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异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覃异之(1907-1995),原名异知,广西宜山人,1952年加入民革。1949年后,曾任水利部参事、参事室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民革第五届中央常委,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民革北京市第七、八届副主委,第九届主委。第二、三、四、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人物生平
覃异之同志生于1907年,广西宜山人。他192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随广东革命军参加第二次东征;之后曾担任过国民党25师参谋长,52军中将参谋长、副军长,第8兵团副司令兼52军军长,南京总统府战地视察组组长、南京卫戍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等职。在任25师参谋长时,他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1949年8月在香港起义。
1952年后,覃异之同志到水利部参事室工作,任参事、主任等职务。他还是第二、三、四、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北京市人大代表。
黄埔二期插班生
1924年覃异之来到广州时,并没能赶上黄埔军校的开学时间而错过了入学,但却在一年后,以“插班生”的身份成为黄埔军校二期学生。“虽然从广西到广州的距离不远,但是要先坐船到香港,然后经由深圳到广州。一番折腾下来,父亲到广州的时候,黄埔军校第一期已经开学了。”覃珊说。错过入学时间后,在老乡的介绍下,覃异之认识了当时的桂军将领刘震寰,他告诉覃异之,自己准备创办一个专门接收广西子弟的桂军军官学校,从课程到教官都完全仿制黄埔军校。“对父亲来说,当时的这一机会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顺利地进入了桂军军官学校。”覃珊回忆说。就在覃异之的军校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时,变故又发生了。刘震寰叛变,学校也因此受到牵连。“听到风声的父亲赶紧到黄埔军校找到廖仲恺,询问是否能够转学到黄埔军校。”覃珊说,在廖仲恺的举荐下,覃异之作为“插班生”进入了黄埔军校二期炮科。
深得蒋介石“宠爱”
1934年春,国民党第二十五师和第二师奉令,各抽一个旅(两个团),参与第五次“围剿”。第二十五师抽去的是张耀明的第七十五旅,覃异之时任其中一四九团团长。覃异之很苦恼、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离开抗日前线去打共产党违背自己的良心;另一方面蒋介石对他既有师生之谊,又有知遇之恩,他不便违抗命令。
这次蒋介石调覃异之参战,是因为事前他了解到覃异之十分英勇善战,还在南昌总司令部单独召见了他。覃异之对王阳明曾国藩十分熟悉,蒋介石大为吃惊。覃异之解释说:“在军校学习时,校长您提倡要学习曾国藩、王阳明,自那时起我才很用功学的。”蒋介石听后非常高兴,得知覃异之家中有时年96岁高龄的祖母,回身告诉秘书,给覃异之5000块大洋,让他将这笔钱寄回家孝敬祖母。后来,蒋介石还特别赠寿匾给覃异之的祖母,并亲笔题写“国之人瑞”四字,从此以后,蒋一直关注着覃异之。
1944年,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经反复酝酿,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召唤青年从军。陈诚胡宗南将推荐的青年军各师师长的名单提交蒋介石审阅、圈定时,蒋亲自将有覃异之的名字补上。
覃异之任青年军二〇四师师长期间,完全唯才是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他了解到全师的青年大多来自鄂、豫、皖时,覃异之便就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编了一首《二〇四师师歌》,并由一位作曲家配上曲子,在全师教唱。青年接受能力较强,经过这样的训练教育后,士兵生活活跃,军队士气提高了。二〇四师的训练取得了成功,引起军界瞩目。同时,也引起青年军政治部主任蒋经国的重视。蒋经国多次来二〇四师视察,大加表扬,欲对覃异之加以重用。
推掉侍从室组长之职
1945年5月,中国军队开始转入反攻。日军的败局已定,出现大溃败的局面。这时,蒋介石更加关心部队的建设情况,当得知二〇四师覃异之在万县训练青年军有方、成绩突出时,便特地到万县视察了二〇四师。待检阅完毕,蒋称赞道:“二〇四师很不错!”
蒋介石在万县视察完毕,覃异之送蒋介石到飞机场。覃异之对时局及军队建设的看法获得了蒋介石的赞赏,当即要覃异之写成文字给他寄去。后来,蒋介石和白崇禧一道视察青年军二〇一师和二〇三师,蒋两次对白崇禧说:“还是二〇四师好!”
