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帆船
15至17世纪所用的一种大型三桅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Galleon),15世纪至17世纪所用的一种大型三桅帆船,通常有两层或更多的甲板,尤其被西班牙用作商船或战舰。西班牙大帆船最显著的特点是高耸船首船尾甲板,战争中当两船并肩卡住时,其优势在于可轻易登上敌船。它吓人的城堡状外形也起到了在心理上威镇敌人的作用,50磅的炮弹射程400米。
船只介绍
据说,葡萄牙人最早建造了这种大帆船,但却是西班牙人开始大规模修造大帆船,并利用它们组成了强有力的舰队。著名的西班牙宝物船队即是由这种船只组成。西班牙大帆船的名声在于其庞大的船体和载重量,在于其源源不断从新大陆运回黄金,供西班牙王室和贵族挥霍。通常它都携带有重型的武器。西班牙大帆船有两到三层甲板,多数装了三桅,但也有四桅的特例。
16世纪初,战船上开始设置“舷窗”。这是开在船侧的窗口,上面有用绞链开启的窗盖,这样,不必从船边吊装而通过窗口就可以很方便地给船装卸货物。英国造船家运用这个思路,设法使加农炮从船的下甲板进行射击。这样,舷侧炮便告问世。它的重量正好安全地分布在它的重心下面。西班牙立即效法英国,建造了一种长约100英尺、宽30英尺的战船,称为西班牙大桅帆战船。它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一样,是专门为海军作战而设计的。它的船身趋于狭长,在吃水线上方有个较低的撞角,用来冲撞敌船。这种战船有三个桅杆,上面装有横帆。船头船尾建有船楼,水线以上的船体装有许多门轻型加农炮。在主船体上有一排大型加农炮,这样,海战的初始阶段就大大延长。但如果不能对敌船作猛烈的冲撞,并象早期海战那样士兵登上敌船,进行一场短兵相接的搏斗,那么战斗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西班牙大桅帆战船,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不同,它具有远距离海上航行的适航能力。其主要缺点是它的行驶主要受风力的支配。由于新式战船比老式圆弧形战船机动性更大,索具也有了改进,因而它可以“逆”风驶行,这样,上述缺陷部分地得到了弥补。
英国人认识到舷侧炮的应用有可能改变海军战术,因此越来越重视发展适合装备远射程炮的战船而不再注重攻占敌船这种作战方法了,结果,位于战船头尾的船楼变得越来越矮,船头上的撞角也很快取消了,重型炮的比例也有稳步增长。不过,西班牙的战船还依然保留着船头上的撞角,杀伤人员和摧毁敌船的两种火炮的数量继续保持平衡。他们仿照英国,降低了船头上船楼的高度,但船尾的船楼仍然造得很高,并在上面设置了敌人难以对付的轻型炮组。
西班牙人仍然把他们的战船看作是主要用来携带陆军的海上浮动堡垒。与此相反,英国人则不愿浪费船上的舱位和人力来装载不懂海战的陆地部队,他们将水手训练成能够离开炮位或者攀下帆缆,操起长矛短剑,强行登上敌船或者竭力把自己舰上的敌人赶走。
这就是各国海军战术理论的区别,他们导致了英吉利海峡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在这次海战中,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创了海军作战史上桅帆舷侧炮战船的新纪元,并标志着英国谋求制海权的开始。
建造意义
西班牙大帆船可谓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帆船之一了。作为西班牙16至17世纪的海上霸权的缩影,它们常常使人联想到宝藏、海盗、征服者和无敌舰队。然而尽管西班牙大帆船是那样的引人入胜,它们终究不是像好莱坞大片上所描绘的那样宏伟壮观,它们不过是为西班牙海上帝国辛勤劳作的驮马,保护着帝国在海洋上的利益,确保王室能够从遥远的美洲殖民地获得巨大的财富。本书试图透过表面将西班牙大帆船真实的呈现出来,并介绍它具体的运作情况。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个时代,西班牙有着大量的文献记录者,他们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帮助我们详细的了解到了西班牙大帆船究竟为何物。
在17世纪初,西班牙当局颁布了一系列详细的说明,给大帆船做出了明确而详尽的定义,从中我们得知了船只在设计、建造、装备以及人员配备等一系列情况。同时其他大量的图片和档案文献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个时期大帆船的生产、运行、战斗等情况。遗憾的是,鲜有考古方面的相关证据能更好的介绍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与大帆船有关的海盗传说。在考古学上我们的发现十分有限,但大量被广泛流传的传奇故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依然能够了解到那时船只的装备情况。
介绍大帆船所扮演角色甚至比介绍它本身更加重要。人们可能不太清楚西班牙大帆船的起源,但最终都能将它们同印度群岛、西班牙以及美洲殖民地联系起来。拥有着来自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以及从南美采集的翡翠和珍珠,便是西班牙保持其霸权地位的关键所在,正是这些大帆船确保了这样的财富能够安全的运回西班牙,它们是各条战线上西班牙舰队的急先锋。在那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大帆船牢牢控制着欧、美两块大陆中的海域,这便是它们的传奇!
