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
农业组成部分
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营范围包括桑树栽培、蚕种繁育、养蚕、蚕茧干燥和贮藏以及蚕茧、蚕种销售等。作为中国传统农村家庭手工业的蚕业一般还兼行缫丝、织绸。
简介
蚕业sericulture
栽桑养蚕以取得茧丝等产品的生产部门。19世纪近代丝绸工业兴起后,缫丝、织绸从农业中独立出来,蚕业就成为向丝绸工业提供原料的产前部门。一般以桑蚕为主要饲养对象,还放养柞蚕,生产柞蚕茧丝。其他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还有蓖麻蚕和天蚕、樟蚕、樗蚕等。中国的蚕茧、蚕丝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主要特点
蚕业是昆虫饲养业。在生产经营上不仅与作物生产不同,与畜牧业等动物饲养业也有显著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①生产周期较短,可利用农民的家庭劳力,以较少的投资取得收益。因而历来是中国农村家庭副业的重要内容。
②生产的季节性强,同时,不论桑树栽培、桑叶采摘或蚕的饲养管理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并须环环相扣。因此,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生产者的技术经验都是蚕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和成败关键。
③养蚕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发达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日本等蚕业逐渐衰退,而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则得到发展,都与前者农村劳动力锐减而后者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有关。
蚕丝作为一种高贵纺织原料,其生产受世界纺织纤维原料、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较大,如世界生丝产量1929年达到7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化学纤维的发展等原因,1950年下降为1.9万吨。之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天然纤维的流行,世界丝绸产销又逐年上升,但自1981年产量达到5.6万吨后就徘徊不前,产量有较大的起落波动。
中国蚕业
中国的蚕茧、蚕丝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86年蚕茧产量36.91万吨(包括柞蚕茧);蚕丝产量4.72万吨(包括柞蚕丝)。中国蚕业不论在生产布局、经营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都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产区分布
中国的蚕桑生产遍及除青海、西藏、宁夏以外的全国各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黄河三大流域:①长江流域蚕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桑树生长期较长。全年可养蚕4~5次。1986年产茧量占全国83%以上,其中尤以四川、浙江、江苏3省蚕桑生产最为发达,湖北、湖南、安徽等省近年发展亦快。四川省产茧量已跃居全国首位,蚕区主要集中在川中盆地的南充、绵阳、江津等地区。浙江蚕区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平原的湖州、桐乡、海宁、德清一带,其中湖州的产茧量居全国各县(市)之冠。江苏蚕区在20世纪60年代前集中于太湖沿岸的无锡、吴江、吴县、武进、丹阳等县,70年代后苏北地区发展迅速,产茧量已超过苏南。②珠江流域蚕区。气候高温多湿,桑树发芽早,生长快,落叶迟。全年可养蚕7~8次(造)。1986年产茧量占全国的7%左右,以往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顺德、中山等县。近年来粤西和广西新蚕区有很大发展。③黄河流域蚕区。春旱少雨,桑树发芽迟,但夏季多雨,适宜桑树生长。全年可养蚕3~4次。1986年产茧量占全国的6%左右,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省。除上述三大流域外,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和云南的楚雄、曲靖一带,以及台湾的屏东、苗栗等县也有蚕桑生产。
柞蚕的主要产区在辽宁、河南、山东和贵州等省。柞蚕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产量不很稳定,1921年全国柞蚕茧产量曾达9.3万吨,以后下降。1980年产量为7.5万吨,占世界柞蚕茧产量约8.3万吨的90%,其中辽宁省产量为5.8万多吨,约占世界产量的70%。1986年全国柞蚕茧产量为32698吨,其中辽宁省为24760吨,约占全国产量的75.5%。蓖麻蚕茧仅广西、山东、湖南、安徽等地有少量生产。
管理体制
