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种官职。指帝王的职事。亦借指帝王。或指
三公的职位。亦借指
三公。
引证解释
1、古代指帝王的职事。亦借指帝王。
《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郑玄笺:“衮职者,不敢斥王之言也。王之职有阙輙能补之者,仲山甫也。”孔颖达疏:“衮职,实王职也。”
汉桓宽《盐铁论·险固》:“故仲山甫补衮职之阙,蒙公筑长城之固,所以备寇难而折冲万里之外也。”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衮职有阙,羣下属望。”
唐·元稹 《杨汝士授右补阙制》:“朕闻衮职有阙,仲山甫补之。盖所以节置天子之
嗜欲,而弥缝其不及也。”
明
梁辰鱼《浣纱记·谋吴》:“极目烽烟烂不收,衮职惭何补。”
周咏《感怀》诗之六:“缺来衮职谁缝补,话到娥眉有诼谣。”一说,指衮衣。
清 俞樾《群经平议·毛诗四》“衮职有阙”:“《
笺》以‘衮职’连文,恐非经意也。职乃语词,当读为识……识亦犹适也。‘衮识有阙’者,衮适有阙也。盖诗人本借衮以寓王,阙乃衮衣之阙,而非服衮衣者之职事,若以衮职连文,则诗人之语妙全失矣。”参阅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诗衮职有阙解》。
2.古代指三公的职位。亦借指三公。
汉
蔡邕《陈太丘碑文》:“弘农杨公,东海陈公,每在衮职,群僚贺之。”
《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崔林﹞诚台辅之妙器,衮职之良才也。”
唐明皇《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诗:“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
官职
中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
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中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
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
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
从
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
太师、
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
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
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
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1、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匈奴称“单(ch_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_)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_)、
契丹、
蒙古等称“可汗(k_h_n)”,简称“汗”;土蕃称“赞普”。
2、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历史沿革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尚书令(
宦官担任称中书令)。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回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_)。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原因分析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