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讲义》一书的体系与《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类似,全书共分18章。第一章“语法单位”,介绍了语素、词、词组和句子;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讲“词的构造”和“词类”;第四章和第五章进而把实词归为两个大类“体词”和“谓词”;第六章讲兼属体谓两类的“代词”;第七章至第十二章,讲句法结构,计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连谓等,这是全书的中心部分;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分别讲虚词之中的“介词”和“副词”;第十五章讲“疑问句和祈使句”;第十六章讲“语气词”;第十七章讲“复句”;第十八章讲“省略和倒装”。
作者认为,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语素有几种类型,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有些语素和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是固定的,叫做定位语素,有些语素和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叫做不定位话素。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中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是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是不成词语素。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语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词的划分标准学者们一直未有统一意见,作者在各家基础上把“词”定义为最小的能够独立活动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词的内部构造出发,把词分为单纯词、合成词两大类。
作者指出,给汉语的词分类不能根据形态,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在词类问题上,作者总结了以往的成果,提出划分词类的功能说,这功能是不同于过去的,它指“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此外,对功能和意义,词类的共性和个性,兼类等问题的论述都很值得重视。作者区分的词类是;首先区分出实虚两大类,实词中又分体词和谓词两类,在体词中又分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在谓词中分为动词、形容词,还包括能代替谓词的代词,在虚词中又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此外,还有两类既不属实也不属虚的词,即拟声词和感叹词。
该书第七章至第十二章着重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句法结构。(1)主语和谓语。作者把主语分为时间主语、处所主语、受事主语、与事主语、工具主语和谓词性主语;把谓语分为体词性谓语、动词“是”组成的谓语、形容词谓语和主谓结构谓语。(2)述语和宾语、补语。作者把宾语分为处所宾语、时间宾语、存现宾语、程度宾语、准宾语、双宾语、虚指宾语和谓词性宾语(陈述性宾语、指称性宾语),把补语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3)修饰语和中心语。作者把修饰语分为定语和状语,定语分为定语和准定语,状语分为副词性状语和形容词性状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认为主语是对谓语说的,宾语是对述语说的,主语和宾语没有直接的联系。另外,作者把宾语、补语前边的动词性成分叫述语。该书虽有主、谓、宾、定、补、状这几大类,但与通常所说的六大成分论却有本质的不同。作者还深入分析了联合结构和连谓结构。该书的联合结构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组成的,按语法功能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两大类。连谓结构是指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格式,不是指谓语连用的格式。作者着重分析了连谓结构里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即V1+N+V2(如请客人吃饭、找点儿事做)。作者特别指出不少语法著作把N指施事的一类称为递系式(或称兼语式),凡是N不指施事的(包括N与V2意义上没有直接联系的)统称为连动式,并且认为递系式的特点是其中的N具有双重身分,它既是前边V1的宾语,同时又是后边V2的主语,连动式特点则是V1和V2的主语相同,作者认为这种看法不一定妥当,其指出,其实不管N与V2之意义上有什么样的联系,从结构上说,N只是V1的宾语。在讨论句法时,作者指出,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从结构上着眼,句子可分为单句、复句两大类,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从功能上观察,句子又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称呼句和感叹句五类。
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董杰锋:《语法讲义》是继《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之后,用结构主义方法描写汉语语法的又一部力作,如果不以出版的时间,而以成稿的时间即1962年来评价这部著作,它的意义是更重大的,可以说它是《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继承,又是《讲话》的发展,某些地方的论述,其水平又超过了《讲话》,但它也有缺点,主语范围过宽,就失去了划分主语的意义,词类区分为十七类也显得琐细。
朱德熙(1920—1992),江苏苏州人,中国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1939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转入中文系,师从
唐兰学习古文字学。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毕生致力于汉语语法和古文字研究。擅长运用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原理探讨汉语语法,著有《语法讲义》《语法修辞讲话》(合著)等著作。朱德熙对于战国文字研究也多有创见,曾参与马王堆1号汉墓遣策、银雀山竹简、马王堆3号汉墓帛书、望山简和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整理研究,学术成果辑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