发展历程
16世纪初
西班牙大帆船的起源说起来显得有些含糊,所能确定的是它出现在16世纪初,公认的最早的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建造于1517年,它是用来对付地中海巴巴利海盗的。和15世纪的威尼斯帆船一样,那时的西班牙大帆船还是帆桨混合型的帆船。16世纪20年代葡萄牙人也使用着一种类似的更加小巧的帆船游弋在印度洋,到1525年,西班牙大帆船的在册数量已经达到了21艘。一份文献保有着在以后年份里的西班牙舰队中这些帆船记录,不过并没有更详细的情况描述。到了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大帆船的发展已经逐步明朗化,当法国人首次看到它们时会根据其外表称其为西班牙战舰,于是作为战舰的一种它们被世人所接受。到了这个时期,西班牙大帆船已经不再称之为桨船了,尽管船桨作为它们的次要动力来源又持续30年。它们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帆船,拥有着与同时代的克拉克帆船不同的独特外型。
16世纪初,正值海事革新的大航海时代,设计者们努力尝试着将大炮搬到甲板上,新式的航海设备也不断涌现。在地中海,有一种又小又轻的装着三角帆的商船,正是两艘这样的地中海式帆船伴随着更大一点的“圣母玛利亚”号(哥伦布的旗舰)于1492年完成了大西洋彼岸的发现之旅,它们遂成为最常见的冒险用船。在北欧地区,大量的经过武装的克拉克帆船被制造出来用于彰显国力,英格兰的“大亨利”号和苏格兰的“伟大的迈克尔”号便是这他们的代表。和中世纪北欧的船一样,它们显得巨大而笨重,不过它们的主桅上挂起了地中海风格的大三角帆,而将北欧风格的方型帆挂在前桅上。两种式样帆船的另一个区别是地中海式帆船趋向于使用厚木版平铺,外板平接的建造方法,而克拉克帆船的建造方法则是厚木版重叠,鳞状搭造。在西班牙大帆船还没有出现以前,这两种是在西班牙最为常见的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可能是由地中海式帆船演变而来的,二者有着很多相似的特征,例如,早期大帆船的前甲板都不高,船身看起来也都比较小巧。而事实上,从图片资料上也能发现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大帆船和克拉克帆船的共同之处,比如说类似索具和同样巨大的船楼。这样说可能会更好一些,西班牙大帆船是在继承了地中海的造船工艺和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帆船。
16世纪30年代末
到了16世纪30年代末,西班牙大帆船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普雷维扎海战中,一艘威尼斯的大帆船同时对付数艘土耳其桨划船,事实证明这种船武装的很好,能很轻松抵御桨划船。很显然,这是一种比其他地中海帆船更为强大的帆船,能承受敌人火力的重击。它们是合适的商船,在战争时期也能装备大炮并装载士兵。它们被按照战船的要求设计建造,向前迈出了明显的一步。在那个少有专门战舰的时代,西班牙大帆船独成一体。
菲利普二世统治期间
到了菲利普二世(1556—1598年在位)统治期间,西班牙已经将连接本土和新大陆的护航体系推行了30年,最初的护航舰队仅仅包含一艘经过武装的克拉克帆船,西班牙大帆船出现后,小型的大帆船便成了护航舰队新的选择。随着由于私掠者增多而导致的印度群岛护航任务的不断增加,它们的数量不停的在增长。1536年和1543年的法令中明确规定了西班牙大帆船将如何进行武装,以及它们所应扮演的角色。对1554年沉没在今天美国德州海岸的“圣艾斯塔班”号帆船的调查,提供了关于船只结构和武装的有利证据,同时,相关图片证据的不断增多,也证实了这种新式帆船的发展轨迹。
在菲利普二世执政前的十年里,大部分的西班牙大帆船都没有克拉克帆船那么大,它们的平均吨位大约只有120吨,这使得它们可以象当时描述的那样帆桨混用。大型的帆船是很难借助于划桨前行的,很显然,桨船的活动范围就只能局限于沿海地区、地中海或者是其他风平浪静时候的海洋上。到了1556年,在册的西班牙大帆船的平均吨位已经上升到了334吨,这大约是十年以前的3倍,在1558年派往法兰德斯的船中,这个数字达到了367吨。尽管当时的西班牙ZF倾向于将一些其他的武装船只也当作西班牙大帆船进行统计,不过经过努力,这些船只的数量已经能够被剔除出来了。
西班牙大帆船的理念也同样为其他列强所接受。英国的亨利八世就曾在1545年夸耀过他的“恐吓”号(其实只是艘带着桨的小型巡逻艇),葡萄牙、法国和法兰德所拥有的大帆船在16世纪中叶的历史上也都有所记载。一般情况下大帆船在西班牙被视为战船,在葡萄牙也被当作一种特殊的战船,它们不时出现在欧洲的其他地方。
船只特点
