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禹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文地质学家
薛禹群(1931年11月2日—2021年6月2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31年11月2日,薛禹群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镇。高中就读于私立无锡中学(现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1949年,薛禹群考入国立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
1952年,薛禹群从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毕业。毕业后进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工作,担任助教,跟着地质系的肖楠森老师从事地下水的研究。
1955年,薛禹群进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研究生班,跟随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导师学习。
1957年,薛禹群从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
1980年,薛禹群写的中国第一本水文地质数值法著作《水文地质学的数值法》。
1982年,薛禹群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系(至1984年),与美国工程院院士S.P.Neuman教授一起从事有关地下水动力学和地下水模拟的研究。
1986年,薛禹群晋升为南京大地质系副教授。
1991年4月,薛禹群教在南京大学组织并主持召开了地下水流和污染模拟国际会议。
1999年,薛禹群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12月,薛禹群受聘为桂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2021年6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教育学家、南京大学教授薛禹群,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薛禹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三维热量运移模型,用于上海储能。揭示了海水入侵、咸水入侵规律,建立了潜水条件下的三维海水入侵模型、三维咸/卤水入侵模型,用于胶东海水入侵、咸水入侵防治。建立反映水岩间阳离子交换的三维水—岩作用模型。系统研究水量、水质模拟,其中多个含水层越流系统的水量模型、水质模型等7个模型属国内首先建立,为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污染预测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先进手段。同时提出了许多为求解这些模型的新算法。
薛禹群专长于地下水研究,1986年建立了三维热量运移模型和海水入侵潜水含水层的数值模型,该模型及所提对策应用于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造成海水迅速入侵的龙口市沿海地区后,使海水入侵速度由1989年的20kmz减至现在的每年1~2km2。该模型克服了“降雨入渗和潜水面波动对入侵水质的影响”两个难题。他还建立了一系列水量、水质模型,其中含水层越流系统等模型。针对有些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的情况,他建立了三维热量运移模型,在上海实施后储能效果良好。研究解决了山东地区抽取地下水过量导致咸水入侵的问题。系统研究水量、水质模拟,为地下水资源评价、污染预测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先进手段。同时提出了许多求解这些模型的新算法,其中对数插值法、求解流速的新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薛禹群等经过7年监测,系统地揭示了中国海水入侵的特点、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国内第一个海水入侵模型。该模型及所提对策应用于山东龙口地区取得良好效果,海水入侵速度从1989年的约20km2减至每年1-2km2,有效保护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个模型克服了难以处理的“降雨入渗和潜水面波动对入侵水质的影响”这两个难题。与此同时,他还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了一系列有关水量、水质模型。其中,含水层越流系统等7个模型。为中国开展水资源评价、水位预报和地下水污染预测等提供了方法和有效手段。
薛禹群在研究海水入侵的过程中,根据海水与岩石接触中的阳离子交换现象,建立起阳离子交换运移行为的三维模型,成功地摸拟了龙口地区水——岩间阳离子交换的全过程,与实际观测一致。后来,他们又针对比海水矿化度高数十倍的卤水/咸水入侵所发生的水——岩间溶解与沉淀过程进行研究,并把成果应用于山东莱州湾地区取得良好效果,从而为全面研究液体——岩石间物理——化学作用的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为推动中国地下水模拟科学的发展,薛禹群还研究配套了模型求解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许多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如对数插值法、三次样条函数求解流速等,如三维对数插值法不仅较国外同类方法早提出3年,且功能更强。这些方法克服了一些模拟中的关键性难题,有效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也提高中国模拟技术的整体水平。
截至2009年12月,薛禹群共出版教材和专著8本,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
截至2009年12月,薛禹群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人才培养
薛禹群说:“科研不能靠想象,观测数据做不得半点假。“要做学问,先要做人,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做一个立志报国的人。”薛禹群认为,做学问要像做人一样,必须踏踏实实。
地下水动力学研究涉及的数据尤其多,在工作中,薛禹群不容许修改数据。他认为对误差可以分析其原因,但不能随意改动,尤其不能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一流的成果只能建立在真实的数据上。他指导的博士生吴吉春的论文做好后,涉及的上百万个数据,薛禹群要他再三核实,并制成相应图表。对论文中需要验证的数据,薛禹群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先后3次送到3个不同的实验室去验证,确保准确无误。
截至2010年11月,薛禹群培养了大量水文地质学人才,他的学生中仅教授或教授级高工就有近百人。
荣誉表彰
1999年,薛禹群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任职
薛禹群先后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HydrogeologyJournal》《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刊物的编委。
出版图书
个人生活
薛禹群的叔叔薛萼果(后改名孙冶方)担任过中国共产党无锡支部的第一任书记,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叔叔从小就教导薛禹群要报效国家。
人物评价
薛禹群院士是中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动力学家。他自1952年起先后参与了南京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以及水科学系的筹备和组建工作。他长期从事水文地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特别在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数值模拟、地面沉降模拟等领域的研究独树一帜。他从中国实际出发,建立了一系列水量、水质模型,其中很多属中国最早出现的此类模型。(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薛禹群长期致力于地下水、热与溶质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在地下水热量与溶质运移、三维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等模型建立方面做出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对推动中国地下水动力学研究和水文地质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桂林理工大学评)
人物影响
2011年10月22日下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薛禹群院士致力于地质科学六十年暨八十华诞举行了庆祝会。来自两院的院士林学钰汪集旸王德滋伍荣生符淙斌周君亮张建云7位代表和所在单位出席,江苏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河海大学等众多单位和兄弟院校的代表,南京大学党政领导和地科院历届领导班子、地科院师生代表及薛禹群院士的弟子100多人前来祝贺。洪银兴书记、陈骏校长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薛禹群院士表达感谢和祝福。
参考资料
师资队伍 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禹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大英才 两院院士 薛禹群院士.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2014-10-22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6 19:1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