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海雕
鹰科动物
虎头海雕是隼形目鹰科海雕属鸟类,别名虎头雕、羌鹭、海雕。体型硕大。嘴特大,黄色;体羽大都黑褐色,具灰褐色纵纹;额、肩、腰、尾上及尾下覆羽、腿覆羽及尾羽均为白色;下体浓褐色,胸羽有淡色纵纹;尾楔形;尾羽有14枚;虹膜、蜡膜、跗蹠和趾均为黄色;爪黑色。
动物学史
分类
虎头海雕是鹰科海雕属的一个物种。虎头海雕最初在1811年由普鲁士(今德国)博物学家彼得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命名为Aquila pelagica。1824年,荷兰博物学家康拉德·雅各·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将该物种命名为Falco leucopterus。英国鸟类学家乔治·罗伯特·格雷(George Robert Gray)在1849年将该物种归入海雕属(Haliaeetus)。
虎头海雕是单型种(即无亚种区分)。早期分布于朝鲜半岛地区的一些种群因其成体除尾巴外都为黑色,而被命名为虎头海雕朝鲜亚种(H. p. niger)甚至是独立种,但后期研究证实虎头海雕朝鲜亚种的羽色只能代表一种较为罕见的性状,因此该亚种现已被视为无效亚种。
系统发育
海雕属可能是现存鸟类中最古老的属,该属在中新世就已经存在。海雕属可能起源于孟加拉湾地区,当时此处为一片开阔的浅海。在鹰形目(Accipitriformes)中,海雕属是一个物种较少的属。海雕属物种虽然与旧世界秃鹫亚科(Aegypiinae)和雕亚科(Aquilinae)都具有较大的体型与类似的身体比例,但实际上海雕属与秃鹫亚科与雕亚科关系较远,其相似的性状是趋同演化的结果。相反,形态与海雕属相差较大的鵟亚科(Buteoninae)和齿鹰亚科(Milvinae)与海雕关系较近。海雕属开始时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单系的,渔雕属(lchthyophaga)是海雕属的姐妹群。但后期分子生物学研究推翻了此观点,海雕属被视为并系群,并且包括渔雕属作为海雕属的一个衍生支系。海雕属在基部分成两个单系群:一个热带组和一个温带组。虎头海雕属于温带组这个单系群。而虎头海雕支系和白头海雕(Haliaeetus leucocephalus)与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构成的支系在300~400万年前分化。
形态特征
虎头海雕头部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纵纹,看似虎斑,因而得名。体型硕大,特征为有一黄色的特大鸟喙,它的体羽主要为暗褐色,虹膜、嘴、脚均为黄色,爪黑色。前额、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楔形的尾羽全部为白色。朝鲜亚种前额和翅小覆羽不为白色,体色亦较暗。它的尾羽有14枚,比同属的其他海雕多2枚。飞翔时从上面看,腰部、尾羽和两翅前缘的白色与黑色的两翅以及其余上体呈鲜明的对比;从下面看,白色的翼缘,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与黑色的下体的对比也很强烈。
它们锐利的双眼、强而准确的爪,以及威猛有力的喙,都呈现鲜艳的橘黄色,无论凌腾高空,或是停歇于枝头、海滨,都展现出王者的不凡气度与神气。
成鸟虹膜、嘴、蜡膜、跗蹠和趾均黄色,爪黑色。幼鸟虹膜褐色,蜡膜和嘴深黄色,嘴峰蓝灰色,跗蹠和趾淡黄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4850克,体长♂1012毫米,♀1045毫米;嘴峰♂68毫米,♀66-72毫米;翅♂575毫米,♀625-643毫米;尾♂337毫米,♀355-410毫米;跗蹠♂100毫米,♀100-111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虎头海雕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有时也沿着河流进入到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海拔高度3600米-3800米。
在沿海和内陆靠近较大的河流(主要在较低的河段)或湖泊附近繁殖,那里有成熟的树木。在俄罗斯的马加丹州,沿海岸成功繁殖的配对似乎比沿河成功繁殖的配对产生更多的雏鸟,并且沿海岸配对的平均育雏规模更大。 在秋天,虎头海雕在死鲑鱼丰富的河流上觅食。在冬季中旬,俄罗斯的虎头海雕倾向于留在海岸上,除了冬天在堪察加半岛沿温泉进入内河和库里尔斯科耶湖(Kurilskoye)。主要栖居在淡水附近,但约有35%的虎头海雕迁徙至山区。
生活习性
迁徙
大部分虎头海雕在冬季来临时都会往南迁至日本千岛群岛和北海道越冬。
习性
虎头海雕飞行缓慢,常在空中滑翔、盘旋或者长时间地站在岩石岸边,乔木树枝上或者岸边的沙丘上。冬季成群活动,时常滑翔、盘旋于天际,行动极为机警。冬季成群活动,是海湾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目光机警,随时注意猎物的动向,行动敏捷,往往一击即中。虎头海雕在捕食时,会在水面6-7米处盘旋,或在浅水处等待。
食性