在结合了图片资料、模型、考古发现和历史的相关记载后,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大帆船的模样。它的典型特征是高船弦、高尾楼(往往超过两层)、前甲板低、船尾平,船首处有一块突起,犹如桨划船的撞角一般,那里有着一个独立的炮位。船身呈明显的等边梯形(船身两侧自下而上向内倾斜)并且这种斜度一直延伸到尾楼。大帆船的线条是很优美的,船尾则更是出奇的精美,从而使得它那有些单调的船首相形见绌。克拉克帆船的长宽比大约是3:1,而这个时期大帆船的长宽比为4:1,因而在速度上更加占优势。从前面的讲述中了解到16世纪50年代大帆船的吨位已经达到了300吨,这样的外型使得它能为大炮提供稳定的发射平台,同时高耸的船楼也为船上的士兵提供堡垒般的掩护,使得它在近战中获得优势。炮台下面的是货舱,上面的船楼里住着乘客和士兵。
西班牙大帆船的典型特征还包括:拥有船艏斜桅、前桅、主桅和后桅,上面挂着方型的帆布,那些超大型的大帆船(吨位往往超过800)通常都会有两个后桅,被称之为第四桅。船艏挂着一块方型的帆布,前桅和主桅上挂着三块方帆布(从上到下分别叫上桅帆、中桅帆和主帆),后桅上一般都挂着一块大型的三角帆。尽管样式发生着变化,但西班牙大帆船的这个基本特征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叶。
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最大的便是尺寸了,500的吨位在16世纪70年代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了,在1588年组建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时候,ZF征集到了3艘超过1000吨和8艘800吨左右的巨型大帆船。1588年以后的海军重建以及西班牙北部日益严重的造船危机使得大帆船的尺寸普遍变小,500吨左右,作为一种常见的尺寸一直持续到了17世纪中叶大帆船时代结束。尺寸的变化也导致新大陆往西班牙资金输入方式的变化,ZF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经过武装的大帆船而不是普通的商船来负责资金的运送,这样的安排更加有利于统治者对来自美洲的贵重商品的控制。
建造过程
在16世纪,西班牙有两个主要的造船地区:西班牙北部巴斯克海岸从拉库那到圣坦德;南部的安达卢西亚沿海包括繁忙的港口城市卡蒂兹和塞维利亚。由于种种原因,从巴塞罗那到卡特吉那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并不适合建造大帆船,尽管这里是西班牙桨划船的主要产地。1580年以后,西班牙人可以在葡萄牙接近里斯本的塔霍河口附近建造船只。在欧洲其他地区西班牙很少有可利用的港口资源,意大利、西西里、乃至法兰德斯的那些曾建造战舰的地方都很少能为西班牙提供造船服务,除非是那些建成后被西班牙王室所购买的船只。最终,1610年以后,西班牙人可以在加勒比海建造大帆船了,哈瓦那拥有新大陆最大的船坞,17世纪上半叶,这里建造了大量的西班牙大帆船用于印度群岛的护航任务。西班牙本土的卡特吉那也可以进行大帆船的建造,但这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被用于建造更小一些的巡逻船只,并要负责为到此的西班牙大帆船提供维修服务。在这么多的造船地区中,最受关注的要数西班牙北部的毕尔巴鄂以及其附近的地区,当然,得益于古巴优质的木材,对哈瓦那的关注也在与日俱增。的确,原料的供给是至关重要的,毕尔巴鄂的橡木就比德国中北部地区的更加优质,作为大炮制造中心的巴斯克拥有着繁荣的钢铁制造业。悠久的海上贸易传统会成为另一个优势,拥有同北部欧洲广泛的贸易网将为造船提供稳定的原材料,比如说做桅杆用的松木,还有松脂、帆、绳索的原材料。大部分的大帆船是由橡木建造的,但哈瓦那建造的西班牙大帆船是采用红木作为原料的,因而它们更加出色。
西班牙大帆船常常是由那些和西班牙官方签定契约的私人造船主负责建造的。就引用马丁-德-阿拉马的例子吧,他是一名来自维诗凯亚的巴斯克小贵族,他在1625年为西班牙王室提供造船服务。西班牙王室有着一项从17世纪初就开始执行的政策,该政策旨在给为西班牙王室提供帮助的私人造船主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奖励。在承接了造船工作后,马丁希望自己和家人能优先享到该项政策。在此之前,在尝试经营官方的船坞失败后,ZF强迫私人造船主采用合股的方式和官方的造船工一起经营工作,这是一个导致低效率的政策,制造过程漫长同时成本失去控制的攀升。当时,大多数的船坞都很简陋,帆船大都在露天环境建造,在那个时代,原料和高效的熟练工远比精良的器具重要的多。
相应的规定管理着设计、原料供给和制造过程中的几乎所有方面,从艉柱上斜坡的角度到将供应的原材料除湿的方法都有相关的说明,除此之外,船只的建造过程规定的简单明了。首先是木材的选择,被选中的树木通常在干燥的冬季就已经被砍伐了。船龙骨将被平置在一块空地上,它的长度将决定船完工时的尺寸,然后再将船艏和船尾加上去,安装时它们和龙骨所成倾角的大小,官方都有相关的规定进行严格的限定。一直到16世纪晚期,设计往往是一项凭借经验作出判断的工作,不过1580年以后,设计工作开始按照数学原理进行安排,工人们必须测量每个参数,只要确定了船幅这一最关键的参数,其他的参数我们都能按照相应的比例算出。下面的步骤就是船肋的建造,从搭造主船肋开始,构建出船舷上缘以下部分船体的基本轮廓。船肋外形多样,安装在中部的呈U型,尾部的呈V型,这和成船的外型是一致的,加上船舷的上缘后,整个船壳就被搭造完成了。一艘龙骨长度为24米的船需要33对船肋。
