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躄鱼(学名:Histrio histrio)是躄鱼科、裸躄鱼属的一种鱼类。个体不大,一般在50-100毫米左右。体侧扁,卵圆形。头高大,以第三背鳍棘基部处的头部最高。体腹部突出。尾柄较短。吻较短,稍大于眼径。眼较小,眼间隔宽而隆起。口前上位,口裂斜裂而大。前颌骨发达,可伸出。上下颌具多行细尖锐齿,内行齿较大。具腭骨齿,单行,较大而尖锐。鳃孔小,圆孔状。鳃丝发达,鳃耙退化。具伪鳃和鳔。具中翼骨、第一咽鳃骨及尾上骨。体裸露无鳞,皮肤光滑,无绒状短刺。吻触手与前颌骨联合间的吻背部具2片皮状突起。背鳍2个。胸鳍较宽大,由辐状骨形成的假臂很长,埋于皮下,胸鳍鳍叶大部分与体侧分离。腹鳍喉位,较长大,其长仅略短于胸鳍,约等于或大于体长的1/4。尾鳍后缘圆形。体灰白色,具不规则的黑色网状带纹,腹部具不规则黑色斑,各鳍具不规则的横带和黑斑。
动物学史
裸躄鱼于1758年被林奈(Linnaeus)首次命名为Lophius histrio。该鱼的学名后来经历了五次更名,如下所述:Pterophrynoides histrio、Pterophryne histrio、Antennarius histrio、Histrio histrio和Chironectes histrio。最终有效学名为Histro histrio。学名Histro源于拉丁语“ histrionicus”,意为“与行为体有关”。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该鱼在捕食前的动作。
同义学名包括:Lophius laevis Lacepède 1804;Pterophryne ranina,Antennarius raninus,Cheironectes raninus,Lophius raninus,Histrio raninus Tilesius 1809;Lophius cocinsinensis Shaw 1812;Chironectes variegates,Pterophryne variegates Rafinesque 1814;Lophius gibba,Pterophryne gibba,Lophius gibbus,Historio gibbus,Pterophrynoides gibbus,Antennarius gibbus,Chironectes gibbus,Peterophryne gibbo Mitchill 1815;Pterophryne laevigata,Chironectes laevigatus,Antennarius laevigatus,Lophius laevigatus,Pterophryne laevigatus,Cheironectes laevigatus Cuvier 1817;Lophius calico Mitchill 1818;Lophius geographicus Quoy & Gaimard 1825;Antennarius nitidus Bennett 1827;Antenarius mesogallicus,Antennarius nesogallicus,Chironectes nesogallicus,Pterophryne picta,Histrio pictus Valenciennes 1837;Cheironectes pictus vittatus Richardson 1844;Chironectes arcticus Düben & Koren 1846;Chironectes barbatulatus,Antennarius barbatulus,Chironectes barbatulus Eydoux & Souleyet 1850;Antennarius lioderma Bleeker 1865;Chironectes sontagii Müller 1865;Antennarius inops Poey 1881;Histrio jagua Nichols 1920;Lophius pelagicus Banks 1962。
形态特征
背鳍Ⅲ,11-13;
臀鳍6-8;
胸鳍9-11;
腹鳍Ⅰ-5;
尾鳍1-7-1。体长为体高1.6-2.0倍,为头长1.5-1.9倍。头长为吻长6.1-8.8倍,为眼径5.2-13.6倍。
个体不大,一般在50-100毫米左右。体侧扁,卵圆形。头高大,以第三背鳍棘基部处的头部最高。体腹部突出。
尾柄较短,尾柄长小于或约等于尾柄高。
吻较短,稍大于眼径。
眼较小,眼间隔宽而隆起,眼间隔宽为眼径1.4-3.1倍,
幼鱼(18.5毫米)则约相等。口前上位,口裂斜裂而大,下颌突出,口裂后端达眼后缘。前颌骨发达,可伸出。上下颌具多行细尖锐齿,内行齿较大。具
