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生疾病,是由于“正邪相争”的反映特别强调“气虚”是人体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个方面,故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即人的抗病的能力充实于体内,则外来的一切致病因素均不可能干扰人体而发生疾病。反过来一切外来的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必先由于人体抗病能力的低下和不定,故《内经》又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虚的含义非常丰富,涉及到人体各个方面。
气血津液都会在疾病的某个阶段出现亏虚不足的状况,气虚,涵盖了心气不足,肺气不足,脾气亏虚,
肾气不足,气虚导致的
肝气瘀滞,或者营
卫气虚,
宗气不足等,都是气虚范围内的;津液的亏虚,也是虚证中的一个方面,阴津不足,不能濡养脏腑,在上,则双目干涩,口舌干渴,苔红少津,在中,则有舌红苔或淡或黄;心统血,肝藏血,血液不足则
心肝血虚,心无血,则血不养心,出现
失眠多梦,心神不宁,肝血亏虚,则
四肢拘挛,两目干涩,在女子则
月经量少等血虚症状;
阴虚,则是基于津血亏虚之上,当津血亏虚到一定程度,则产生阴虚,出现
阴虚火旺,则有舌红苔黄,
肝阳上亢,腰膝酸软无力,
潮热盗汗等。
然而
气血津液是相互依托的,任何一个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不足,血无力运行,无力生化,血不足,气无所依托,得不到滋养,气与津液也是如此。所以“虚”,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整体分析,辩证论治,区分
虚中夹实,
实中夹虚。
中医所讲的“证”是疾病的证据和表现,是泛指异乎于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总称,可以概括表示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抗病能力互相斗争的情况。故虚证,是指人体正气虚弱不足的证候的总称。虚证的治疗要抓根本。
阴虚,病机为阴虚生内热,症状为午后发热,两颊发红,
手足心热,虚烦发汗,少寐多梦,舌质红绛,苔少或无,脉象细,数而无力。
阳虚,病机为阳虚生外寒,症状为面白唇淡,气短懒言,畏冷喜暖,
手足厥冷,便溏久泻,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沉、迟而无力。
肝炎病人有疲乏无力症状的原因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有三条:1,
胆碱脂酶减少,导致神经与肌肉间的传导紊乱,这在有黄疸的病人中为明显。2,
糖代谢紊乱,导致乳酸堆积。3,维生素E含量减少,导致肌肉耗氧量增加,
肌肉营养不良。
从中医理论如何分析疲乏无力产生的原因呢?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肝炎病人多有纳少、便搪、腹胀等脾虚见证,脾虚、肌肉失养,包括气虚不能温煦和血虚不能儒养两方面的原因。肾主骨,为作强之官,主伎巧。肝炎发展至慢性则往往导致肾虚,肾虚则常见腰酸背楚,两膝软弱无力,甚至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肝肾同源,肾虚不能养肝,故多伴见肝阴,肝血不足,因此还常伴有视力减退,四肢僵硬,爪甲不华等症。这些都属于虚证。
但是,当患者出现胃脘胀满、恶心纳少、舌苔黄腻或白腻、尿色深黄、大便粘滞臭秽等湿热中阻或湿困脾土见症时,也多伴有疲乏无力的症状,在
急性肝炎有黄疸症状时,也会有疲乏无力症状.就不能将它看成虚证。它是因湿性淹滞,困阻脾气,阻滞气机,属于
实证。因此在治疗中要结合病程久暂,全身见证和脉舌变化、判断属虚还是属实,正确施治。所谓“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有些疲乏无力见症,恰恰是实证产生的假象,因此不能一有疲乏无力的主诉就加上补气补血健脾补肾药,那是十分有害的,至少会延缓病人的恢复。
对待
慢性肝炎的疲乏无力主诉,亦应分析虚实的多少,或清补兼施,或先清后补。因为湿热毒邪,缠绵难祛,根据临床所见,不宜轻易用补,有时愈补愈虚,愈觉乏力,便是闭门留寇,将湿热留滞于内,导致肝脾迟迟不能恢复谐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