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山旅游区,又称南岳衡山旅游区或南岳衡山景区,是位于湖南省衡阳市
南岳区境内的旅游景区。由南岳衡山中心景区、南岳大庙景区、水濂洞景区组成。
历史沿革
●古代
汉代以前,是南岳萌芽、产生并逐渐成长的阶段,仅具备“名山”的性质,尚未完全形成旅游地的功能和格局。当时,出现南岳最早的建筑。
周朝时在山顶建祝融庙,山下建“明堂”,秦代,祝融峰上有祝融君祠。至汉武帝,按当时国土疆域的四至范围重新规定“五岳”,引为衡山辽远,道隔江汉,于是封安徽霍山又称大柱山为南岳。江南衡山失去了岳名,被降为“镇”,官方文书中称作“衡镇”,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隋开皇九年(589年)沼定衡山为南岳,而废霍山为名山,自此,湖南的衡山名正言顺地成为正宗南岳。
魏晋时,南岳道教己是宫观林立。云龙峰上有栖真观,紫盖峰下有南岳观,赤帝峰前有华数观,紫霄峰前有衡岳观。南北朝中期,佛教逐渐进入南岳。此后,南岳佛道教共存共荣,宫观寺院竞相发展起来。为了培护环境,这些僧道及附近山民培育起了一片片森林。如宋太平兴国年间一年报慈东藏住持僧人省贤,号福严,率领寺僧在寺周围广种杉树,后来把植树范围扩展到附近十数里内的其他山上,日积月累,经过大约10年的时间,共种植10万余株。
隋代,南岳衡山为朝庭所封,至唐天宝五年(746年),唐玄宗封南岳神为司天王,遣大臣或守吏祭祀南岳衡山。
唐以后,五、宋、元、明、清均因袭之。南岳衡山为帝王所封,受朝廷保,禁止樵牧及经济开发,森林得到较好保护,并继续兴建了大代护量寺庙宫观建筑,逐渐形成旅游地的格局和功能。
●近代
近代,南岳衡山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与开发。清末主要是对一些寺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增建,使南岳佛教五大丛林上封寺、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大善寺得以重振,两次大规模地重修和增建了南岳庙,并重修祝融殿,扩建玄都观,新建雪浪亭、监岳祠等。特别是光绪五年(1879年),由社会募捐1.2亿两白银重修南岳大庙,历时3年竣工,另外利用余款增修了祝融殿、寿佛殿和祝圣寺、御碑亭、御书楼、注生殿、辖神祠等多处。这次重修较以前历次的重修工程都要浩大,南岳大庙庙貌未变。
民国时期,除了对原有景观的维护外,开始了对南岳的现代化开发。成立南岳管理局,开始有计划地营造森林。民国十八年(1929年),长衡公路通车,道经南岳,为南岳有公路之始。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何键主湘时曾着手开发南岳,勘定南岳的登山公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完成南岳至半山亭、磨镜台段,第二年完成半山亭至祝融峰段。把朱明、赤帝、香炉、碧萝、金简、喜阳、祝融、烟霞、天柱、祥光等13座风光秀丽、各具一格的山峰联在一条线上,羊肠山路,化为康庄坦途,登游称便。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不少军政机关和大专院校搬迁到南岳,一时“行宫”“别墅”林立,在古镇周围兴建了专科大学、医院、宾馆、旅行社等,交通得到开发,商市空前繁荣。民国年间建有大量新的景观,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忠烈祠的兴建,南岳上出现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祠堂建筑和陵墓建筑。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央、湖南省政府合作投资建设南岳,并组建“南岳建设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资本总额为100万元。日军进入南岳后随即进行了大肆破坏,南岳的森林、文物古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现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对南岳较为重视,1951年元月就成立南岳特别区,直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文物保护、植树造林、兴建旅游设施等方面有所建树,但经“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南岳己是庙空僧尽、佛毁堂荒,山林、文物尽遭破坏,仅有政治接待和少量的观光、实习、科学考察旅游。建国的最初30年,南岳旅游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南岳旅游的发展,1978年,南岳管理局筹资29800元维修福严寺、黄庭观、方广寺,并建立“湖南省衡山南岳树木园”,自此南岳当代旅游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
1980年,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衡山对外开放。1981年,南岳林场列为首批全国7个森林旅游试点单位之一,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又公布南岳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4年成立南岳区人民政府,并于1985年设旅游局。这一阶段,南岳旅游资源得到大规模的恢复与开发,旅游设施日益改善,旅游管理逐渐走向正规,国内旅游人数迅速增长,旅游产业初步成型。
