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条躄鱼
躄鱼科躄鱼属动物
斑条躄鱼(学名:Antennarius striatus)是躄鱼科、躄鱼属海洋鱼类。体长31.2-101.3毫米。一般体长在100毫米以下,最大体长达155毫米。体粗短,侧扁,长卵圆形,背缘弧形隆突,腹部突出。尾柄宽短,尾柄长为尾柄高0.6-1.0倍。眼小,侧上位。鼻孔每侧2个。口大,上位。唇发达。鳃孔小,圆形,位于胸鳍基部的下方。体无鳞片,皮肤粗杂,密被细绒毛状小棘突。侧线不明显,由腺孔连接而成。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3鳍棘,第一鳍棘形成吻触手;第二鳍棘紧位于第一鳍棘后方,较粗强;第三鳍棘粗强,位于头的后上方,全为皮膜所包。第二背鳍长大,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前部鳍条不分支。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胸鳍位于体侧下方,假臂构造发达,埋于皮下。头、体具明显不规则斜纹,腹面斜纹稀,背鳍、尾鳍也具斜纹及横纹。斑条躄鱼体色多变,鲜活标本淡黄色、橙色、绿色、灰色以至褐色,液浸标本淡黄色、橙色、褐色以至黑色。
动物学史
斑条躄鱼最初由Shaw于1794年描述为Antennarius striatus。科和属的名称来源于拉丁语“antenna、antemna”,意为头上的附属物,指的是鱼的诱饵。种名striatus是指该鱼的条纹颜色图案。在过去的科学文献中提到这个物种的同义词包括Chironectes scaber Cuvier 1817、Phrynelox scaber Cuvier 1817、Lophius tricornis Cuvier 1817、Antennarius scaber Cuvier 1817、Chironectes tricornis Cloquet 1817、Antennarius triden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Phrynelox triden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Chironectes triden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Phrynelox tigris Poey 1852、Antennarius tigris Poey 1852、Chironectes tigris Poey 1852、Lophius spectrum Gronow 1854、Antennarius lacepedi Bleeker 1856、Antennarius pinniceps pinniceps Bleeker 1856、Antennarius pinniceps Bleeker 1856、Phrynelox melas Bleeker 1857、Antennarius melas Bleeker 1857、Antennarius pinniceps bleekeri Günther 1861、Saccarius lineatus Günther 1861、Antennarius pinniceps fasciata Steindachner 1866、Phrynelox nuttingi Garman 1896、Antennarius nuttingii Garman 1896、Antennarius nuttingi Garman 1896、Phrynelox nox Jordan 1902、Antennarius nox Jordan 1902、Antennarius teleplanus Fowler 1912、Antennarius cubensis Borodin 1928、Phrynelox cunninghami Fowler 1941、Antennarius cunninghami Fowler 1941、Antennarius glauerti Whitley 1944、Triantennaus zebrinus Schultz 1957、Phrynelox zebrinus Schultz 1957、Phrynelox atra Schultz 1957、Antennarius zebrinus Schultz 1957、Antennarius fuliginosus Smith 1957、Antennarius atra Schultz 1957、Antennarius occidentalis Cadenat 1959、Antennarius delaisi Cadenat 1959、Phrynelox lochites Schultz 1964。
形态特征
背鳍Ⅲ,11-12;臀鳍7;胸鳍10-11;腹鳍Ⅰ-5;尾鳍9。
体长31.2-101.3毫米。一般体长在100毫米以下,最大体长达155毫米。体长为体高1.4-1.8倍,为头长1.5-2.1倍。头长为吻长3.5-6.6倍,为眼径10.1-17.5倍。
体粗短,侧扁,长卵圆形,背缘弧形隆突,腹部突出。尾柄宽短,尾柄长为尾柄高0.6-1.0倍。额部在第二、第三鳍棘间具一凹窝区。吻较短,大于眼径,为眼径1.4-1.7倍。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突,眼间隔宽为眼径1.8-3.5倍。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具鼻瓣,较小,圆形;后鼻孔大,椭圆形;嗅囊具19-21初级嗅板。口大,上位,口裂几呈垂直状,下颌突出。上下颌、犁骨、腭骨均具齿;颌齿尖锐、细长,梳状;犁骨齿为2横列齿丛;愕骨齿每侧1块,为纵列带状。唇发达。鳃孔小,圆形,位于胸鳍基部的下方。第一鳃弓背部无鳃丝,腹部仅前半部有鳃丝,鳃丝发达。鳃耙退化。肛门位于臀鳍前方。