甲板的配置工作随后展开,一般是用角铁来固定和支撑甲板的。虽然说在服役期间,临时往中间层里塞一些东西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紧挨着龙骨的甲板和下层甲板间的货舱常常还是被空置着。桅座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围绕着它的大量支撑使之很好的嵌入船体中。紧接着的工作是,使用木栓和铁钉进行外层甲板和船壳外皮的铺设工作。使用铁钉后工期会比较短,但性能不可靠,最好的外壳要将两种材料结合起来使用,使得木材“坚而不脆;柔而不软”。
西班牙大帆船“阿托卡夫人号”号建于哈瓦那,为了节约成本,承包商在它的建造过程中全部采用了铁钉,因而导致船体外壳过硬。这件事情直接导致了一次官司,王室空诰造船者缺乏足够的造船经验。后来这艘船于1622年在一场暴风中沉没,直到此时,这场官司才得以收场。
外壳由木制的加衬铺设直至龙骨,加衬间塞上大麻纤维使之尽可能的严密,再在外面刷上一层柏油,渗入到缝隙中,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加勒比海,蛀船虫和其他海上食木生物是致命的危险,为了保护外壳,使船能够航行在印度群岛,水线以下的外壳被一层薄铅板所覆盖着,在铅板和木制的加衬间隔着一张涂了柏油帆布,作为最后的预防措施,下半部分的外壳将再被刷上一层柏油与植物油或动物油的混合物。桅杆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接着,索具被安装在大量用于固定索具的支撑物上,最后是舵的安装,舵栓被挂在艉柱上。同后来的帆船不同的是,大帆船是使用舵柄来控制方向的,通过挥动舵柄来改变舵的位置,人站在舰桥上就可以控制船的方向。布置完索具后,还要进行内部隔壁、阶梯、起锚机的安装,升起横桅后西班牙大帆船的建造就这样完工了。从开始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花费两年时间。
船只的承造商一般会分三到四个阶段收取他们的佣金,这一般是在签署合同后,设计完成后以及最终完工后获得的。从现存档案中的诉讼中可以看出支付的过程非常简单,实质上是由官方官员来负责监督每一个建造阶段的,他们要检查建造过程中每一个要素是否符合ZF的规程。无疑这为腐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ZF高层要周期性的向下派遣调查和审计人员来确保相关官员没有欺诈行为。承造商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垫付原材料的费用,为雇佣技术工人而承受高昂的人力成本,为官方巡视员提供住宿,然后在等待着随后的佣金支付。显然整个过程还是值得的,当契约被提交上去后,承造商在进行其他利润项目的竞争时会获得优先考虑。
官方将船接收后,船将加装上其他没有包含在造船合同里物品,这其中包括:武器装备、航海器械、提灯、船载小艇(常常被挂在船尾或者吊在船舯部)还有其他的多种必需品。接下来就要对船进行一些修饰,通常会在船尾画上人物的肖像,一般会选择圣人,比如说圣母玛利亚或者其他的圣者,而船就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船尾楼、船首像会被镶上金箔,如果资金充裕其他的地方也会被镀上。此外,在船的内部还没有上漆的时候,外壳上部和甲板上的建筑会被一道一道的刷过,一般黑色或者褐色是主色调,搀杂着一些明黄、红、蓝或者是白颜色。每一个桅杆上都会挂有旗帜,这通常是皇家海军的军旗,当船隶属于一支特殊的舰队或者本身就是旗舰的时候,甲板上会挂出附加的旗帜。最后的步骤就是给船装上给养,这一过程可能要花上几个星期甚至数月,然后,大帆船就可以正式服役了。
甲板的命名是从中世纪城堡设计而不是舰船设计发展而来,船舱和炮位的叫法和其他的西班牙帆船是一样的。主桅杆后面的船尾楼开始一层层高起,就象是一个遮阳蓬,这是早期帆船为取得保护而采取的权益之计,这块地方通常被认为是“堡垒”,尾楼的顶端是放置在船尾甲板尽头的一个象蓬顶一样的小舱,这又是一个基于那个原理的临时性的保护。尾楼下面一直延伸到船腰的休息室是为船上高级岗位的人员准备的。船首楼也被认为是“城堡”,从前后这两个船楼的建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班牙海军的传统战术思想,依靠步兵进行登船作战而不是炮火去取得胜利。此外,高耸的建筑结构会对航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大风中船将很难控制,几乎无法逆风航行。实际上,西班牙大帆船并没有象刚才描述的那样笨拙,与同时代的克拉克帆船或者其他的帆船相比,他们已经可以算得上敏捷了。他们拥有着优美的线形,高耸的船尾又显得是那样的壮观,就象是一个满载着训练有素的士兵的移动堡垒。
武器装备
