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性语言
语言的一种,是为议论而使用的语言
议论性语言是语言的一种,是为议论而使用的语言。议论性语言是议论的形式,议论是议论性语言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鲜明的指向性。议论性语言应用比较广泛,但从学习角度来看,现状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
定义
议论性语言就是为议论而使用的语言。议论是运用逻辑推理和证明来阐述自己观点的一种写作方法。议论用通俗的语言,讲明道理。议论性语言是议论的形式,议论是议论性语言的内容。
特点
一般特点
议论性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自然要有语言的一般特点:准确性、简炼性、生动性、通俗性。
主要特点
议论性语言要有鲜明的指向性,这是它的主要特点,是由它的内容所决定的。议论成败的关键在于作者对观点的阐述和证明;不能证明或证明不力,观点就会倒伏。正确地阐述和证明观点,除了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以外,主要就看作者的语言功力了。议论对语言的最基本要求是“极强的针对性”,或者说是“鲜明的指向性”。具体来讲,就是作者叙述事实和分析论证的言语,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不枝不蔓,稍有偏离,即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应用
举例
议论文阐释观点,离不开讲道理,离不开议论性语言,但议论性语言不是板起面孔空洞的说理,不是干巴巴的语言。请看下面以“时间”为话题的两个议论文说理文段。
文段1:时间是公正的,如果你充分利用了时间,你就会有所收获;如果你浪费了时间,你就会两手空空,后悔一生。
文段2:时间是一把双刃剑,既奖励勤奋者,又惩罚懒惰者。时间是天使也是魔鬼,它为耕耘者留下丰收的田野,为懒惰者留下荒芜的戈壁;它赠给跋涉者以醉人的花香,也会把投机者引入绝望的沼泽。
两相比较,你就会发现:文段1的道理是说清楚了,但如同风干了的蜜桔,干瘪无味,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而文段2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抽象的“时间”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说理精辟透彻,语言也显得文采飞扬。由此可见,议论语言也需要形象生动,形象生动的语言更有助于说理。
方法
一、 运用“列举具象”的形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的形象。
不少议论文提供的话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以抽象解释抽象,不仅不易于操作,而且枯燥乏味,往往越解释让人越难以理解概念的内涵。此时,如果运用列举具体事例或列举具体意象的形式加以阐释,不仅能有效揭示概念的内涵,还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如解释“诚信”这一抽象化的概念,我们可以采用列举意象的形式,赋予它形象的感受:
诚信,是一月的飘雪、三月的春风、五月的花海、七月的骄阳、九月的红枫,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每一个理智的社会人应该接受和珍惜的,感恩诚信,尊重诚信!
作者用“飘雪”、“春风”、“花海”、“骄阳”、“红枫”等几个意象,运用比喻修辞,分别揭示了诚信这种美德的纯洁、温馨、美好、热烈、珍贵等特征,显得形象生动。这样的语言用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处,可使文章显得文思飞扬,平添几分魅力。
二、 充实具体内容,充分利用名言警句的价值。
名言警句含蓄隽永,富含哲理,往往有警策人心的作用,引用名言警句来论证或总结自己的观点,可以使文章增强说理的力度,增添文章的厚重感。但是,在引用名言警句之后的具体分析及引申中,如果不能充实具体内容,不作生动形象的阐发,而只是生硬地、机械地将其拉向自己要论证的观点,那样既不能充分利用名言警句的价值,又会造成名句与观点之间油水分离。因此,引用名言警句以后,分析引申的议论语言也应该充实具体,这样才能让它更有效地为论证中心观点服务。
比如一篇关于“自立”的作文,有这样一段文字:
德国的布莱希特说过:“不管我们踩着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这说明一个人不能永远依赖他人生活,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如果一味依靠他人,你将一无所有。
这段话引用名言论证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名言的引申却翻来覆去说一个意思,不妨将名言之中概括含蓄的语句加以具体阐发,将上面的文段修改如下:
德国的布莱希特说过:“不管我们踩着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也许你有富裕的家境,也许你有身在仕途的父母,也许你有父母已为你铺就人生坦途,这些用金钱、地位和宠爱做成的“高跷”会使你在人生之路上昂然阔步且四平八稳,可一旦“高跷”倒了,你便会重重地摔倒在地,除了落得个鼻青脸肿外一无所有——没有用自己的双手摘来的浆果,没有用自己的头脑设计的未来,更没有用自己的双脚走出的人生之路。
通过这样的修改,分析引申的议论性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对名句内涵的揭示深刻丰富,对观点的论证也有力许多。
三、 联类及物,展开联想想象,运用比喻、类比说理。
学生写作议论文,使用最多的是举例论证,分析引申。这是考场作文最易于操作的论证方式,但是,一篇厚重的议论文,最能够展示作者思维逻辑能力的还是深刻的说理。但如果整篇都是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就会让人感到味同嚼蜡,难以卒读。为避免枯燥抽象,我们应该学会联类及物,展开联想想象,培养形象说理的能力。
比如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针对反动文人对已故革命家孙中山的攻击毁谤,写道: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现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深刻的道理通过联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余秋雨《漫步台城》中有一段话:
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地方太挤了,而掩盖废墟的举动又太伪善了。
这段议论阐明的是不要掩盖废墟。作者联想到了祖母和老者,通过评价他们没有皱纹和白发的不可思议,说明自己的思想。由于利用了形象来说理,很自然地让读者认同他的观点。因为人们虽然可能对废墟这个事物不太了解,但是祖母和老者都是人们了解的,对重建废墟这个问题人们平时虽然可能没有思考过,但是一经作者用祖母和老者来类比,人们很快就和作者产生了共鸣,作者所持的观点也就在这种共鸣中被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四、 描述画面以后,写好充满感情的议论抒情语句。
议论文的素材,并不仅仅是名人大家,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一个细节,让你震撼的一幅漫画,温暖心灵的公益广告,都可以写入文章,作为有力的论据。只是在具体描述画面的基础上,离不开充满感情的议论抒情,因为它是对画面内涵的揭示,是构架在画面与观点之间的虹桥。
一篇作文在论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这样写道:
一幅摄影作品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带着迷人的微笑翩翩起舞于一破败的教室里,缕缕阳光透过没有玻璃的门窗洒在她的裙褶上。多么美丽安静,多么富有诗意——你也许这样想。但当你知道这教室是被轰炸后废弃的屋子,当你知道房外的巴格达是怎样的局势时,你还会这样想么?也许你会感慨这美丽和诗意是多么的脆弱,一颗炮弹就可以使它灰飞烟灭;也许你会叹惋:小女孩脸上那迷人的微笑还能盛开多久?她那温馨的梦能否不被炮火惊醒?她那纯净的心灵能否不飘进一片战争的乌云?战争,摧毁的竟是这般美丽这般纯净的事物!物质的毁灭可以重建,但心灵的创伤能否愈合?
上面文段中对摄影作品的描述,巧妙地把美与丑、善与恶、浪漫的诗意和残酷的现实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而画面描写之后的议论抒情性的文字尤其出彩,它巧妙运用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一步步引导读者了解画面的背景,一步步引导读者对画面做出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有力地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这一主题。充满情感的议论抒情,就是这样情采并茂,深深地打动人心。
让议论性的语言形象生动起来,虽然涉及到选取事例、物象的联想、想象能力,涉及到化抽象概括为形象具体的扩展能力,同时还涉及到论证方法、各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等等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多方实践,就一定能够写好形象生动的议论性语言,为你的考场作文增色添彩。
作用
议论性语言应用比较广泛,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的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是文学作品中,也常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不过这种语言,不像议论文中那样需要具体地用论据来证明论点,往往只是作者对事物的评价和论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新修订时间:2020-11-27 08:02
目录
概述
定义
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