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是明代文学家
王世贞的史论作品。这篇文章开篇对
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发表了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从情与理两方面重点剖析两国外交上的形势,从而得出因为
秦国不想和
赵国为敌所以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结论。全文逻辑清晰,语言自然,姿态横生,纵横捭阖,论述严密,辩驳有力,尤其文中的假设论证一段文字,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
作品原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⑴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⑵,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⑶,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⑷,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⑸,而僇相如于市⑹,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⑺,而责璧与信⑻,一胜而相如族⑼,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⑽,柔廉颇⑾,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⑿!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蔺相如:战国时
赵国大臣。
赵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宝——
和氏璧,
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给了秦璧却得不到城。蔺相如请命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给赵城,用计赚回和氏璧,并叫随从化装从小路逃走,完璧归赵。
⑵情:真实意图。
⑶九宾:九位迎接使者的傧相,皆立于朝廷上,是战国时最隆重的外交礼节。宾,指傧相,迎宾礼赞的官吏。
⑷绐(dài):欺骗,骗取。
⑸令:假如。
⑹僇(lù):通“戮”,杀戮。
⑺武安君:秦国大将白起的封号。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
⑻责:求。这里指索取。
⑼族:灭族。
⑽劲渑池:指蔺相如在渑池(今河南林县)宴会上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之事。
⑾柔廉颇:指蔺相如赵国大将廉颇委屈容让,终使廉颇感悟并负荆请罪之事。柔,忍让、退让的意思。
⑿曲全:委屈成全。
白话译文
蔺相如保全和氏璧,人们都称赞他,我却不敢认为是诚实的。
秦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欺骗赵国并且威逼着要它的和氏璧。这时说求取和氏璧确是真情实意,并不是想来打赵国的主意啊。赵如果了解秦的真情就可不给,不了解秦的真情就给;了解秦的真情但怕它就给,了解秦的真情却不怕它,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为什么既然怕它却又要挑起它的怒气呢?
况且秦想得到和氏璧,赵不给它和氏璧,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说。和氏璧到了秦国,秦却不给城,理亏在秦国;秦拿出城而和氏璧却送回去了,理亏在赵国。要想使理亏在秦国,就不如放弃和氏璧;怕放弃和氏璧,就不如不给秦国。秦王已经按照地图来给城,又设置了九宾的大礼,斋戒沐浴来接受和氏璧,那情势看来是不会不给城了。如果秦王受了和氏璧,却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请求说:“我本来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和氏璧不是赵国的璧么?那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宝地啊。现在如果大王因为和氏璧的缘故,失去这十五座城,十五座城的子弟,就都会深深埋怨大王,因为大王抛弃他们就像抛弃小草一样。如果大王不给城却骗取了赵的璧,为着一块璧的缘故,却在天下人面前丧失信用,那么我请求死在秦国,来揭露大王的不讲信用。”这样,秦王未必不退还和氏璧啊。现在怎么却派随从怀着和氏璧逃回去,使人们认为秦国理直呢?这个时候,秦的意思还不想跟赵国断绝关系罢了。如果秦王发怒,在市朝上杀掉相如,派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逼近邯郸,索取和氏璧和要求赵国守信,那么,秦国打一次胜仗,相如就会灭族;打两次胜仗,和氏璧便终于归入秦国了。我因此说:“蔺相如使和氏璧能够得到保全,是天意啊!”
至于他在渑池会上的顽强坚决,对廉颇的忍让团结,那方式方法越出越运用得巧妙了。因此赵国能够完好不受损害,也是上天在曲意保全它啊!
创作背景
王世贞作为明代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盲从古人,常常见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善察疑似之迹。西汉
司马迁在《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和氏璧完好回归赵国。这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直到后来,人们仍然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赞赏有加。王世贞针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事,创作了《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篇议论文,否定了世人对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赞誉,认为蔺相如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之所以能成功,乃天助之也。文章角度新颖。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史以来一直深受世人称赞,认为他不畏强暴,英勇机智,终于保全了赵国的利益。作者于不疑处生疑,指出赵国送璧入秦这一行动就是错的,因为把璧给不给秦国,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提得新颖,问得有力。接着从事情所带来的是非曲直角度提出看法。据《史记》载,蔺相如曾对秦王说:“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依其言,一一照做,而相如却“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这一做法,人们一直认为相如能审时度势,机敏过人。作者却认为“归直于秦”,使自己从原告转为了被告。即使秦王真的“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应该理直气壮地去与之阐述利害关系,把道理说明说透了,“秦王未必不返璧也”。假如秦王因相如的无理行动而恼羞成怒,把和氏璧之争升级为战争,那么其结果必然是“璧终入秦矣”。这两个假设提得很新颖,使文章增强了吸引力。
文章结构紧凑。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明确亮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敢于违众人之意、逆一成之说,这种胆识和魄力就深深吸引住了读者。接着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丝丝入扣的论述。从送璧入秦到“归直于秦”,最后得出结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几个层次,一层比一层深,又衔接紧密,推理、判断、逻辑性极强,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这是一篇翻案文章,未免有深文周纳之弊,然亦不失为一种看法。文字精悍,表达透辟,富有气势。
名家点评
清·
林云铭《
古文析义》卷十六:论断题,其篇法、段法、句法,俱难得如此斩截爽朗,别无衬垫闲话,自是大家手笔。
清·
吴楚材、
吴调侯《
古文观止》卷十二:相如完璧归赵一节,至今凛凛有生气,国无待后人之营议也。然怀璧归赵之后,相如得以无恙,赵国得以免祸者,直一时之侥幸耳。故中间特设出一段中正之论,以为千古人臣保国保身万全之策,勿得视为迂谈而忽之也。
清·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卷十:力翻成说,自出新意,真觉石破天惊。此与郭子章管蔡论可称双璧。凤洲先生在明季与李攀龙先后主文盟,海内士大夫均为折服。其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所为文由藻饰而造平淡。观此论,洗尽铅华,清言娓,殆晓所遗乎?先生为有明钜子,不可不一读其文也。故补录之,蔡铸记。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早年与
李攀龙同为
后七子领袖,主张散文唐以后勿论,诗采汉魏六朝与盛唐诸家,倡导复古摹拟。晚年见解有所改变。对戏曲也有研究。以文学、藏书而知名,其诗歌,才力雄,学殖富,在后七子中成就最高。有《弇州山人四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