日军投降后不久,国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迁往南京,与此同时,覃异之又被蒋经国推选为三青团中央干事。蒋经国对覃异之大加援引,自此,人人都视覃异之为“太子系”人物。不久,蒋介石要覃异之马上到南京去面谈。蒋介石要他到身边来做侍从室组长,覃异之不愿去,可他熟悉蒋介石的脾气,便请蒋经国说项。
当时调覃异之到侍从室工作是已内定了的,且外界也有所闻。他离开南京时,尚有许多人不解,都说他失去了这个上进的机会。覃异之听后一笑置之。
蒋介石提拔覃异之,是准备培养他做蒋经国的助手。此后,覃异之便与蒋经国关系很近。1946年2月,覃异之的元配夫人因病去世,蒋经国还做媒,帮他建了个新家。
千方百计避开内战
覃异之刚刚上任二〇四师师长不久,发现该师政工干部伍瑞云很有才干,覃异之将他的情况向蒋经国作了汇报。伍瑞云得知后,对覃异之很有好感。在《双十协定》签订后不久,伍瑞云突然送覃异之一本苏联小说,见其对小说中提到的苏联布尔什维克的内容很感兴趣,于是又送一部上海印的灯塔丛书,从此,覃异之知道伍瑞云是中共地下党员,对其更加客气。伍瑞云为避嫌,也不常去找他,二人心照不宣。
1946年5月,李济深约覃异之见面说:“蒋介石要发动全面内战,你最好建议蒋介石不要打,你自己也要想办法避开内战。”覃异之觉得劝蒋介石别打内战,自己尚无此能耐,而自己避开内战却是可以做到的。于是,覃异之通过蒋经国活动,受命派往日本,不料后来覃异之又接到命令,改派往台湾
1947年8月,蒋介石再次电召覃异之到南京,要他准备到台湾接受美械装备。一离开南京,覃异之便和孙立人(已内定为台湾“训练司令”)以及美国驻华武官苏洛一同飞往台湾察看训练场地。8月底,覃异之率部正式开赴台湾。可10月初,蒋介石又发来急电,令覃异之到南京面授机宜。
覃异之见到蒋介石时,蒋当即指示说:“现在派你到东北任第八兵团副司令兼五十二军军长。这是东北行辕主任陈诚要求调你去帮他作战,你赶快准备到东北去。”
覃异之知道东北战局已于国民党军队不利,熊式辉杜聿明已相继离开那儿。于是他便去找蒋经国想办法免调。
第二天,蒋经国给覃异之打电话说:“已请示老先生,说是陈主任(指陈诚)要求调你,此事要与陈主任商量后再决定,很可能免调。”过了两天,蒋介石对覃异之说已与陈诚联系过了,仍要他去东北。值此,覃异之已不得不去东北了。
国民党在东北战场局势日益恶化,2月中下旬,覃异之从前的嫡系部队五十二军所属第二十五师在鞍山被歼,这给覃异之的打击太大,也更坚定了他离开东北的决心。于是他通过白崇禧活动,当选为广西的所谓“国大代表”,于2月底离开东北,赶赴南京参加所谓“行宪国大”。
1948年3月29日,所谓“行宪国大”在南京召开。选“副总统”时,蒋介石支持孙科以与桂系李宗仁相抗衡。覃异之向蒋经国请示如何表态。蒋经国说:“你是广西代表,投李宗仁一票,我们谅解你,但是不要为他们做拉选票的活动。”因此,覃异之避居家中,对孙、李两家邀请拉票的宴会一概谢绝。当4月29日李宗仁当选为“副总统”、蒋桂矛盾又空前突出时,蒋经国对江海东说:“覃异之明明知道李宗仁竞选活动的许多情况,从未给我们汇报。”言下颇有不满之意。
遭蒋忌恨通电起义
淮海战役的序幕拉开后,覃异之被任命为“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南京卫戍副总司令兼江北指挥所主任等职,但覃异之情绪低落,与此同时,国民党官僚却依然花天酒地。覃异之醒悟到,今后的历史绝不是由国民党书写,而是由共产党书写。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的败局已定后,覃异之奉令回到南京卫戍副总司令任上视事。
1949年1月21日正午,蒋介石正式宣告“引退”,李宗仁代理“总统”。下午,覃异之等党政军部分高级人员陪同蒋介石拜谒中山陵。下午4时10分,蒋介石乘专机黯然离开了南京。
李宗仁上台后,蒋介石决定在李宗仁身边安插心腹,以牵制他的行动。其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不让李的人掌握警察厅,而用覃异之。
何应钦溪口谒见蒋介石回来,找覃异之谈话:“校长要你兼任首都警察厅长,请你准备接任。”覃异之颇感意外,因为当时南京的形势危殆、朝不保夕,他早已对国民党政权丧失信心,决定离开。所以他恳切地对何应钦说:“我有心脏病,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请院长代向校长说明。”蒋介石听说覃异之执意不就,也没有办法。
李宗仁就职后释放政治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打击蒋介石。覃异之支持李的这一做法,说服了张耀明,迅速释放了南京在押的300多名政治犯。蒋介石知道后非常生气,却无计可施。与此同时,覃异之还做了几件有悖于蒋介石的事,甚为蒋介石所忌恨。
4月23日上午11时左右,覃异之搭乘空军司令部的运输机离开南京,飞往上海。29日晚,覃异之遇见了袁守谦。袁邀他参加5月1日上午蒋介石在汤恩伯司令部召开的谈话会。为避免见到蒋介石,覃异之请汤恩伯的一个副司令帮忙把自己的机票换成5月1日上午的机票,之后不辞而别,悄然飞往广州。此时,他已遭到国民党上层的猜忌,国民党特务开始注意他了。覃异之回到广西家中后,甩掉盯梢的特务,几经辗转,于5月10日将全家迁往香港。8月13日,覃异之与黄绍兹、贺耀组龙云李默庵等44人在香港通电起义,彻底脱离了蒋介石政权。
此后,覃异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做好台湾工作,争取海峡两岸早日统一而奔走呼号。覃异之说:“我不忍见老朋友误入歧途而见死不救。”
人物逝世
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八届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水利部参事室主任覃异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人物评价
覃异之同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实现祖国的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资料
覃异之|保护南京基础设施免遭破坏.民革包头市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05-19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5:0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