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岩蜥(学名:Laudakia papenfussi)为鬣蜥科岩蜥属的爬行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西藏等地,其标本采集自河谷山岩石堆上以及海拔3300m,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扎达。
形态特征
西藏岩蜥与南亚岩蜥(Laudakia tuberculata)相近,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前者鼻鳞椭圆形,鼻孔开口于其中央;后者鼻鳞梨形,
鼻孔开口于其膨大部。
(2) 前者上鼻鳞1枚;后者上鼻鳞2枚。
(3) 前者上睫脊较不发达,脊缘钝且不上翘;后者上睫脊发达,脊缘锐利且向上翘。
(4) 前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多数较小浅色点斑,点斑处为普通小鳞片,体背及体侧分散的若干较大锥鳞都不位于浅色点斑处;后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若干橘黄色圆斑,圆斑所在或为1枚大的锥鳞,或为数枚较大刺鳞,或为中央1枚大的锥鳞围以一圈小鳞,圆斑之外无刺鳞或锥鳞。
生活习性
西藏岩蜥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西藏岩蜥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西藏岩蜥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西藏岩蜥亦有影响。大部分西藏岩蜥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西藏岩蜥(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
西藏岩蜥昼间活动,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西藏岩蜥不能发声)。西藏岩蜥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西藏岩蜥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西藏岩蜥得以逃脱。许多西藏岩蜥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西藏岩蜥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虫,但可能传播
沙门氏菌。西藏岩蜥是生物学的重要
研究材料,又常饲为玩赏动物。
分布范围
西藏岩蜥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西藏岩蜥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
发现过程
西藏岩蜥
1995—1996年,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赵尔宓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曾详细研究了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
西藏自治区扎达县的1号雄性
标本是未经描述的新种,将其订名为西藏岩蜥(Laudakia papenfussi)。其种名取自
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
脊椎动物学博物馆Theodore J.Papenfuss先生的姓氏。Papenfuss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与该所合作进行中国西部
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与生态的研究,曾数次到西藏野外工作。
相关比较
西藏岩蜥与南亚岩蜥(Laudakia tuberculata)相近,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前者鼻鳞椭圆形,鼻孔开口于其中央;后者鼻鳞梨形,
鼻孔开口于其膨大部。
(2) 前者上鼻鳞1枚;后者上鼻鳞2枚。
(3) 前者上睫脊较不发达,脊缘钝且不上翘;后者上睫脊发达,脊缘锐利且向上翘。
(4) 前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多数较小浅色点斑,点斑处为普通小鳞片,体背及体侧分散的若干较大锥鳞都不位于浅色点斑处;后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若干橘黄色圆斑,圆斑所在或为1枚大的锥鳞,或为数枚较大刺鳞,或为中央1枚大的锥鳞围以一圈小鳞,圆斑之外无刺鳞或锥鳞。
主要价值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Zhao,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