中国曾于1934年设蚕丝改良委员会,于1946年成立中国蚕丝公司,统管蚕种生产、蚕茧收购和丝绸产销业务;并广设蚕业指导所,繁育桑苗。1950年实行农、工、商分管体制:栽桑、养蚕和蚕种生产属农业部门,蚕茧的收购和销售归商业部门,缫丝织绸归工业部门。从中央到省、市、县均设蚕业主管机构。桑苗繁育历史上曾集中于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省有培育商品苗传统的地区,后改由各地自繁、自育、自栽。蚕种繁育由国家研究单位和国营蚕种场以及各蚕区分级进行,并于1980年成立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管理桑、蚕新品种的鉴定和推广。农民生产的原料茧由国家收购,国家采取稳定蚕茧价格、保障农民利益的政策。1982年成立中国丝绸公司,促进专业协作和技术改造以提高茧丝的产量和质量。
教育和科研
中国古代栽桑养蚕的技术经验丰富,记述亦多。应用近代科学技术于蚕业生产则始于19世纪末叶。1898年林启(字迪臣)在杭州创办蚕学馆,是中国近代蚕业教育的嚆矢。1904年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后迁苏州浒墅关,现称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早期蚕业技术人才。20世纪初至30年代,各地陆续兴办蚕桑学校,并先后有 5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蚕桑系,蚕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国家还在重点蚕区设立蚕丝改良场和蚕丝指导所普及蚕业技术知识。50年代以后,蚕业科研、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51年在江苏省镇江市建立华东蚕业科学研究所,后改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地方性科研机构现已遍及20个省(市、自治区),并有8所高等院校设有蚕桑或蚕学专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设有蚕业技术推广机构。
由于蚕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知识的普及,蚕业生产面貌现已发生质的变化,如每盒蚕种的收茧量20世纪80年代已比20年代增长达1倍以上,鲜茧出丝率已由30年代的10%左右提高到超过19%。桑树密植速成栽培的成功,蚕的人工孵化法的普及和夏秋蚕饲养的推广,已使全年养蚕的次数和数量大为增加。过去常致桑蚕大批死亡的微粒子病、蝇蛆病、僵病、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软化病等已可得到有效防治,从而使蚕作安全获得了较大的保障。此外,限性斑纹蚕品种的应用便利了杂交蚕种的生产,蚕的人工饲料(见蚕的人工饲料育)和昆虫保幼激素的应用,突破了自然条件对蚕业生产的限制,等等,都说明了科学技术对发展蚕业生产的巨大作用。
世界蚕业概况
发展
1985年世界蚕茧总产量为 48.35万吨,生丝总产量为5.05万吨。主要养蚕国家为中国、日本、印度、苏联、朝鲜(包括南朝鲜)、巴西和泰国等,此外,还有27个国家生产少量蚕茧。19世纪中期,欧洲的意大利和法国曾是世界重要蚕业国家,蚕茧最高年产曾分别达到6万余吨和3万余吨;但自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蚕桑生产已全部衰废。现有的主要生产国中,除中国长期保持增长趋势外,日本等国的生产情况也有较大起伏。日本1930年最盛时期产茧39.9万吨,产丝4.26万吨,1937年后蚕业生产逐渐下降,到60年代虽有恢复,但70年代以后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和蚕农经济收益相对低于其他经营收入等原因,1985年产茧量已降至4.73万吨,产丝量降至0.96万吨。
1970~1980年世界生丝年平均消费量为5万吨,其中日本约2万吨,中国约1万吨,苏联约0.5万吨,西欧、美国和印度各约0.35万吨。以出口为主的有中国、朝鲜(包括南朝鲜)、巴西和印度等。中国丝、绸出口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80%和40%左右。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是生丝的主要进口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合成纤维的发展,消费量锐减,1982年仅占世界生丝消费量的10.5%。在30年代前后,日本原是世界出口生丝最多的国家,60年代末已成为世界蚕丝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但其消费量也有变化,1980年占世界消费量的45%,1982年降为37.2%。此外,意大利、法国、英国、瑞士和联邦德国等也是世界丝、绸贸易的重要市场。
前景
丝绸具有柔软、轻薄、穿着舒适的优点,是历来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高级衣料和装饰织物。蚕丝具有绝缘、保温、通气、吸湿、耐酸和强伸度大等理化特性,在航空、电子和医疗工业上也有广泛用途。由于其他纺织纤维的竞争,蚕丝生产虽常波动起伏,但70年代以来由于某些合成纤维存在吸湿性差和容易积聚静电等问题,人们对包括蚕丝在内的天然纤维重新寄予希望。蚕丝新用途的开拓将使世界蚕业展现新的前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3 05:43
目录
概述
简介
主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