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迟眼蕈蚊又称韭蛆、黄脚蕈蚊。是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昆虫。其成虫体小,体背黑褐色;复眼在头顶成细“眼桥”,触角丝状,足细长,褐色;胫节末端有刺2根;前翅淡烟色,缘脉及亚前缘脉较粗;后翅退化为平衡棒;雄虫略瘦小,腹部较细长,末端有1对抱握器;雌虫腹末粗大,有分两节的尾须;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细长;裸蛹初为黄白色,后变为黄褐色。
生活习性
A、韭蛆
幼虫对环境的湿度较为敏感,存活的最佳
湿度在60%~80%之间,寄主湿度过大立即爬离寄主,不再取食。对温度要求不高,20℃~25℃是其最适生长温度。而其成虫虽然喜阴湿环境,但湿度大于70%则不能存活。低龄幼虫喜欢在韭菜茎基和假茎处取食,而高龄老熟幼虫则喜欢在土壤中生活。
B、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能分泌丝线,结稀蔬丝网,粘连寄主残屑,群居在网下取食。
C、韭蛆幼虫极为怕光,强光刺激下表现为不停翻滚且四处爬动。
形态特征
成虫
体小,长2.0~5.5毫米、翅展约5毫米、体背黑褐色。复眼在头顶成细“眼桥”,触角丝状,16节,足细长,褐色,胫节末端有刺2根。前翅淡烟色,缘脉及亚前缘脉较粗,后翅退化为平衡棒。雄虫略瘦小,腹部较细长,末端有一对
抱握器,雌虫腹末粗大,有分两节的尾须。
卵
椭圆形、白色,0.24毫米×0.17毫米。
幼虫
体细长,老熟时体长5~7毫米,头漆黑色有光泽,体白色,半透明,无足。
蛹
裸蛹,初期黄白色,后转黄褐色,羽化前灰黑色,头铜黄色,有光泽。
分布寄主危害
韭菜迟眼蕈蚊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各省区 , 以及四川 、湖北、浙江 、江苏等省。该虫取食范围较广,可危害百合科、菊科、藜科 、十字花科、葫芦科 、伞形科等 7 科 30 多种蔬菜, 其中北方保护地韭菜受害最重 ,其次为大蒜、洋葱 、瓜类和莴苣 ; 可造成韭菜产量损失 30 %~80 %,蒜田经济损失超过 30 %。韭菜受害严重地块平均幼虫达 89 . 7 头 m2 , 葱头平均达 102 . 5头 m2 。在江西 、北京等地还危害食用菌。
发生规律
韭菜迟眼蕈蚊年发生世代从天津到杭州4~6代不等。杭州一年发生6代,若晚秋气温偏高也出现第七代,一般12月中、下旬第六代幼虫在大葱、韭菜的地下根茎或鳞茎周围土中群集越冬,第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上旬开始出现羽化成虫,3月中旬为羽化高峰,4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发生高峰期,以后近一个月发生一代。
韭菜迟眼蕈蚊成虫昼夜均能产卵,卵产于地表土块下或韭菜鳞茎和叶鞘内,大多块产,少数散产,产卵量100~300粒不等,一般200粒左右。幼虫有群集危害特征,一般在土下5~10厘米处活动,咬食鳞茎或地下茎叶,使植株枯萎死亡,老熟后在鳞茎或根部化蛹。一般砂性土危害重,成虫不善飞翔,所以发生危害成区域性,远距离传播往往由其植物产品如蒜头、泥韭、带土的葱等将虫卵、幼虫或蛹夹带至新发生地。每年的4~6月和9~11月虫量最多,呈春、秋两个危害高峰,春、秋两季主要危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严重的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的7~8月份,由因幼虫不耐高温干旱和暴雨,幼虫在31℃时就滞育,特别是砂质土,土壤受阳光照射升温快,而暴雨又易使土壤板结,均不适于幼虫生长发育,所以田间虫量少,危害也轻。
韭菜迟眼蕈蚊属喜温性害虫,抗高温、干旱和暴雨能力弱,幼虫发育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8~25℃,土壤含水量5%~20%。因此
长江流域盛发期为春季4~6月、秋季9~11月。在25℃时,卵历期2.5天,幼虫期10.5天,蛹期1.5天。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A、冬灌或春灌减少幼虫数量;
B、韭菜萌发前,起土翻晒晾根,干死幼虫。
药剂防治
A、在成虫羽化盛期喷洒50%
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氯氰乳油3000倍液,上午9—10 时施药效果最好;
B、在幼虫为害盛期,当韭菜叶尖开始变黄、变软,逐渐向地面倒伏时,即应灌药防 治,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
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