为大帆船装备上武器是王室的职责,也就意味着王室要小心翼翼的维护着枪炮和弹药的记录。即便是在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中幸存下来的船长也被要求准备一个汇报,仅仅用于说明在那次战役期间他们使用了多少火药和炮弹以及使用的原因。法律规定了王室所属西班牙大帆船上放置大炮的数量和尺寸, 1552年以后,王室开始根据火炮的数量按比例配备人员,按标准分配火药和炮弹。 大帆船上的大炮是不在国营的铸造厂里制造的,但大多数火药和炮弹的制造工作还是由国营的工厂完成的,直到1633年,西班牙王室才准许本国的私人承包商进行火药的生产。大炮在整个航行期间被分配到具体的某艘船上,在它返航后火炮和相关的补给将被卸下放回仓库中,这样的手续很麻烦,但这样的管理能最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这使得大帆船在执行需要大炮的特殊任务时能装备上它们。尽管在16世纪晚期,合适的火炮很短缺,但西班牙官方可以设法从海外,特别是意大利北部、法兰德斯和德国中部的铸造厂获得军火。17世纪初,一处负责建造青铜大炮的火炮铸造厂在塞维利亚建成,1622年建在里尔根斯的铸造厂负责建造铸铁大炮,至17世纪30年代,绝大多数西班牙的火炮都出产于上述两个地方。
西班牙人使用多种火炮构成他们的火力体系:加农炮、长炮、射石炮、臼炮、旋炮。其中,加农炮是最大、最强的武器,比一般的长炮拥有更高的径长比;后面一组又可以细分为长炮和半长炮,它们都比加农炮甚至更大一些的重型加农炮要更轻更长;射石炮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几乎没有再发展了,这是因为制造它们所发射的石制炮弹的成本在不断的攀升,作为近距离的武器,这些射石炮炮桶短小,有着一个比炮膛还小的火药仓。射石炮起初是被当作在近距离杀伤人员的武器的,直到17世纪20年代它们不再被当作新式的武器才被停止使用;臼炮是由铁锻造的,这种后填装的大炮早在15世纪就已经出现在西班牙的战舰上了,由于发射时炮尾的漏气所导致的压力损失,臼炮的射程比同尺寸的铜制的大炮要短一些。它们一直被使用到了16世纪末,不过我们最后一次在西班牙大帆船上见到它们是在16世纪70年代,因为在16世纪80年代以后大部分仓库的清单上都将它们列为废弃的武器;最后的一组火炮是用来在近距离杀伤人员的旋炮,它们在装配在船舷护栏上的旋转炮架上发射的。旋炮衍生出了不少的类型和尺寸,一般的尺寸发射1磅的炮弹,更大更长一点的发射1.5磅的炮弹,它们中最大的——“艾米斯”发射的是2 .5磅的炮弹。所有的旋炮都是后填装的,这意味着在必要时它们可以非常迅速的再次填装。旋炮既可以发射实心炮弹也可以发射杀伤人员的葡萄弹。
下面的表格向大家展示了1570年—1640年间装备在西班牙大帆船上的几种最常见的火炮。由于在这段时间几乎没有任何进行火炮标准化的尝试,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它们在重量、口径和尺寸的平均值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每一门大炮都有些独特,从关于重量的档案列表中看,几乎没有哪两门大炮的重量是严格一致的。为了避免混淆,除重量单位采用Libra(西班牙的“磅”)外,其他均采用英制单位。
火炮的平均尺寸(1570—1640)
火炮型号
炮弹重量(Libra)
口径(in)
火炮重量(Libra)
火炮长度(ft)
加农炮
24
6
5400
11
长炮
16
5.5
4300
12
半长炮
11
4.5
3000
10
隼炮
7
3.5
2000
8
轻型隼炮
3.5
2.5
1400
7
从西班牙舰队大部分的记录中来看,所属的22艘西班牙大帆船在尺寸和装备上的差异相当的大。有8艘吨位介于500—600吨之间,装备24门火炮;8艘大一点的达到了700—850吨,装备30—40门火炮;3艘1000吨的巨舰每艘拥有近50门火炮;还有3艘250—350吨的大帆船装备着20—24门火炮。和同时期的帆船一样,装备包含了从加农炮到旋炮的所有火炮,不过一般情况下,旋炮是不会被计算再内的,它们发射的炮弹大约只有隼炮的四分之一,只有1磅到1.25磅,是那个时代最小的火炮了。这样算来,西班牙舰队中一艘500吨的大帆船配置大约18门重型火炮,而大一些的750吨的大帆船则配置的重型火炮大约能有24—30门。
上述的数据和17世纪初西班牙大帆船的一些详细记录是一致的。“阿托卡夫人号”号是一艘建于1618年的500吨的大帆船,配置着20门重型火炮:两门加农炮,四门长炮,十门半长炮还有四门隼炮。最大的火炮用来充当舰尾反击炮,其余的火炮分别放在船的两边,每一门都有一个独立的炮位,长炮放在船舯部,隼炮放在主桅前面,半长炮则对着船尾,它们都被装在两轮的小车上。另外,船上还配有14门旋炮,平时被放在甲板或者船楼下面,一旦有必要,它们就可以重新安装到两个船楼上面。和其他的大帆船一样,这艘船武装得不错,但还没到极致,因为它还需要留出空间带上资金,乘客和一队士兵。不同于17世纪末的那些真正的线性战舰,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西班牙大帆船并没有给火炮留下更多的空间。
