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
中国西藏自治区公办高校
西藏大学(Tibet University),简称“藏大”,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为做好群众工作,于1951年11月在拉萨仲吉林卡创办了进藏部队藏文藏语训练班,从帐篷学校起步。次年1月,进藏部队藏文藏语训练班开始上课。
1952年2月10日,在西藏军区成立后,进藏部队在藏文藏语培训班基础上成立西藏军区干部学校。
1955年3月9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帮助西藏地方进行建设事项的决定》,决定将西藏军区干部学校,改为西藏地方干部学校,以加强培养训练藏族及其他民族干部的工作。1961年4月,西藏地方干部学校更名为西藏行政干部学校。
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成立了西藏自治区,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同年10月,学校在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1975年7月,在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基础上,正式成立西藏师范学院。
合并组建
1983年,中央决定以西藏师范学院为基础,筹建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西藏大学,校址设在拉萨,次旺俊美被任命为筹备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大学筹建之初,师资量少质弱,教学设施也远达不到高等教育的要求。
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九个省市投资援建西藏的43项工程,西藏大学就在其中,由浙江省投资援建。
1985年7月20日,西藏大学正式成立,次旺俊美被推选为西藏大学第一任校长,张廷芳担任西藏大学的语文系副主任。在原西藏师范学院三系一科10个专业的基础上,西藏大学将学科扩建到八系一部共18个专业,并根据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设置藏汉翻译,藏语新闻、高原生态学等特色专业。
1998年,西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并在同年开始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点。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批准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两个学位授予点。1999年首次招收6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1年,根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有关精神,决定将西藏大学与西藏农牧学院两校合并组建为新的西藏大学,校名仍为西藏大学,同时撤销原两所学校的建制。2004年9月,西藏大学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西藏大学获得优秀奖,成为西藏自治区首个获得优秀奖的本科院校。
2008年12月,西藏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在之后,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不断建成,博士授权申报成功,重大科研项目审批成功,进入中西部学校振兴计划。
2010年11月21日,教育部对西藏大学启动新一轮对口支援计划,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西藏大学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2013年,西藏大学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同年5月,学校被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同年8月,西藏大学荣批成为西藏首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7年9月20日,西藏大学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018年2月,教育部启动部省合建工作,并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部区合建”西藏大学协议,标志着西藏大学跻身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2020年9月,西藏大学加入健康扶贫联盟,其首批成员单位共有15所高校。
2022年2月9日,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同年7月,学校入选成为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共建单位;同年11月28日,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揭牌仪式在西藏大学纳金校区举行。
2024年11月18日,西藏大学教育城校区建设项目奠基仪式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4个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2023年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共有7个学科上榜2023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在编在职教职工1158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844人。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中具有高级职称385人,研究生学历667人。有高层次人才70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7人次,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23人次;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还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自治区精品课程20门;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有“信息技术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教育部先后组建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为成员单位的对口支援及合作建设高校团队。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挪威、日本、德国、尼泊尔、法国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与先后天津大学东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等十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4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有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第四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有3个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冷门绝学团队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自治区首批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研经费达4亿多元。获第五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8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4项,国家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突出贡献奖”1项,首届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8月,学校馆藏图书总量146.3万册(包括各学院资料室),生均纸质图书138.4册(包括各学院资料室图书),全校读者座位数2743个,电子图书60.1221万册,在线电子期刊2.18万余册,电子版学位论文1231.3159万册,纸质版本校学位论文2212册,音视频125613小时。学校图书馆重视文献资源共享和文献交流工作,加入了“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资源服务和CALIS文献传递服务体系,与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多个高校图书馆签订了“友好馆”协议。共有41种各类数字文献资源库,本地存储电子图书、学术论文、教学资源等各类镜像数据近60TB。引进了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维普、国研网、银符、联图等文献数据库。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创刊于1986年,是由西藏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刊物,学报突出藏医藏药开发、藏文信息处理、高原生态以及西部大开发中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等研究内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6年,季刊,由西藏大学主管主办,曾用刊名: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学报》突出藏学研究、西部大开发中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等研究内容。为高校教师、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关心藏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服务。
高原科学研究》是在《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基础上创办的一本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2017年,主要刊登高原农业、高原地质、高原气象、高原动植物资源、高原医学、藏文信息等具有高原特色的学术类文章。2019年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9—2020)来源期刊收录证书,正式入选国家核心期刊,实现了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零的突破。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徽志释义:
西藏大学徽志为圆形徽标,由内外两部分组成,中心图案由汉文简称大篆字体“藏大”、雪山和星星组成。外圆部分上方为藏文校名“བོད་ལྗོངས་སློབ་གྲྭ་ཆེན་མོ།”,下方为英文校名“Tibet University”缩写“TU”。“T”和“U”之间的数字“1951”标示西藏大学的办学年份。圆形徽志象征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员工团结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创一流的藏大精神。
徽志正中央白色背景象征珠穆朗玛峰,标示西藏大学的地域特点,珠穆朗玛峰上的星星象征智慧之星和青藏高原上的璀璨明珠——西藏大学,标示西藏大学的独特地位,蕴意着西藏大学位处青藏高原,肩负着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
徽志采用土黄、藏青、白色三种颜色,整体形象体现简约、高雅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示藏大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决心和仰望星空、攀登高峰的信心,既凸显了特色立校、质量兴校、开放办学、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又具有前程似锦的寓意。
精神文化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训解读:
团结,要求全校各族师生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倍加珍惜民族团结、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促进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创造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切实把民族团结转化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西藏大学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勤奋,要求全体师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勤学苦干、发奋图强、追求卓越,为把西藏大学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求实,要求全体师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为学校“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创新,要求全体师生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开阔视野,开拓进取,充分利用中央关心、区党委和教育部高度重视、各兄弟院校积极支援的政策优势,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稳定,为把西藏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校歌为《让青春在这里闪光》。
社团文化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历经十几年的建设发展,由最初的零社团到发展高峰的80多个学生社团,几经改组、重建、整合,共有学生社团63个,已形成了文学艺术类18个、社会服务类15个、体育健身类7个、娱乐爱好休闲类8个、工作生活学习类10个、思想政治研究类5个。每学生社团成员数平均在43人左右,部分社团规模达到100余人。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教育城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7.07万平方米,教育城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
纳金校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藏大东路10号。此校区有理学院、工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国家继续开放大学西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藏学研究所(珠峰研究所)等学院。
河坝林校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江苏路36号。此校区有文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
西藏大学教育城校区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123亩,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20亩,于2023年11月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2024年8月取得初步设计报告及概算批复,计划于2027年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占地面积803亩,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实施,建成后将为 7 个学院、近万名师生提供宜学、宜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空间,更加有力地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北路1号,此校区设有医学院。
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金珠路,此校区设有财经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4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