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华
词语
诸华,犹诸夏。指中原诸国。后指中原
词语解释
1.犹诸夏黄帝的后裔周人自称为夏,“华”“夏”二字音同通用,诸夏又或称作诸华。指中原诸国。后指中原。
2.朝自称为华,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
中华民族肇始于“五帝”时代。那时西方各古老部族均奉黄帝为首领,并在以后的征战中实现了与部分东夷族的融合。黄帝的后裔周族人继续向东征伐,周人自称为,并在其后封建亲戚的过程中,将所分封的诸侯称作诸夏,以至各诸侯相互融合为一体之后,这个新融铸成的共同体仍以诸夏相称呼。由于“华”“夏”二字音同通用,诸夏又或称作诸华,或华夏连称。
引证解释
1.《左传·襄公四年》:“劳师於戎,而 楚 伐 陈,必弗能救,是弃 陈 也。诸华必叛。” 杜预 注:“诸华,中国。”
《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师悝,师触,师蠲,广车,軘车,淳十五乘,甲兵备,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
《春秋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今而始大,比于诸华,光又甚文,将自同于先王。
《国语•晋语七》:五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和诸戎。公曰:“戎、狄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曰:“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予之货而获其土,其利一也;边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君其图之!”公说,故使魏绛抚诸戎,于是乎遂伯。
《说苑•指武》: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本惠未袭,不可以制末,是以春秋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华而 后夷狄。及周惠王,以遭乱世,继先王之体,而强楚称王,诸侯背叛,欲申先王之命,一统 天下。不先广养京师,以及诸夏,诸夏以及夷狄,内治未得,忿则不料力,权得失,兴兵而 征强楚,师大败,撙辱不行,大为天下笑。幸逢齐桓公以得安尊,故内治未得不可以正外, 本惠未袭,不可以制末。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蛮夷猾(乱)夏,周祸也。”这里称“诸夏”,又称为“夏”。也有称“诸华”,如《左传·襄公四年》魏绛对晋侯说:“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这是称“诸华”或“华”。
《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总之,华夏、诸夏、诸华、华、夏等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对华夏民族的称呼。
2.晋 陆机 吴趋行》:“穆穆 延陵子,灼灼光诸华。”
唐 柳宗元 《禡牙文》:“秦 定 百越,汉 开九郡,自兹编列,同于诸华。”
历史渊源
王朝自称为,周王朝把分封的这些诸侯国家也称作夏,这就是后来诸夏这个名称的来历。《诗经·周颂》里面就称分封出去的诸侯为“时夏”。发展到春秋时期,文献里头又对诸侯换了一种称呼,叫诸华。为什么称作诸华,因为华、夏两个字也是音同通用。《左传》里面有时候称诸夏,有时候称诸华,都是一个意思。称诸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华字还带有华美、文采这样一层意思,华夏有了后来的“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的内涵。发展到春秋后期,文献中华夏这两个字的合称也出现了,《春秋》《国语》《左传》及稍后的文献,都渐渐使用华夏的合称,这就是华夏族称的来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09:52
目录
概述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