舰队体系
西班牙大帆船的发展解决了从新大陆到本土的财富回运的滞后以及护航需求上升等问题,这成为西班牙海军在欧洲海域的主要成就,还有另外的一项进步,大帆船常常是一支舰队的组成部分。在西班牙刚刚开始在新大陆展开殖民的十年间,船只常常是独自穿越大洋,1522年,西班牙的船主们开始请求获得王室的保护,于是,舰队体系诞生了。往来于大洋间的商船需要支付一项税收,这笔钱被用来建造战舰来保护航行的商船。起初只是给西班牙和亚述尔群岛之间的航线提供护航的,但1526年,国王颁布了护航法令,护航战舰提供了更好的保护,整个大西洋航线的商船都能够被舰队保护。从那以后,护航战舰有序的从西班牙出发,直达美洲,每次都由一艘武装克拉克帆船提供保护。尽管还是有一些船只冒险单独航行,但不断加重的经济处罚使得这种行为变得越来越少。
1555年左右,不断增加的私掠威胁迫使税收被提高用于维持每次四艘战舰的护航。到了下一个世纪,一个正规的高度组织化的越洋护航体系为西班牙本土和新大陆间的两条每年一度的航线提供服务,一条是航行到加勒比海岸的,另一条是到新西班牙(今天的墨西哥)的。每年四月护航舰队启航开往新西班牙,八月的时候开往加勒比海岸的舰队也起锚了,它们都往西南方向进发前往克拉瑞斯并越过伍德沃德群岛的南端。装满了墨西哥的白银、东方的香料、瓷器和其他商品后,新西班牙的舰队将在维拉克鲁兹过冬,第二年夏天,它们会航行到哈瓦那。同样的,在波尔图收集了秘鲁白银制品年税后,加勒比海的舰队前往卡塔赫纳过冬,然后,在返回本土前,它们也会先停留在哈瓦那。一般来说,两只舰队会在十月和十一月间分别回到西班牙,来年它们又将出航。西班牙王权越来越倚重这种年度远航所带来的白银、黄金以及贵金属矿石,收入的增长支撑着西班牙在欧洲的霸权。
舰队中西班牙大帆船的航线并不是和商船完全一样的,当舰队到达加勒比海后,作为舰队中的护航战舰,西班牙大帆船将直接前往哈瓦那和前一年到达的舰队汇合,这意味着大帆船往往不需要在美洲过冬。舰队本身常常是只由商船组成的,在得到大帆船加入后,它才会成为有保护的护航舰队。
作为护航舰队中护航战舰的大帆船往往是从西班牙本土舰队(从1580年起被称为大西洋舰队)中淘汰下来的二等战舰。在葡萄牙分舰队(本土舰队的主力)拥有了大帆船后,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大西洋舰队发展成为一支常备的海军力量。除了核心的葡萄牙分舰队外,舰队还包括三个以上的分舰队,基地分别在塞维利亚、卡蒂兹等地。舰队由王室的战舰和租赁的战舰组成,虽然舰队中大帆船的数量往往不多,但它们却成为了整个舰队进攻的核心力量。举例说来,1588年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拥有120艘战舰,其中西班牙大帆船只有20艘(剩下的都是些克拉克帆船、武装商船、地中海帆船和其他小型帆船)。尽管大帆船的数量在17世纪早期有所上升,不过舰队中帆船的种类依然很繁多,这意味着西班牙大帆船仅仅被小股的作为护航战舰在加勒比海使用,更多的主力成为了西班牙舰队的一部分驻守在本土。另外,在1625年和1629-1630年,从本土舰队分离出来的完全由大帆船组成的舰队还被派往过美洲执行一些特别的任务。作为一种通用的战舰,西班牙大帆船可以出现在任何需要它的地方,它是维护西班牙王权利益的仲裁者也是西班牙海洋帝国保卫者。
船员组织
在大帆船成为西班牙舰队的中流砥柱的那一段时间,船员是按照制定的配额进行分派的,其中最基本的准则就是根据其吨位,每吨可以分派到一名船员,在战争或远征期间,这一比值将上升为一个半。实际上大帆船上的人员配备相当的复杂,平均每个吨位只分派了半个船员,支付酬劳所引发的财政问题是削减人员规模的主要原因。1550年航行在印度群岛的船只上,每5.5吨才分派到一名水手,当然,船员的数量还要加上军官和士兵。到了1629年,每6.25吨配备一名水手,每4吨配备一名士兵被认为是一个实用的计算规则。在战争期间,船员的数量会明显的增加,除了配备标准数量的船员外,大帆船常常充当运兵船的角色,横跨大洋或者前往西属尼德兰,亦或是执行两栖登陆任务。1601到1613年间的舰队护航记录显示,除去士兵,平均每艘大帆船配备大约90—100名船员,除了熟练水手的比重得到提高外,各类人员的比例在这段时间没有太大的变化。17世纪初的一艘500吨的大帆船船员的典型配置是:15名军官,26名水手,19名见习水手,10名杂役以及21名炮手,91人,每5.5吨分派一人。在使用了前面的公式计算后我们可以知道,这艘船的甲板上还配备了一队大约125人的士兵,这样人员的总数大约就有216人,这没有包括临时性的雇工和乘客,或者是船上被运送的军队。这一数值反映了那个时代一艘西班牙大帆船人员的配备情况,尽管根据需要,不同的大帆船在配备士兵的数量上可能会有高达25%差异,但正如你所看到的,西班牙大帆船上配备的士兵的数量是那样的高的令人侧目。
