度-
恒河平原草地的独特物种,印度
旁遮普邦、
阿萨姆邦是豚鹿过去的栖息地,由于过度采割、洪水泛滥以及疏林的入侵等各种各样的威胁,现仅杜德瓦国家公园(UttarPradesh)和贾尔达帕拉野生动物保护园(
西孟加拉邦)存有。
中国:中国1950-60年代豚鹿在云南西南部(耿马、西盟)被发现(收购到角和皮)。在耿马地区,估计有10余只(彭鸿授等,1962)。3年后,杨德华等(1965)调查,仅发现4只。20世纪80年代末期再作调查时,耿马地区已经绝迹。西盟边境地区是否还有残存尚不清楚。致危因素主要是栖息生境被完全破坏。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孟定南丁河地区开办农场,彻底毁坏了豚鹿的栖息生境,豚鹿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另外,猎捕也是造成豚鹿在野外绝迹的因素。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布豚鹿在中国绝迹。野生豚鹿在中国的灭绝时间:1960年以后。
中国20世纪60年代后已再无记录,直至2007年于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只刚出生几天的雌性幼鹿。
注:豚鹿全部图册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