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画作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绢本设色,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大事记
画作内容
《虢国夫人游春图》,画作描绘一群骑马执鞭,徐徐前行的游人第一个是中年从监(一说男装骑者应为女性:面部细眉红唇,透过纱质的幞头,可看到挽起的发髻,鬓角是一缕长发丝,这是女性的鬓发),乘浅黄色骏马,戴乌纱冠,着虾青色窄袖侧领衫,袖口有描金的鸾凤团花。第二人是个乘菊花青马的少女,乌黑的头发左右分开,梳成两个长长的发髻,这是当时仕女的一般发式。少女着胭脂红窄袖衫,下衬红花白锦裙。在少女左方略后又一个乘黑色骏马的中年从监随行,粉白色的圆领窄袖衫,与黑马形成鲜明的对比。疏朗的三骑成为前导,紧接着便是簇拥的五骑,其中前两骑,便是虢国夫人姐妹。她们并辔而行,都乘着浅黄雄健的骅骝。虢国夫人在全画的中心点,她双手握缰,右手指间挂着的马鞭直线下垂。她那丰润的脸庞上,淡描娥眉,不施脂粉,保持了本来面目。她的鬓发浓黑如漆,高髻低垂,体态自若。她身着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白色花巾,穿描金团花的胭脂色大裙,裙下微露绣鞋,轻点在金镫上。在虢国夫人左面与其并辔前行的是秦国夫人,其装束一如虢国夫人,惟衣裙颜色与之不同。她侧向虢国夫人作似有所告状。在虢国夫人姐妹之后,横列为后卫三骑。居中的是老年侍姆,右手护着鞍前的幼女,神情显得矜持,眉眼间流露着小心谨慎的表情。幼女左手把住鞍桥,态度十分安详。侍姆右侧的中年人也是从监,装束与前一从监相同。左侧红衣少女装束与第二骑少女亦相仿佛。
创作背景
唐朝的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绘画的社会功能,他们招纳画家、收藏名画,直接推动了美术的发展。到了开元、天宝年间,经过了近百年发展的唐朝,政权更加稳固,经济空前富足,整个封建社会迎来了它的巅峰时期。在贵族中间,享乐主义也不断滋长,于是,象初唐那样以人物画来表彰功臣、良将和战马,“存乎借鉴”的政治性创作,已显得不多么重要。这时的盛唐艺术呈现出另一派气象,它“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生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
此时的人物画不再以功臣、良将、孝子、列女为创作题材,而把视野转向了现实生活,于是以贵族女性为题材,具有富贵之气的仕女人物画应运而生。《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张萱“绮罗人物画”的典型作品之一。
盛唐是唐朝人物画的高潮期,宫廷和京、洛两地的画家、壁画家和民间艺匠等尽显其才并相互影响。张萱的绘画题材以表现宫廷生活为主,这是由于他的宫廷生活所决定了的,其中也包括皇室的命意。
游春是开放的唐代社会风俗,以每年的三月初三为盛。为了让人们有游春的好去处,唐玄宗将汉武帝所造之“曲江池”修整一新,使之成为花草繁盛、烟水明媚的游览胜地。每到三月三,妇女们尤其是贵族妇女都来此游赏。喜欢热闹的虢国夫人自然不会失去这个机会,与其姐妹结伴而来。
虢国夫人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她的生活奢侈、豪华。画家在这方面的表现极为精到:红裙,青袄,白巾,绿鞍,骑鞍上金缕银丝精细的绣织,都显得十分富丽。夫人的体态丰姿绰约,雍容华贵,脸庞非常丰润,具有‘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特色。这些足以看出作者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说明了作者对生活的细密观察和创作的严谨态度。
早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元盛世”,但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过起了侈糜艳逸的生活,并分封杨贵妃的三位姐姐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为“安史之乱”的前几年,唐玄宗及朝内上下都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这幅游春图描写的就是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两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场面,与杜甫的《丽人行》相对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艺术鉴赏
作品主题