一支舰队或者是一艘船的组织结构是被明确定义的,无论它是前往印度群岛的独立舰队还是更大舰队的一部分,大帆船舰队都有一名由国王指定的总司令负责指挥。事实上,使用“分舰队”这一术语倒更加合适,大部分的大帆船舰队都由超过12艘船组成,这还没有算上那些被保护着的商船。胡安-艾斯卡兰特在他1575年的报告中是这样描述理想的总司令:“他人品出众,拥有良好的家庭和出生,西班牙本土人士,是个祈诚的基督徒,并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正处在年富力强的当干之年。”奇怪的是,大部分的总司令都很符合这个观点,他们是贵族出身,富有骑士风度,深谙为官之道,熟悉外交,懂航海,通军事,极富责任心且敢于挑战,是西班牙的战争机器。总司令带着王室的官员和自己的随从,乘坐在旗舰上。舰队中的第二指挥官是由总司令任命的舰队司令,他的主要职责是舰队的航行,战斗中的队型,维护和补给方面的所有事务及相关准备工作。舰队司令所必须掌握的航海技能可能要更多一点,通常情况下,舰队司令旗舰的位置安排在整个舰队的最后面,或者与总司令旗舰位置相反。
在单独的一艘船上,舰长是属于高级官员的,在16、17世纪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指挥官。海军的舰长拥有非常专业的航海技能,虽然是船上的高级官员,不过他们无权指挥船上所运载的军队。还有一类舰长是非常稀缺的,他们通常是陆军出身,还需要依靠运行船长(他所充当的角色在下文中会介绍到)来运作船只。通常这类舰长是由司令部直接任命的,在理论上他可以指挥船上的所有人,但他往往缺乏或者根本就没有航海的经验。当舰长已经拥有合适的航海和军事经验后,他多半还将被作为一名陆军指挥官,在航行中所积累的航海经验在其官场道路上的作用微乎其微。当其他列强享受着专业舰长指挥的优越时,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联合管理制很好步入17了世纪。
运行船长是令水手们信服的首领,舰长负责管理时,由运行船长在负责执行;在舰长负责指挥船上的步兵的时候,船实际上是由运行船长指挥的。胡安-艾斯卡兰特是这样描述理想的运行船长的:“他是熟练的水手,自信而值得托付。”他将运行船长比作在蜂窝中的蜂后,和其他军官不同的是,他们往往要在一艘船上度过他的整个服役期,负责整艘船的航行、供应和维护。进入17世纪以后,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增加,运行船长的很多日常性的工作开始交由大副来负责。领航员的地位紧紧的排在他们的后面,他负责航行的安全性,在舰队中,总领航来决定整支舰队的航行路线,每艘船都要跟随着他的领导。他们和引水员是不一样的,引水员通常是在瓜达尔基维尔河道这样的河流和沿海才登上船的。船上再低一个等级的官员就是水手长了,作为运行船长的助手,他们要负责操纵和维护帆和绳索,确保船只平稳的航行,他能得到负责甲板上安全用火的助理水手长的协助。另一个助理是乘务长,他负责工作是保存和分配食物、水和酒,以及补给短缺时的配给。船上还有一名海员要充当警察的角色履行协助制暴的职责,关于炮长职责的描述我们将在下面进行介绍。
除了上述的职务外,一般大帆船上还要配置一定数量额外的官员,他们的职责和船只的航行无关。税务官是用来统管在印度群岛舰队中负责运送资金的船只的,他们由印度群岛的纳税部门直接任命,对船上的财富无论公私与否都要进行登记,从而能确保收取到合适的税收。有好几名办事员来协助税务官的工作,通常税务官只是登上舰队的旗舰,而他们则要被分派到舰队中其他需要登记财富的船只上。舰队中另一名带有官僚主义色彩的职务是巡查官,他代表了国王在舰队中的全部经济利益,无论船上是否装有财富。在每一艘船上的公证员也是由ZF指定的,他们负责记录船上的货物变动情况。其他的一些额外人员还包括由总司令任命的随军牧师和可以由舰长指定的外科医生等等。
在所有的成员当中,除了少数的专业人员外,水手们被分为四类:全职海员、见习海员、少年海员、炮手。专业技术人员包含着那些没有军衔的岗位,他们被统称为技工,包括木工、潜水员、修理师、塞缝工和号手。炮手们通常认为他们比其他水手更高一级,他们严格的按照规程维护着火炮并在战斗中操纵它们同时负责指导一名非专业的水手。相对于通常只有十几岁的需要在海上学习技艺的见习海员,全职海员显得更加富有经验。在帆船时代的大部分船只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类似的技术分类。海员中地位最低的就是少年海员,他们多在12-16岁,一部分可能是服役官员的亲戚或者是朋友,但更多的则是流浪儿或者逃亡者。他们包下了所有的仆役工作,擦桌子、供伙或者协助海员等。由全职海员安排,水手中会分两班或者三班守夜,保证船只在夜间也能航行,当值的水手可以招呼没有当值的全职海员以获得援助。
最后介绍的是船上的士兵,他们有着自己的组织,舰队中所有的士兵都归总司令指挥。步兵司令往往是一艘非旗舰的舰长,总司令需要依靠他的帮助来完成士兵的指挥工作。每艘船上的士兵又由他们的陆军出身舰长负责指挥。实际上船上的步兵有着和西班牙陆军一样的组织结构,由一个负责士兵训练和膳宿的陆军指挥官来协助舰长完成指挥工作,由士官来负责管理士兵们的一些日常活动。和现在陆军“排”的编制相似,每25名士兵被分为一个中队,由一名士官担任中队长。和海员一样,士兵也被按照其经验划分等级,经验丰富的老兵拿着最丰厚的薪水,这包括一名旗手、两名鼓手和一名风笛手,另外滑膛枪兵和火绳枪兵的待遇会比其他士兵更好一些。根据当时的一份检查目录来看,西班牙大帆船上有一半的士兵装备的是长矛和戟,剩下士兵分别装备了滑膛枪和火绳枪。