体无鳞片,皮肤粗杂,密被细绒毛状小棘突。侧线不明显,由腺孔连接而成,一支侧线由吻端经眼上方沿体背缘延伸,在胸鳍后上方下弯,伸达尾鳍基,另一支在口角下方沿颊部外缘作弧形弯曲,向上在额部凹陷区侧方与侧线相连。
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3鳍棘,第一鳍棘形成吻触手,细竿状,位于眼前上方的吻背中央,其长约等于或稍长于第二鳍棘,为体长的13.6-22.7%,吻触手支鳍骨的前缘在上颌联合的前方;拟饵体由2-7片皮瓣组成;第二鳍棘紧位于第一鳍棘后方,较粗强,基部为皮肤所包,其长为体长的11.4-19.0%,棘端较钝,第二鳍棘后方有皮膜连于头部;第三鳍棘粗强,位于头的后上方,全为皮膜所包,其长约为体长的16.7-29.3%,距第二鳍棘和第二背鳍均较远。第二背鳍长大,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前部鳍条不分支,后部至多4鳍条分支。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在第二背鳍第六至第七鳍条下方,均为分支鳍条。胸鳍位于体侧下方,假臂构造发达,埋于皮下,均为不分支鳍条。腹鳍喉位,较小,最后1鳍条分支,余均不分支,腹鳍在头腹面常作水平状向两侧伸展尾鳍圆形,均为分支鳍条。
头、体具明显不规则斜纹,腹面斜纹稀,背鳍、尾鳍也具斜纹及横纹。
斑条躄鱼体色多变,鲜活标本淡黄色、橙色、绿色、灰色以至褐色,液浸标本淡黄色、橙色、褐色以至黑色。浅色标本头、体及鳍上具不规则形黑褐色带纹和斑块。深色标本斑纹不明显,隐具若干小斑,各鳍深黑色,边缘浅色。
栖息环境
斑条躄鱼为近海暖水性小型鱼类,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洋中,常潜伏于海湾滩涂、浅海岩礁、海藻丛生处及珊瑚丛中,栖息水层自表层至219米,多数生活在30米以下的海域中。
生活习性
斑条躄鱼以具假臂构造的胸鳍在海底匍匐爬行。遇敌害时腹部充满空气漂浮于水面。体色随环境而改变,具拟态特性。
斑条躄鱼常摆动吻触手诱食小鱼及甲壳动物。以甲壳类动物和各种底栖鱼类为食,例如比目鱼,虾虎鱼。摄食行为非常独特。当斑条躄鱼发现猎物时,它就会用眼睛跟随猎物的运动。当猎物靠近时,斑条躄鱼开始移动它的八角肌,以使吻触手模仿类似蠕虫的生物运动。斑条躄鱼通过跟踪猎物或只是在预期中调整嘴来缓慢地准备对猎物的突然袭击。实际上,它是通过突然张开下巴来捕获猎物的,这会使嘴的大小增加12倍,在短短6毫秒内将猎物与水一起吞入。当猎物被吞下时,这些水会通过鳃流出,食管用一种特别适应的肌肉封闭,以保持对猎物的控制。还可以扩大他们的胃,吞下比自己大两倍的猎物。
分布范围
海域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主要分布于从塞内加尔到非洲西南部的非洲海岸附近的大西洋东部,其中包括圣海伦娜也有单条记录。在大西洋西部,从美国新泽西州、百慕大、巴哈马、墨西哥湾以及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到巴西南部都有分布。也在印度太平洋中发现,包括红海和东非沿岸至学会和夏威夷群岛,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及台湾沿海。
国家
美属萨摩亚、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澳大利亚、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巴西、喀麦隆、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科特迪瓦、中国(南沙、台湾)、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牙买加、日本、约旦、肯尼亚、韩国、利比里亚、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墨西哥、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纳米比亚、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波多黎各、留尼汪岛、圣巴托洛缪岛、圣海伦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国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圣马丁(荷兰部分)、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苏丹、苏里南、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乌拉圭、瓦努阿图、玻利瓦尔共和国委内瑞拉、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维尔京群岛、也门。
繁殖方式
斑条躄鱼家族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将挤出的卵包裹在带状浮力的粘液团中,称为“卵筏”。这种结构可以作为在远距离上运输大量卵的一种手段。在产卵之前,雄性和雌性分别穿过底部,雌性在前,雄性在后部。雄性的鼻子通常与雌性的排气口直接接触。在此期间,雌性鱼会因产卵而肿胀,通常会膨胀到正常大小的两倍。两鱼冲向水面,卵块从雌体中排出。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这种鱼可能会产卵好几次。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Antennarius striatus.fishesofaustralia.
斑条蹙鱼.国家动物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8 11:45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