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街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境内道路
西大街(West Main St.),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境内东西向道路,连接西安钟楼和西安城墙安定门,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是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历史沿革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西大街始建。
隋唐时期,西大街属皇城中心大街顺义门内第四横街,为东西通过皇城的中心大街,唐王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位于这条街上。尚书省居于皇城中心,正门即约在今日鼓楼处。今北院门北段是当时尚书省都堂(中堂),唐初李世民任尚书令即坐镇于此,因而尚书令亦有“中堂”之名。今钟鼓楼广场北侧为尚书省下辖的史(似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种办事机构从今北广济街口至钟楼一字排开,各国使节和国内各进京拜见的官员,穿着各色服装,车来人往,构成一片繁华景象。
唐后,宋、元、明、清、民国的地方首府永兴军路、奉元路、京兆府、西安府、民政府(厅)、长安县署等重要衙署均设在西大街北侧,它的名字也随历史变迁而多次变化。因隋唐皇城相对宫城又称子城,唐后至南宋仍称子城厢正街。中段又称指挥街。元代东西两端分称东西指挥街。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该街被命名为西大街。明清重建西门后,西段称为西门大街,钟楼西侧称西大街。民国初,西门大街、西大街统称西大街。
1953年,西大街装铺水泥路面。
1966年,西大街改名为反帝路。
1972年,西大街恢复原名。
2001年至2005年,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西大街实施全线拓宽改造。
2002年8月,西安市西大街马路拓宽改造过程中,在广济街南一工地发现了一口直径约1.2米,距地表约8米深的古井,井中发现了一套共计20件泥塑文物。
2003年7月11日,西大街公交专用道启用。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西大街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境内,东起钟楼盘道,经竹笆市、北院门、正学街、南广济街、北广济街、大学习巷、琉璃庙街、桥梓口、大麦市街、贡院门街、夏家什字、牌楼巷、南马道巷、北马道巷西至西门盘道。
线路互通
线路参数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4年3月,西大街为市政道路,实行免费通行。
通行事项
截至2024年3月,西大街位于西安市限行区域内,实行西安市工作日机动车尾号限行规定。
建设成果
2007年,西大街被命名为“中国著名商业街”。
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
西大街沿线建筑在建筑单体设计中,结合现代商业、娱乐、公共文化等功能,形成多种处理手法,主体墙身设计为理性的开窗形式,窗外衬以传统的唐风直棱窗,屋面部分择其位置、体量以及开间进深的具体情况而异。在重要的城市空间节点处,中心沿街屋顶选用庑殿或者歇山形式,周边衬以盝顶;外挑的古建檐子与栏杆虚实对比,强化立面构图。既解决了商业建筑需要大进深的问题,又在外在形象上尽展唐风建筑大气的韵味与张力,实现现代商业模式与传统文化因素有机结合。
沿线建筑
西安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年),移建于现址。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昔日楼内悬一口大钟,每日击钟报时,故名钟楼。钟楼为砖木结构,由地面至楼顶高36米,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长、宽各为35.5米,四面正中各有高宽约6米的券形门洞。楼的整体为重檐复屋四角攒尖顶的木质结构,每层均施斗木共装饰,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是中国古代所遗留下来的众多钟楼中修建最好和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是一座具有民族形式的古代宏伟建筑。钟楼里还保存了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诗碑。钟楼是西安城的标志之一。
西安鼓楼位于北院门南侧,东与钟楼对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及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重修,但楼体仍保持原建筑风格。楼基总面积1998.9平方米,通高34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四面设以回廊,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构建筑,各层檐下均施斗栱,层次分明。楼座为长方形,全用青砖砌筑,座高7.7米,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各6米的拱券门洞,门洞内路面和基座部分通用青石条。鼓楼南、北檐下曾悬挂“文武盛地”和“声闻于天”蓝底金字木匾,均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西安鼓楼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北院门街道实行改造,将沥青路街道和两侧砖铺人行道改铺为青石,两侧按明清风格建2层楼房。1993年9月,建成仿古文化旅游街。由于此处为回族居民聚集生活之地,故名。回民街主要包括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大皮院纵横4条街,全长1100米;共有餐饮食品店130余家,可为游客提供诸如牛羊肉泡馍、灌汤包、清真水饺、腊牛羊肉、烤牛羊肉、酸菜炒米饭、麻酱凉皮、柿子饼、蜂蜜粽子、粉蒸肉、八宝稀饭、八宝玫瑰镜糕等回族美食。另外,周边分布着钟鼓楼、清真大寺、高家大院等名胜古迹,沿街有古玩字画、工艺品和土特产等各类门店。年经营额4000万元以上,每年吸引各地游客百万余人。
西安都城隍庙是明代的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也是中国仅存的一座都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廿年(公元1387年),统辖西北诸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
安定门为西安城墙的正西门,俗称西门。西安的西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顺义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安定门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闸楼。三道城墙,城楼在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券式门洞。城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现西门箭楼、城楼雄姿犹存。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门箭楼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现城门内为西大街,门外为西关正街。
价值意义
西大街,它的文化气息和精神气质淌过历史长河,跨过岁月时空,如薪火相依,延绵不绝,代代传递。(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 评)
西大街是古城西安的缩影,也是展示西安的一张名片,她将代表国际化大西安建设中商贸业最潮流的发展方向。如今的西大街云集商贸、企业、门店近400家,已形成一条区位条件好、定位好、规划好、前景好的特色商业街区,西大街商业化与国际接轨,成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中一处标志性街区。(中国共产党西安市莲湖区委员会宣传部 评)
参考资料
盛世古今——西大街.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2017-03-24
西大街.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03-30
西大街今启用公交车专用道.新浪新闻(来源:华商报).2003-07-1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3 10: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