腭骨齿,单行,较大而尖锐。
鳃孔小,圆孔状,位于胸鳍基底下方。鳃丝发达,鳃耙退化。具伪鳃和鳔。具中翼骨、第一咽鳃骨及尾上骨。
体裸露无鳞,
皮肤光滑,无绒状短刺,仅有时在侧线孔附近有不分叉的小棘。吻触手与前颌骨联合间的吻背部具2片皮状突起。
背鳍2个,第一背鳍3
鳍棘,第一鳍棘形成吻触手,位于吻部,吻触手光滑,无短棘,其末端的拟饵体明显;第二鳍棘紧位于第一鳍棘后方,其长明显超过第一鳍棘;第三鳍棘较粗短,部分埋于皮下。第二背鳍基底较长,常大部分埋于皮肤中,仅末端外露。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在第二背鳍后半部下方。胸鳍较宽大,由辐状骨形成的假臂很长,埋于皮下,胸鳍鳍叶大部分与体侧分离。腹鳍喉位,较长大,其长仅略短于胸鳍,约等于或大于体长的1/4。尾鳍后缘圆形。
体灰白色,具不规则的黑色网状带纹,腹部具不规则黑色斑,各鳍具不规则的横带和黑斑。
栖息环境
裸躄鱼属大洋性生活,常随海藻飘浮于海洋中。属暖水性近海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浅海滩涂或岩礁区。可以在盐水温度为23.8-26.7℃,pH值为8.1-8.4的海水礁生态系统水族馆中生存。
裸躄鱼生活在水深11米的海洋环境中。裸躄鱼一生都与漂浮的海草床(主要是
马尾藻)有关。当风暴吹向内陆时,它们会在海岸和海湾水域中被发现。裸躄鱼不太会游泳,它们只是跟着马尾藻床而活动。
生活习性
裸躄鱼以虾和其他鱼类为食,这些虾和其他鱼类进入藻类床庇护时,裸躄鱼挥动吻触手引诱小鱼,予以吞食。摄食无脊椎动物。体色变化大,不易分辨,具拟态。
裸躄鱼既可以用近似“肢”状的胸鳍在海底缓缓爬行,也可用漏斗状的鳃孔喷水游动,但绝大多数时间则是藏在流动的水藻中,利用它胸鳍上的“手”抓住海藻,加上它的形状和颜色又与周围的海藻非常相似,很难被发现,专门伏击前来水草中觅食或途中前来休息的小鱼,被称为隐藏在海藻丛中的职业杀手之一。
分布范围
海域:广泛分布于印度洋、
太平洋和大西洋。在中国分布于黄海北部、黄海、南海及台湾沿海。
国家:美属萨摩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巴西、佛得角、柬埔寨、加拿大、开曼群岛、中国、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科特迪瓦、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埃及、赤道几内亚、斐济、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利比里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古、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琉球群岛、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皮特凯恩、葡萄牙(亚速尔群岛)、波多黎各、圣巴托洛缪岛、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国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新加坡、圣马丁(荷兰部分)、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里南、泰国、托克劳、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乌拉圭、瓦努阿图、玻利瓦尔共和国委内瑞拉、越南、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也门。
繁殖方式
裸躄鱼是雌雄同体的,这意味着个体不是雄性就是雌性,但不能同时存在。他们在性别上与众不同。在求爱期间,雄性会紧紧跟随雌性,直到它们都冲向水面,在那里产卵。卵以凝胶状漂浮物产生,雄性通过外部受精而使其受精。卵将一直留在卵团中,直到准备孵化为止。这种繁殖方式称为卵生,卵在雌性体外孵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鱼体小型,除学术研究外,不具食用价值。或有人将其展示供人观赏。
物种危害
毒器是背鳍上的3触角状硬棘,据报道可能具有毒腺。被刺后毒液进入伤口,产生剧烈的刀割样的疼痛,并向周围扩展,有的还可扩展到腋部和腹股沟,常持续数小时以上。被刺后应挤出毒液,洗净伤口,拭干后,涂抹杀菌剂或抗破伤风药剂以防感染。水中作业人员对此鱼须特别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