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狐
犬科动物
藏狐,是食肉目犬科狐属食肉动物,又称藏沙狐、西沙狐。体型略小于赤狐,身体紧凑,四肢短小,耳小,额头部较短,额部略凹,颧弓窄弓形;吻部显著狭长,犬齿细长,颌部狭窄;具有厚而密实的毛被,冬季较夏季深厚,背部黄褐色至灰褐色,腹部白色;吻、头冠、颈部、背上及小腿黄褐色至棕色,脸颊侧面、大腿及臀部灰色;尾巴蓬松,尾尖白色而其余灰色。
形态特征
头体长490~650;尾长250~300;后足长110~140;耳长52~63;颅全长138~150;体重3.8~4.6kg。体型与赤狐(Vulpes vulpes)相近,略小于赤狐,背部呈褐红色,腹部白色;体侧有浅灰色宽带;与背部和腹部明显区分。藏狐有明显的窄淡红色鼻吻,头冠、颈、背部、四肢下部为浅红色。耳小,耳后茶色,耳内白色;下腹部为淡白色到淡灰色。尾蓬松,除尾尖白色外其余灰色。尾长小于头体长的50%。上颌骨狭窄,牙齿发达,犬齿较长,眶前孔的前缘到吻尖的距离长于左右臼齿间的宽度;额头部较短,额部略凹,颧弓窄弓形;吻部显著狭长;具有厚而密实的毛被,冬季较夏季深厚;脸颊侧面、大腿及臀部灰色。
栖息环境
见于海拔达2000~5200米的高山草甸高山草原荒漠草原和山地的半干旱到干旱地区。
生活习性
昼行性,独居,但也可见繁殖对于幼崽在一起的家庭群。藏狐主要早晨和傍晚活动,但也见在全天的其他时间活动,昼间活动节律季节性变化较为显著。洞穴见于大岩石基部、老的河岸线、低坡以及其他类似地点。巢穴有1~4个出口,洞口直径为25~35厘米。喜在开阔的环境活动和觅食,行动敏捷,嗅觉灵敏,警惕性极高,逃跑时有回头张望的习性。
食物主要为鼠兔和啮齿类。一项研究显示,食物中95%为高原鼠兔(O.curzoniae)和小型啮齿类(松田鼠、高山鼠、苍鼠);残余物还有昆虫、羽毛和浆果。另一项研究显示猎物还有沙蜥(Phrynocephalus)、高原兔(Lepus oiostolu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Moschus)、岩羊(Pseudois nayaur)和家畜。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
在中国西藏分布较为广泛,仅藏东南的森林中未见其足迹。该种在中国青海、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部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生殖行为及周期
交配季开始于2月末至3月初,单配制(一夫一妻制)动物,选定配偶则终身相伴,双方共同生活、捕食以及抚育后代。雌狐妊娠期约50~60天,每胎产2~5仔,4~5月幼崽诞生。出生后前几周,幼狐不会走出洞穴。8~10个月长成进入成熟期。
寿命
理想情况下的寿命为8~10年。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08年评估。
据调查统计,藏狐在西藏的最高分布密度为0.9175只/km2,最低至0.003只0/km2(每1.1~333.3km2 有1只狐狸)。按此密度,以62万km2 栖息面积计算的种群数量为3.7125±10414只(α=0.2),全区藏狐数量为37125~10414只(1989年)。
70年代,昌都地区年收购皮张约200张,不足50张。因多年来过度猎捕,藏狐的数量在急剧减少。因此,应在一部分地区停止猎捕,逐步恢复其种群后再合理利用。另外,狐种群面临的威胁也有人类定居和道路占用栖息地、农业占用栖息地、家畜饲养、栖息地质量衰退等,尤其是中国西部广大牧区自然草场的退化对其影响较大。
主要价值
藏狐在防治草原有害类动物也起有一定作用。藏狐主食鼠类,对农牧业十分有利,亦为益兽。
参考资料
Vulpes ferrilata.动物多样网.
藏狐.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7 13:4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