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粘度是形成
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某些疾病使微循环处的
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
血细胞可发生
叠连和聚集,血液粘度升高使血流阻力明显增大,从而影响微循环的正常灌注。血液的粘度是
血液的理化特性之一。
概念
液体的粘度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即
内摩擦。如果以水的粘度为1,则全血的
相对粘度为4~5,血浆的相对粘度为1.6~2.4(温度为37℃时)。当温度不变时,全血的粘度主要取决于
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的粘度主要取决于
血浆蛋白的含量。全血的粘度还受
血流切率的影响。
稠度高的表现
晨起
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一般要吃过
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
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相反,晚餐后
精神状态特别好。
蹲着干活气喘。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肺、脑等器官
缺血,导致
呼吸困难。
阵发性
视力模糊。血液变稠了,流速减慢,血液不能充分营养
视神经。
稠度高的危害
若是血液变得粘稠,就会伤害到毛细血管,甚至堵塞毛细血管。如此一来,就不仅仅是氧气和
营养物质无法运送的问题了,连周边的细胞都会死亡。而且肥大的血管很容易吸附脂肪、胆固醇、钙等,由此血液会变得越发难以通过。放置不管的话,轻则可能引起
头痛,健忘,肩膀酸痛,腰痛,水肿,长斑,长皱纹,
月经不调,
痛经,脱发,失眠,
体寒等问题;还可能会加快动脉血管硬化,甚至引起
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
重大疾病。
原因
负氧离子缺失
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红细胞的分散态,它主要受红细胞表面
电荷量的影响,当表面
负电荷量减少时,红细胞易于聚集成“纸钱样”,使血粘度增高,即所谓“电粘度效应”。
负氧离子自身的负电荷能影响血液的胶体和电代谢过程,使血中等电离子的组成和分布发生变化,可改善
血细胞的分散态。血沉与红细胞的分散态有关,能部分反映红细胞
表面带电荷的情况。
负氧离子即不稀释血液,又不降低
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它以
带电粒子作用于机体。负氧离子能非常显著地降低血粘度,并且与血沉的变化成
正相关,说明它是通过带电离子的作用。增加了红细胞的表面负电荷,改善了红细胞的分散态,使血粘度降低。
食物
肉类、油像这类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还有饼干、蛋糕、果汁等含有大量糖分的食品会增加体内的
中性脂肪。身体代谢中消耗不完的糖分不但会累积在肝脏中,变成中性脂肪,也会增加血液中的中性脂肪,使血液变得粘稠。同样,吃太饱也会导致血液粘稠。
运动不足
运动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和糖分燃烧不充分,最终变成脂肪在体内囤积起来。另外,运动不足导致代谢机能下降,残留在体内的废物不能及时被排出也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
压力
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不但会使血压上升,连胆固醇和血糖值也会上升,这样就导致血液流通不畅,最终血液变得粘稠。
饮酒和吸烟
过度饮酒和吸烟不但产生使身体“生锈”的
活性氧(在生物体内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细胞,是形成老化的一个原因),还会增加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导致血液粘稠。活性氧除了会受饮酒和吸烟的影响之外,也受到
紫外线、压力、
环境激素(在土壤、大气等环境中具有存在,进入生物体内会造成激素
分泌失调的化学
物质)等的影响。若是活性氧在体内累积过多,会使身体的血液呈现酸性,加速老化。
水分不足
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不足,而血液中的水分也会变得不足。当天气炎热,或者
感冒发烧时很容易引起脱水时,在这些情况下血液就容易变粘稠。
降粘稠度方法
不要吃得太多
为了不让多余的脂肪和糖分会积蓄在体内,不要让血液变得粘稠的话,就不要饮食过量。此外,请尽量控制不要吃零食。
适当的运动
如果定期进行像步行和游泳这样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的
轻运动的话,会使全身血液畅通,这样就能改善血液粘稠的状况了。但是运动过后会大量地失去水分而容易造成血液变得粘稠,所以千万不要忘记运动后要适时补充水分。
释放压力
有压力就要以各种方式尽快排散出去,听歌,玩游戏,打球,散步,大笑,找朋友倾诉等等,每天要让自己的心情爽朗没负担,这样不但血液不容易变粘稠,还可以预防亚健康呢
每天洗澡
在38度到41度的热水澡中,一整天的
身心疲惫都被冲刷干净,血液也变得畅通起来,这样就会稀释粘稠的血液。但是,注意不要突然洗太热的热水澡,否则容易得血栓,也可能有
心肌梗塞和
脑中风的危险。
水分补给
一是要掌握时机。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最好饮水200毫升。二是应该饮用稀释效果较好的水。盐水会促进细胞脱水,不足取;冷水会刺激胃肠
血管收缩,有碍水的吸收,不宜饮;
纯净水因为太“纯”,其低渗状态会使水很快进入细胞内,对稀释血液也不理想。理想的水应是20℃—25℃的
白开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
组织细胞。
推荐饮食
苦瓜
苦瓜性凉
味苦,含有较多的苦瓜
皂甙,可刺激
胰岛素释放,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苦瓜中
维生素B1、
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的含量都比较丰富,能调节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又有“植物胰岛素”的美称。
提示:
慢性肠炎患者不宜
多食苦瓜,食用时宜急火快炒,不宜长时间的炖煮。
芹菜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帮助排除肠道中多余的脂肪。国外已有研究证实,经常食用芹菜的人,体内
胆固醇的含量显着下降,而且还能明显的降低血压。
提示:消化道不好的老年人不宜多食用芹菜。
辣椒
辣椒含
维生素C的比例在所有食物中最高。维生素C可以改善机体
微循环,减低
毛细血管脆性,同时维生素C还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含量,是一种天然的降脂食物。日本学者发现,
辣椒素调味能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防止体内脂肪的积存,因而有降脂和减肥的功效。
提示:过量食用辣椒会刺激胃肠道粘膜,容易引发
胃痛、
胃溃疡等疾病。此外,辣椒属于大热之品,故中医认为
高血压患者应慎用辣椒。
大蒜
大蒜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预防
动脉硬化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止
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大蒜,能够对
心血管产生显着的保护作用。大蒜又被称为“
药用植物中的黄金”。
提示:腌制大蒜时间不宜过长,以免
有效成分遭到破坏。患有消化道疾病、
肝病及眼病的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菜花
菜花有白、绿两种,绿色的也叫
西兰花。两者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菜花热量低,
食物纤维含量很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它又被称为 “天赐的良药”。菜花含
类黄酮较多。而类黄酮是一种良好的血管清理剂,能有效的清除血管上沉积的胆固醇,还能防止
血小板的
凝集,减少
心脏病的发生。
提示:蒸食是食用菜花的最佳方式。将菜花在盐水中浸泡几分钟,菜虫就会从其中跑出来,而且还可以祛除残留的农药
茄子
茄子皮内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P,有显着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维生素P还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改善微循环,具有明显的活血、
通脉功能。此外,茄子中还含有大量的
皂草甙,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因此,茄子对于
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是理想的食物。
提示:
油炸茄子会使维生素P大量丢失,因此应减少油炸,或在其表面
挂糊上浆后再炸。
饮品
山楂、
核桃肉、蜂蜜各30克。核桃肉加水浸泡30分钟,然后研磨成浆,备用。山楂加水煮熟过滤,去渣取汁,再缓缓倒入核桃浆,煮开,放温后加入积安堂
洋槐花蜂蜜搅拌即可。每日一剂,有补肾健脑、调节血液粘稠度、助消化之功效。(蜂蜜有净化
血液垃圾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