《游春图》记述了显赫一时的杨氏三姊妹在众女仆和从监的引导和护卫下,一行八骑九人(包括一小女孩)挥鞭策马,外出踏青游春的情景。图中人物神态从容,乘骑步伐轻松自如,人物服饰轻薄鲜明。一行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如花团锦簇。画的主题是“游春”,但整个画面背景不落半点墨痕,即没有青草绿木、归燕鲜花,也没有春水微波,就在那悠闲欢愉的神情与骏马轻举缓行的英姿中,观者感受到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气息。
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艺术特色
构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表现手法,最显著的特色是精练集中,且富有节奏感。在构图上,从单行的三骑到两骑并行,最后三骑并行,既符合这一类贵族出游行列的规律,又像一首乐曲一样,充满韵律感,把人的视觉从序曲引导向主题和高潮。画面人物的疏和密,分散和集中,色调的轻与重 ,浓艳与淡雅,甚至对马匹四蹄动作的安排,都围绕主题,富有变化。画面人物不仅外部特征鲜明 ,而且个性突出。虽然情节相当单纯,但画家注意到总体氛围中描绘人物的不同形态:有的比较矜持,有的比较轻松,有的勒紧马缰,有的举手扬鞭 ,有的顾盼欲语,有的注视前方,使人物在统一的行动中,又具有微妙的变化。画家在安排画面时,除了在人物关系上精心布局外,还有意识地画出了春游人马并不十分严肃的气氛,这不仅体现了贵族夫人游春的闲情逸态,而且非常切合主题。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对生活现象的敏锐观察和表现技巧上的高超造诣。
此画前疏后密的构图极富节奏感。三位封建权贵被安排在画面的显要位置,挥鞭前行的是主人公虢国夫人,着男装(盛唐有女着男装的时尚)、骑三花马,眉宇间流露出一丝骄纵之气。一位从监和一侍女紧随其后。后面三骑并行的是一男一女两位奴仆和一位怀抱小主人稍显老态的保姆。位于画面中央的秦国夫人与其姊妹韩国夫人,神情自若,略带懒意,与唯诺谨慎的老保姆形成了鲜明对比。华丽的衣着、精美的马饰加上前呼后拥的阵势,雍容华贵的贵族气息跃然纸上。
人物形象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生动的艺术形象透露着游春的故事情节。画中人物鲜明,个性突出,有的矜持,有的放松,有的勒紧马辔,有的举手扬鞭,有的关注前方,有的顾盼欲语,人物安排微妙,既不严肃又体现了春游的闲情逸致。一行几人,脸型圆润,肌理细腻,体态肥硕,在愈遮愈露的披纱下,是贵妇的丰满肌肤和香软温润的身姿,构图、色彩、笔墨等元素相结合表现了贵族夫人的奢华和威雅,以及懒散的精神。图中体态丰腴,动态优雅且舒缓,正是盛唐塑造绮罗人物的特点。整幅图画构思精妙,能够精确地描绘不同年龄的女性生活。
画面刻画了不同性格和阶级的人物形象,且神态从容。画中人物的服饰轻薄而鲜明。马的步伐轻松自如,在这悠闲的景致中,众人前呼后拥,如花团锦簇。
线条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画家在刻画人物神态、马匹躯体动势的运线中,清晰可见毛笔在起讫运转中一波三折,无往不复,提按顿挫,形成一线之中的气韵。这线有了气韵就成为了整幅画的生机。然而,气韵不仅在于线的有情有体有生命中,更在于各种线条的有机组合。画家根据不同的客观对象和人物的情感要求,如画面中前三骑与后三骑的侍从、侍女和保姆,以及身旁的随行者,这里线描的用笔是通过韵律、节奏、力度、动势、方向等来表现情感,把线的长短、粗细、轻重、浓淡、刚柔、虚实、顿挫、转折等变化加以巧妙组合,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特征。并且将线在画面上的安排和组织的疏密、聚散、长短、取舍、前后穿插等,表现结构空间、层次、节奏韵律及装饰风格,画家在不同气质和不同人物性格的线条运用上,追求不一样的韵味及笔情墨趣,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融入了感情色彩,有的庄重、典雅,有的活泼、自然,有的浑厚、古拙,有的淡泊、淡逸,有的空灵、幽邃等。这几个方面紧密巧妙的结合构成了线的整体表现力,同时也体现出各种人物身份、地位的不同所传达出来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色彩
图中人物的衣纹运用了“低染法”,也称“凹染法”,就是沿着勾好的衣纹渲染,把衣纹的线条一侧染重,脸部也是同样的方法。画家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结构的处理上匠心独运,画面整个色彩结构中的粉白、浅红色也就是对春天意象色彩感觉的把握,同时与抽象的背景的粉红、嫩绿等形成对比呼应,很好地传达了春天的信息。画家在具体晕染着色时,注意到人物的衣服与马鞍的颜色对比,马的颜色灰暗沉着,以衬托出人物的形象。画面中的色彩调子属于偏暖,大量运用较多的青、绿、粉红等鲜艳的色彩,以白颜色加以间隔,使画面整体和谐,从而达到艳而不俗的效果。画中从监所骑的黑马是大片的黑颜色,在画面前疏后密的构图中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也突出了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背景中用湿笔画出的斑斑草色,既突出了前面的人物,也使画中的意境显得更加清新。