1996年,南岳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展览优秀奖,并在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最佳专项旅游”评选活动中双双夺冠,1999年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衡山旅游区
气候特点
衡山旅游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截至2013年,衡阳市衡山旅游区内已记录高等植物266科、973属、2149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植物共计48科、101属、152种,蕨类植物35科、71属、221种(含种下等级),种子植物1776种(包括种下等级),隶属801属、183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共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金钱松、篦子三尖杉、大叶榉香樟、闽楠、绒毛皂荚、红椿、喜树、香果树、花榈木、野大豆、金荞麦、中华结缕草共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的有金兰、独花兰等兰科植物21种;残遗植物有绒毛皂荚、钟萼木、篦子三尖杉等;在调查过程中,不但发现采集了既有资料从未记载产南岳衡山的植物类群,如五列木、袋果草、竹节参等,而且发现了老鸦瓣、药百合、小鸢尾、湖南黄岑等湖南稀见种;该区还有10多种植物的模式产地:南岳金丝桃、衡山荚蒾、湖南泡果荠、无髯猕猴桃、腺枝葡萄、窄花柳叶箬、毛柄金腰、南岳箬竹、南岳凤丫蕨、南岳蹄盖蕨等。
动物资源
衡阳市衡山旅游区内野生动物资源正在逐年增加,区域内有典型的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至2017年,区域内共计有64科、186种动物,其中哺乳动物33种,鸟类104种,两栖类49种。已记载的昆虫有183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保护种有黄腹角雉、穿山甲,二级保护种有灰胸竹鸡、红腹锦鸡、林麝、大灵猫等20种;还有湖南重点保护动物34种。
主要景点
藏经殿
藏经殿在祥光峰下,是南朝陈废帝光大二年(568年)慧思禅师所建。由于明太祖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所以称为“藏经殿”。以后又相继改为祥光寺、普光寺,后来仍叫藏经殿,现今的建筑是1933年所重建。
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在南岳镇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后有赤帝峰,前有寿涧水,庙址呈长方形,总面积达98500平方米,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筑物。正门叫棂星门,牌楼式建筑,由花岗石砌成。左右各有东西便门。
祝融峰
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是中国纪念人文祖先祝融氏的山峰。“祝融峰之高”为南岳风光“四绝”之首。由于常年烟云的烘托和群峰的叠衬,加之它矗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在古语中“祝”是持久永远之意,“融”是光明之意,“祝融”是永远光明。唐代大文豪韩愈在《游祝融峰》诗中赞叹道“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北宋黄庭坚写道:“万丈祝融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此处为揽群峰,看日出,观云海,赏雪景的最佳去处。
登上“天阶”可直达祝融峰顶祝融殿,祝融殿是为纪念祝融火神的功德而建。隋以前即有建筑,最早为司天霍王庙,后庙迁到山下,(即南岳庙前身),又更名天尺庵,明代为开云祠,至清乾隆年间才改名为祝融殿。整个殿宇分为两进,全部是用花岗岩石建成,殿顶上盖着70厘米长,30厘米宽,重15千克的加锡铁瓦,在这些铁瓦中,还保存有数十块宋朝铸造历经千年光洁而不锈的铁瓦。
所获荣誉
2007年5月,衡阳市衡山旅游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
开放时间
7:00至18:00
交通指引
一、飞机
1、从全国各个城市前往南岳衡山风景区旅游观光,可乘飞机抵达
长沙黄花机场,转乘机场大巴或的士到高铁
长沙南站,再乘坐高铁前往
衡山西站。高铁衡山西站有公交车到南岳,亦可乘坐的士到南岳。
2、部分城市可以飞到
南岳机场,转乘机场大巴至南岳,
衡阳中心汽车站有大巴高速直达
南岳汽车站。
二、高铁\u52a8车
高铁在衡阳市境内有两个站可达南岳景区:
衡阳东站和
衡山西站。
首选:衡山西高铁站
衡山西站——乘坐公交车至南岳,也可以坐的士到南岳。
衡阳东站——转公交车至衡阳中心汽车站——再转衡阳至南岳的直达快巴。
三、火车
衡阳火车站——转公交车至衡阳中心汽车站——再转去南岳的直达快巴。
衡山火车站——乘坐“衡山火车站一南岳”的直达中巴士至南岳衡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