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尽火传(拼音:xīn jìn huǒ chuá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庄子及其后学《
庄子·养生主》。
老子逝世的时候,老子有一个朋友名叫秦失,前来吊唁,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大家很是惊奇,因为秦失是老子一生中最要好的朋友,大家本以为他要撕心裂肺的大哭一场,想不到他竟然敷衍了事的哭了几声。
秦失的弟子也有点看不惯,问师傅:“老子不是您最敬重最要好的一位朋友吗”?秦失说:“是呀”。弟子又问:“既然如此,那您为什么对朋友这样冷酷,是不是太
不近人情了,能说说为什么吗”?秦失说:“当然可以。原先我以为老子是至高无上的至人,世间无人能及,他的行为无人能解。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看见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儿子,年轻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父母。世人既然这样敬重他,说明他的思想已被世人领悟。这就如同燃烧的柴草一样,柴草虽燃烧完了,但火种仍然没有息灭,它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老子高深的
道家思想也会薪火相传,这正是我所希望的,难道我还要使我的老朋友受到哀乐之情的困扰吗?”
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流派争芳斗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至汉初的各个学术流派被统称为“九流十家”。后来,儒家思想经过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程颢、朱熹等发展,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而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如此发展壮大,也正是在于薪尽火传。
所谓薪尽火传,柴薪与火种缺一不可,每一次传递都在之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像文化思想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发展。精神之火需要传递下去,也许传递的只是一个口信、一封邮件,抑或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传递一种精神,尤其是人类文明中最珍贵的精神,却常常需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薪尽了,火仍可以传,仍不得不传。传递是人们生存的印记,是人们的生命在世界上镌刻的痕迹。传递,是生命流动的足迹,更是生命流转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薪尽火传,也不仅仅只是传技艺绝活、技术知识,传的更是是精神文化,如果没有传承,就不会有创新和发展,自然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明·
蔡善继《福山禅院放生池募建佛阁疏》:“于是议复建佛阁禅室以安僧众,令游泳斯池者时闻妙法,共证无生,且令数十世而后发菩提心者皆得有所凭依,感动如我辈之于颜鲁公,则薪尽火传,利益更无穷也。”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五四回:“风流云散,贤豪才色总成空;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
作家·
唐浩明《曾国藩》二部一章:“薪尽火传,这个才大心细、见识不凡的门生,不正是自己的传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