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蚊科有少数害虫。马铃薯蕈蚊(Pnyxia scabiei)的雌性成虫无翅,钻入
马铃薯块茎形成痂。扁尾蕈蚊属(Platyura)的幼虫为掠食性,结疏松而有黏性的网,在网上分泌草酸,以杀死小昆虫和蠕虫为食。如原产自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的发光蕈蚊(Arachnocampa Iuminosa),其幼虫会产生照亮洞穴的幽光,这已经为当地创下了数百万美元的旅游收入。虽然大多数物种都将生物发 光作为防御捕食者的手段,但是蕈蚊幼虫借助内部化学反应的发光来吸引猎物。
迟眼蕈蚊俗称
韭蛆,是韭菜的重要害虫,有迟眼蕈蚊和陆氏迟眼蕈蚊两种,以前者为主,在北方菜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
迟眼蕈蚊在黄河流域1a发生4代。以幼虫在韭根周围3~4cm土中或鳞茎内休眠越冬。翌年3月下旬以后,越冬幼虫上升到1~2cm深处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5月中、下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下旬末至7月上旬为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上旬末至下旬初。第3代幼虫9月中、下旬盛发,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下旬以后第4代幼虫陆续入土越冬。
成虫活动能力差,不善飞翔,善爬行,畏强光,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活动。常聚集成群,交配后1~2d即在原地产卵,常造成田间点片分布为害。卵多成堆产于韭菜根茎周围的土壤内、叶鞘缝隙及土块下。初孵幼虫分散爬行,先为害韭菜的地下叶鞘及嫩茎,再蛀入鳞茎。幼虫喜欢在湿润的嫩茎及鳞茎内生活。一般潮湿的壤土地为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