后世影响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高超技巧,以及它对真实历史人物和真实风俗图景的生动描绘,更在于它从特定角度显示了一个伟大艺术时代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精神的某种姿神。在张萱之前,很少有专画女性的人物画,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类型画,多是宣扬封建道德的。由此可见,张萱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作为题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且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传承
此图原作曾藏宣和内府,由画院高手摹装。在两宋时为史弥远、贾似道收藏,后经台州榷场流入金内府,金章宗完颜琼在卷前隔水题签,指为宋徽宗赵佶所摹。不过,据学者考据,此件技艺高超的作品可能是宋代画院名家所代笔,未必是赵佶亲手摹写的。见《庚子销夏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诸书著录。
《虢国夫人游春图》明末书画鉴藏家王鹏冲、清初藏书家梁清标曾鉴藏过,卷末有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题跋。
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因爱好书画,在位期间不遗余力将全国珍品收藏到清宫内府。
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虽退位,但仍按退位优待条件居住在故宫原住所。溥仪担心北洋军阀终将无视先约将其赶出,为生计考虑,与弟弟溥杰将一批书画盗运出宫,后于1925年移居天津,1931年又被挟持至长春,1945年伪满洲国灭亡后,溥仪随身携带小部分书画,希望经沈阳前往日本,被逮捕入狱,随身书画被缴获,保存到银行。
1948年,这批书画从银行拨交给当时的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来转交给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其中就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重要展览
2015年2月,辽宁省博物馆举办“横翠含丹——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藏仕女画展”,其中《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但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该图真迹只在2015年2月7日至15日期间展出,此后将展出近代工笔画家冯忠莲的临摹作品。
2019年10月7日至2020年1月5日,该作品在辽宁省博物馆将举办大型文物特色展览“又见大唐”中展出。
2020年9月28日,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推出“复现——荣宝斋木版水印中秋特展非遗交互体验展”,展出木版水印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
作者简介
张萱,盛唐画家,京兆(长安,今西安)人,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婴儿画。有时亦画贵公子、鞍马屏障,对亭台、林木、花鸟,皆穷其妙。可见张萱是一位很有才能的画家。特别是所画仕女,丰颐厚体的形象,开盛唐“曲眉丰颊”的画风。线条的运用,则从周密中脱胎出来,加以提炼,简劲而流动。赋色艳丽而不芜杂,鲜明而不单调。张萱、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驰誉丹青。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08:50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画作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