船上生活
西班牙大帆船上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一艘典型的17世纪早期的大帆船比如说1628年建造的吨位是450吨的“Nuestra Senora de los Tres Reyes”号,它有大约200名船员,而主甲板的长度大约只有30米,宽度10米都不到,每个人分到的面积仅仅是1.4平方米多一点,当然对于舰长和他的官员来说,条件是要稍微舒适一些的。舰长室在上层甲板的最后面,如果有两名舰长的话,他们将共享这个房间。领航室在舰长室的上面,就是船尾阶梯状高出的尾楼。前面一点靠近舵手的位置是运行船长的房间,牧师的房间也是在上层甲板上的。可见,舰长及其高级官员在船上都有着各自的空间,而低级的官员和乘客则常常要设法适应在甲板上剩下的那些用帘子或者木板临时隔开的地方睡觉。如果有乘客,有些官员会到下层甲板去,因为他们对把睡觉的地方租出去所获得的收益很满意。根据记载,帆船上这些临时分开的空间从主桅一直延伸到船尾,在白天,这些临时的间隔会被拆除。
按理说剩下的士兵和船员应该住在下层甲板的,在海上,下面的空气反而更加新鲜。炮长和炮手们都是住在船体尾部的下层甲板里的,这里往往被配置了火力强大的舰尾反击炮。往前面一些是外科医生的房间,那里有柜子、锯子和针剂。再往前一些的主桅和后桅之间或者是船尾前面的部分住着全职海员。前桅和主桅间的地方是留给见习海员,少年海员将睡在剩下的任何可以睡的地方。
士兵们有着他们自己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和士官一起睡在下层甲板的右半边,如果天气良好也可能会睡在上层甲板。在舰队司令或者总司令的旗舰上,除非船足够大能在船尾安排出两间宽敞的房间,否则船长得让出他的房间,然后其他的人一个一个的接着排下去。船上运输的士兵总是会睡在主甲板上,甚至要通过系着腰来固定自己,睡到一个由绳索围成的类似于一个大鱼网的网兜中,从前船楼挂到到尾楼。
这么多的人挤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卫生情况便成为了主要的问题,由于缺乏简易的厕所,有人在船尾解决,有人在船首,其他的用桶或者在仓底解决,于是空气中弥漫着粪便的味道。(仓底位置在货舱的下面,那里混合了海水和废弃物,在温暖的水域,试图打开底仓门的人往往会被里面的臭气熏得不省人事。)一名乘客在记录他于1573年在大帆船上的经历时这样写道,船舯部的抽水机在抽出底仓的废水时,散发着“地狱的气息“和”恶魔的味道”。这对老鼠倒是很有吸引力的,1622年一队在哈瓦那准备返航的运行资金的舰队中,大帆船上的老鼠横行,仅仅一艘船上被消灭的就有上千只之多。老鼠不仅仅是对健康的威胁,它们同样会吃掉储存的食物,污染淡水,破坏帆布和绳索。大帆船上时常还带了些牲畜宰杀食用,鸡、猪、山羊、牛等是非常常见的,牛马有时也会被带到新大陆提供给那里的士兵和殖民者。动物的粪便增加了问题的严重,老鼠折磨着这些动物,甚至会导致它们死亡。同样讨厌的还有几种更小一些的害虫:蟑螂、蝎子,当然还有虱子和跳蚤。即便是在船舱和下层甲板进行熏烟杀虫的时候,那里也不能摆脱虱子和跳蚤的骚扰,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士兵和乘客,在整个航行的过程中都将与它们为伴。
走向没落
菲利普三世(1598年—1621年在位)即位后规定,来自新大陆的资金必须由王室的西班牙大帆船来负责运送,否则当事人将被处以严重的经济处罚并被关押。王室在美洲将享有商品价值量20%的税收,如果资金被运回本土,那还将加收20%的费用。ZF对大洋间航运事业的政策性垄断使得这项产业的收益颇为丰厚。除去一部分的珍珠和翡翠,大约80%的被护送回国的资金是白银,剩下的五分之一基本上就是黄金了。运输时,大部分的白银被铸成了大块的银锭,但也有20%左右已经被铸成了银币。金币在美洲于1622年被首次铸造出来,因而在大帆船时代,黄金都在以金币和金条的形式被运输着。资金是王室所拥有的大帆船所需装载货物,这导致了大帆船在设计上出现了分支,相对于那些在欧洲负责护航任务的大帆船,以资金运输为主要任务的大帆船外形会比较小,而且武装也会削减。当然,造成大帆船外形变小的另一个因素是1595至1620年间西属美洲地区私掠威胁的减少。
当英国人设计出外形更加修长的快速大帆船时,西班牙人并没有能够及时适应欧洲帆船设计的这种变化。进入17世纪后,减小尾楼的尺寸已经成为欧洲帆船设计的一种普遍趋势,但西班牙大帆船高耸的尾楼设计一直持续到了17世纪30年代或者更晚一些,当然,这可能和西班牙人更强调发挥甲板上步兵作用的战斗理念有关。在17世纪中叶以前的那些精美的海事绘画作品中发现自从西班牙大帆船出现以来,其在外形特征上的变化可谓寥寥无几,与此同时,荷兰和英国的大帆船已经逐步发展成了一种新型的战舰——线性战舰。直到1648年,西班牙的造船业才开始借鉴这些来自北部欧洲的先进的帆船设计理念,于是西班牙大帆船的时代结束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7:12
目录
概述
船只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