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葆真,女,出身宦门,为
英若诚之母,其父
蔡儒楷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
山东省长,蔡葆真从小入天津圣约瑟教会女校,接受西方教育。解放后曾任北京
儿童图书馆馆长。
英若诚之母蔡葆真出身宦门,其父
蔡儒楷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山东省长。解放后蔡葆真曾任北京
儿童图书馆馆长。
英敛之还创办了北京第一所女子中学——静宜中学,
英若诚的母亲蔡葆真女士刚过门就当了这所学校的校长,时年19岁。
蔡葆真从未离开过中国,她父亲为了让她配得上那位留洋的准女婿,从小就把她送进教会学校,她同样是一名
天主教徒,精通英文和法文。
这样的夫妻在同时期的中国并不多见,在
英若识的记忆中,“我们家的民主空气一直很浓”。蔡葆真奉行“树大自直”的教育理念,给予子女最大的自由空间。
英千里和妻子蔡葆真(晚清
山东巡抚、民国教育总长
蔡儒楷之女)一共生了9个子女,长女七香、次子若敬患病早逝,其余几个孩子依次为若勤、若诚、若聪、若采(女)、若识、若智、若娴(女)。
1935年10月,
英千里和蔡葆真又添了一对孪生男孩,给孩子取什么名字让英千里夫妇犯了难。
因为当初,英千里为长女取名七香;为长子取名为巴图(
满语:英雄之意);给次子取名九龄,从语音上已占了“七”、“八”、“九”三个数字,待到三子
英若诚时,不便用“十”,故取名为“少陵”;可两年后,英家的第四子出生时,取名“辰龄”。到第五子和第六子的时候,夫妇俩实在想不出更为妥当的名字。很快,这件事被英家的世交、当时
辅仁大学校长、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陈垣先生得知,他建议英千里给新出生的两个幼子一个取名“若识”、一个取名“若智”。“识”为多音字,亦读智,用在孪生兄弟身上再合适不过。
英千里夫妇非常高兴,并提出请陈垣先生给巴图等兄弟姐妹都按“若”字统一取个名字。
陈垣先生欣然接受了英千里夫妇的请求,除已夭折的长女“七香”外,他给每个孩子改名:长子巴图取名为“若勤”;次子九龄取名“若敬”;三子少陵取名“若诚”;四子辰龄取名“若聪”;次女取名“若采”。从此,英家兄弟姐妹的名字才统一了排序,称为“若”字辈。到了1945年,英千里与蔡葆真又有了一个女儿,她是英家“若”字辈中最小的一个,取名为若娴。
英千里去台湾后,蔡葆真带着7个孩子艰难谋生,她卖了一些古董维持生计,凡是在读的孩子,一个都不让他们中断学业。生计艰难,免不了借债度日,她把丈夫寄来的路费都拿去还了债。1950年前后,她写了封信让丈夫再寄一笔钱,这封信下落不明,家人从此与英千里失去了联络。
蔡葆真因为有个跑到
台湾的丈夫,自己又懂法文,被安上一个疑似“法国间谍”的罪名,
造反派不许她跟子女同住,把她隔离到一个只有7平米的小矮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