主要的食物是鱼,尤其是鲑鱼和鱒鱼,除了鱼类外,它们亦有时会捕猎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也吃腐肉。它们也会捕猎年轻的海豹。虽然很少有人对其觅食的习性进行研究,但它们的食物大致跟它们的近亲白头海雕和白尾海雕相同。但不象渔雕、鹗等那样食性比较专一,也吃野鸭、大雁、天鹅等大中型鸟类和野兔、鼠类、狐等中小型哺乳类,以及甲壳类动物、幼海豹和鱼、海兽等动物的尸体等。
叫声
叫声深沉而嘶哑,能使人联想起猛虎的狂啸;粗哑吠声kyow-kyow-kyow;争夺食物或停歇时发出强烈的kra, kra, kra, kra叫声。
分布范围
非繁殖地: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韩国。
留鸟:俄罗斯联邦(东亚区)。
非繁殖地(游荡):美国。
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朝鲜及库页岛、阿穆尔河三角洲、堪察加半岛越冬于日本北海道、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科迪亚克岛和朝鲜。中国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台湾。本种在黑龙江洪河沼泽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但无繁殖确证。其余大部地区均为旅鸟,偶在台湾越冬。
中国仅有指名亚种,极为罕见,仅记录于河北滦南、山西榆次、辽宁大连和营口、吉林珲春、黑龙江抚远,以及台湾新竹和嘉义等地。除台湾为迷鸟外,其他各地的居留情况也尚不清楚,其中吉林、辽宁可能为夏候鸟,河北可能为冬候鸟,山西可能为旅鸟
繁殖方式
虎头海雕的求偶季节为2-3月间,是标准的一夫一妻制,每年繁殖一次,繁殖期为4月-6月,在繁殖期,虎头海雕营巢于河谷地带,偶尔在海岸岩石上营巢,巢多置于高大乔木顶部枝杈上或较粗的侧枝上,较为固定,一般多年使用,它们会不断轮流使用这些巢。但每年都要进行修理和补充新的巢材,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庞大。鸟巢高度一般约为150厘米,直径最多可达250厘米,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
虎头海雕每窝产卵1-3枚,通常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稍微缀以绿色。孵化期为38-45天。雏鸟为晚成性,每年5-6月幼鸟孵出,其绒羽呈灰色或白色。在成长期间,绒羽会转为棕色的羽毛。大约经过70天后生出羽翼,离巢期8至9个月。在约4到5岁时,幼鸟才正式开始踏入性成熟的阶段。到了8至10岁时,小虎头海雕才正式长出成鸟的羽毛,此时亦正式踏入成鸟的阶段。野外虎头海雕的寿命为20-25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2012年虎头海雕的全球种群数量估计约为4600~5100只,其中包括1830~1900对繁殖个体,相当于3600~3800只成熟个体。2014年虎头海雕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6000~7000只,大致相当于4000~4670只成熟个体。虎头海雕的种群数量仍在持续下降,种群可能处于中度衰退状态。在对鄂霍次克海北部、日本北部北海道越冬、萨哈林岛以及俄罗斯阿穆尔州的调查显示虎头海雕的繁殖能力与种群数量都在下降,且部分地区下降趋势明显。
致危因素
在俄罗斯,虎头海雕受到水力发电项目开发,拟议中的石油化工行业大规模在沿海和离岸地区开发,以及木材采伐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栖息地退化的威胁。靠近水源的工业污染和高水平的DDT(有机氯类杀虫剂)/DDE(二氯二苯二氯乙烯),多氯联苯和重金属是对该物种进一步的威胁。日本与俄罗斯的过度捕捞会导致虎头海雕为了寻找食物而更多地进入内陆地区,捡食猎人留下的梅花鹿遗骸,并可能因进食过程中摄取铅弹而导致铅中毒。在萨哈林岛,棕熊对雏鸟的捕食、恶劣天气、过度捕捞导致的食物短缺、栖息地退化、人类活动对其筑巢行为的干扰,以及疾病寄生虫都会对虎头海雕生存构成威胁。一些地区对虎头海雕的直接狩猎也对其构成威胁。
保护措施
虎头海雕在俄罗斯、日本、中国和韩国受到法律保护。虎头海雕在俄罗斯的几个保护区受到监测,包括马加丹国家自然保护区、克罗诺茨基国家保护区、克罗诺茨科亚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卡瓦野生动物保护区、奥列尔和乌迪尔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朱古德、珊塔尔斯基与科姆索莫尔斯基自然保护区、波罗奈斯基、库里尔斯基保护区。
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大的雕:世界上最大的雕是虎头海雕,重5-9公斤,翼展2.2-2.45米。(吉尼斯世界纪录)
参考资料
Haliaeetus pelagicus.The IUCN Red List .2019-0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9 19:03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