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沈
南宋学者
蔡沈(1167年~1230年),一名蔡沉,字仲默,号九峰,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南宋学者。蔡元定次子。
人物简介
师事朱熹
蔡沈幼承家学,稍长,师事朱熹于白鹿洞书院,为朱熹晚年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蔡沈博览群书,视功名如草芥,三十不就科举,诸臣举荐,都推说:“此非吾志也”,坚不肯受。庆元二年(1196年)爆发庆元党禁,随父谪官道州(今湖南道县),父子穿草鞋步行三千里,闭户读书,授徒讲学。父殁,护柩以还,赠银以途者众,沈一一跪谢坚不肯受。
潜心著学
蔡沈遵循父命与朱熹嘱咐,在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庐峰山麓建大明堂(即庐峰精舍),寒窗夜灯,潜心著述,十载著成《洪范皇极内篇》《书集传》。此二书均进入四库全书。《洪范皇极内篇》是以81个洪范畴数,论述天地阴阳理气体用,动静以至自然界动植物的变化等问题。
《书集传》是受朱子之托而著,花十年功夫,用简明的文字诠释《尚书》以得帝王谟诰之旨。与朱熹的《周易本义》《诗集传》和胡安国的《春秋传》等书并列为官书,为科举所依据,成为元、明、清三代士人必读课本。
他还与兄蔡渊一道将祖上所遗武夷山牧堂加以修缮扩建,名为“南山书堂”,以为授徒论道、著述之所。因与武夷精舍相近,可与学友随时往返,相互切磋。蔡沈遵父命在南山书堂著《洪范皇极》。在离书院不远的一曲儒巾石上,留下“千崖万壑”题刻。绍定三年(1230)病逝,谥“文正”,真德秀为其撰墓志铭,
蔡沈由于师教和家学的熏陶,理学修养甚深。创九峰学派,主要弟子有陈光祖、刘钦、何云源及其子蔡模蔡杭蔡权等。
身后荣享
由于著书有功,教子以忠,闻于朝廷,宋宝佑三年(1256年)理宗追赠太子少师,次年再赠太子太师、太师永国公,谥文正。宋宝佑三年理宗皇帝御书“庐峰”巨字,由子蔡杭石刻于九峰石崖上,理宗皇帝赞曰:“蔡沉纲维吾道,羽翼正传,礼乐立邦国之经,著述可垂于百世。象数明天地之撰,制作示法于后人,立身不在其身,光前克裕厥后,以持敬为格心之学,以协忠为赞化之谟,经论大经由夙成于考训宫师极品。”
元朝至正十九年追赠建国公。
明成化三年又赠崇安伯,明嘉靖九年诏蔡沈入至圣祠。
清康熙44年,圣祖仁皇帝御书颁赐宋儒蔡沈《学阐图畴》金匾。
观点著作
理学观点
其宇宙观,承接周敦颐、二程之说。认为“冲漠无朕”时,已有万物之理,理是气或物的根本,所谓“气根于道”。万物万事各有其理,但总的理只有一个。宇宙形成的过程,是有理乃有气,有气乃有形,形生气化,生生之理无穷。“无极之真,二(阴阳二气)五(五行)之精,妙合而凝,化化生生,莫测其神,莫知其能”(《洪范皇极·内篇》)。阴阳二气的关系,是阳顺阴逆,阳长则阴消,阳进则阴退。顺者吉而逆者凶,长者盛而消者衰,进者利而退者钝。他承袭张载关于阴阳二气变化之说,称显著变化为“变”,逐渐变化为“化”。两种变化互为交替,所谓“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总之,理是宇宙的本原,存在于气和物生成之前。理天形,物有形。无形之中已具有形之实,有形之实而体无形之妙。故君子谈理而不坠入虚无,言物而不拘泥于形器,中立而不倚,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而不忧。
关于人性问题,他把心、性、情联系在一起。认为心“实为身主”,人心动静,产生性情。性是理之形体,情是性的发动。心有体有用。其体则为仁义礼智之性,其用则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当心寂然不动时,浑然在中,无所偏倚,与天地同体;当心感万物而动时,则随触随应,曲成万物。故他强调主敬功夫。认为“敬者,圣学始终之要”,未知时要敬以知之,已知则要敬以行之。不敬则心无管摄,精神昏乱,不能有所知,亦不能有所行。善养生者,是以气而理形,以理而理气。理顺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天地万物无所不知。反之,理昏于气,气枯于形,耳目口鼻徇而私欲胜,好恶哀乐而天理亡,虽能苟生,亦如禽兽。
他维护封建纲常,坚持正统,认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品恭顺,则为皇极之世。指出仁义礼智信为义理之公,人所固有。视听言动恩为刑器之私,是我所自有,公者千万人所同,私者一人所独,故君子贵同不贵独。强调明礼而后可以与道适,守礼而后才可以治民,达礼而后才可言数。非礼之道,乃老、佛之道;非礼之治,乃荒唐之说;非礼之数,乃京房、郭璞之技。君子所不由、不为、不言。还强调义利不可以不明,不明则以利为义,心虽然公,但亦私。天下正理,犹如大路,一而已,旁蹊曲径,皆为私意。故遵王之道,“无有党偏,偏陂,反侧云”(同上)。他把象数纳入理学范围,因数明理。认为天地、人物皆由数所派生。“天地之为所以肇者。数也;人物之所以生者,数也;万物之所以得失者,亦数也”(《洪范皇极序》)。物皆有则,而数尽天下之物则,事皆有理,而数尽天下之事理。“不明乎数,不明乎善也;不诚乎数,不诚乎身也”(《洪范皇极·内篇》)。故静则要察数之常,则天下之故无不通;动则要达数之变,“而天下之几无不获。”中人以上,达于数;中人以下,囿于数。“圣人因理而著数,天下因数以明理”(同上)。关于“洪范之数”,则认为,数始于一,一者为奇;象成千二,二为偶,“故二四而八,八者八卦之象也;一而三,三而九,九者九畴之数也。由是重之,八而六十四,六十四而四千九十六,而象备矣。九而八十一,八十一而六千五百六十一,而数周矣”(《洪范皇极序》)。
他受师托,潜究数十年,而撰成《书集传》。纠正前人不少误解,有不少独出新义,其主要是宣扬二帝之相传的心法,即德、仁、敬、诚,也就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此书与朱熹的《周易本义》《诗集传》,胡安国的《春秋传》并列为官书,为科举所依据,成为元、明、清三代士人的必读课本。
沈为“朱学于城”,在理学发展史上有一定影响。《洪范皇极》又自为一家。黄瑞节评其谓:“《易》更四圣而象已著,《范》锡神禹而数不传。九峰蔡氏撰《皇极内篇》数为一书,于是有《范数图》八十一章六千五百六十一变。”西山真氏云“蔡氏《范数》与三圣之《易》同功者是也”(《宋元学案·九峰学案》)。
著述名录
著有《书集传》《洪范皇极》《蔡九峰筮法》等。蔡沈的《书集传》是宋代《尚书》经学的代表作,是一部“求圣贤之心”的求道著作。蔡沈特别维护传道传心的圣贤人物形象,尤其对《尚书》中占有重要篇幅的周公,通过辩疑、考订、驳斥等方法来新释周公事迹,再造了一个符合儒家修齐治平理想圣人气象、具有高尚政治道德的周公形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9 13:58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