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闪安山岩
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的安山岩
角闪安山岩(hungarite)属于钙碱性系列中性喷出岩,是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的安山岩。
特征
角闪安山岩(Hornblende andesite)具斑状结构,斑晶由中长石和角闪石组成,角闪石多为棕色,具暗化边或全部暗化仅保留其假象。斜长石常具环带结构,且多数发生绢云母化或碳酸盐化。基质由斜长石微晶(呈半定向排列)、磁铁矿及玻璃质组成,具典型的玻基交织结构
理化性质
角闪安山岩中SiO2含量变化较大(52~63%)﹐平均含量为58.17%。98.5%的安山岩的SiO2过饱和﹐出现标准矿物石英(多小于15%)。安山岩按SiO2含量可分为两种﹕含52~57%的为玄武安山岩﹔含57~63%的为角闪安山岩﹐安山岩的里特曼指数﹐一般小于3.3﹐属钙碱性﹐角闪安山岩平均化学成分为SiO2=52.4%﹐Al2O3=17.17%﹐CaO=7.92%﹐Na2O=3.67%﹐K2O=1.11%﹐以SiO2较低﹐CaO较高﹐全碱小于5.5%﹐Na2O>K2O为特征。角闪安山岩与玄武岩常不易区别﹐一般认为﹐SiO2>52%﹐色率<40%的为角闪安山岩﹔反之为玄武岩。
成因
关于角闪安山岩的成因﹐通常有以下3种看法:
(1)分异说。认为角闪安山岩是玄武岩浆分异产物﹐其主要根据是﹐角闪安山岩常与玄武岩共生﹐而且两者的87Sr/86Sr初始值相似。
(2)同化说。认为角闪安山岩是玄武岩浆同化花岗质大陆壳的结果﹐其主要根据是﹐角闪安山岩成分介于玄武岩与花岗岩之间﹐而角闪安山岩主要分布于大陆壳区。
(3)从板块构造观点认为,安山岩浆起源于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时﹐洋壳及其上覆沉积物受高温﹑高压影响﹐转变为角闪岩﹑石英榴辉岩﹐再经部分熔融可形成安山岩浆﹔此岩浆上升进入地幔楔形区后可与地幔岩反应成辉石岩﹐再经部分熔融﹐能形成安山岩浆﹔大洋沉积物中水及水化的大洋壳中水﹐在俯冲到一定深度时脱出﹐上升至上覆的地幔楔形区﹐使地幔富水﹐富水地幔部分熔融也能形成角闪安山岩。实验资料证明﹐在压力3×109帕时﹐粗面安山岩的熔点最低﹔而且1~1.5×109帕时﹐富水橄榄岩部分熔融即可产生安山质熔体。第三种角闪安山岩成因观点被多数人接受。
性质变化
角闪安山岩在热液的作用下,常发生青磐岩化,岩石变为绿色及灰绿色,原岩矿物变为钠长石、阳起石、绿泥石、黝帘石、方解石、绢云母、黄铁矿,也可发生次生石英岩化、高岭石化、叶蜡石化等蚀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31 21:52
目录
概述
特征
理化性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