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士英(1605—1675年),字伯彦,号魁吾。其始祖诸海公为苏州吴县洞庭西山人。元朝末年携二子清洪迁居淮安府宿迁县顺德乡九图(今宿城区蔡集镇西北),首创宿迁西山堂牌坊蔡一支。顺治十二年(1655年)首任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加兵部左侍郎,因“抗言力陈”海禁之弊,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罢官。顺治十六年(1659年)复任漕运总督,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顺治元年(1644)二月,叙录降将功,授
佐领,寻署
参领。六月随
都统石廷柱征山东,遇
饶阳土贼扫地王康玉环拥众万余阻道,剿平之,擒斩康玉环。随都统
叶臣招抚山西,以
红衣大炮攻
太原府,败伪伯
陈永福兵。
顺治九年(1652)四月,授
江西巡抚。时广西土贼杨文等集浙闽流亡,据九仙山,肆掠旁邑
袁州。吉安土贼刘京、李文斌受明桂王
朱由榔侯爵纠众安福、永新诸县。蔡士英至,与
提督刘光弼会商援剿,遣游击岑应元等率师撃败贼众,复安福、永新,李文斌、刘京先後擒斩。遂遣参将陈陞等会同浙江官兵,攻破九仙山贼寨,杨文中礮死,降其弟杨富等余众,并受抚。又伪总兵霍武,结连福建逆寇周立,滋扰江西。伪都督曹志攀、伪总兵汪文生先後纠贼犯饶州、广信。蔡士英檄兵征剿,复遣湖东道安焕、通判张羽明等谕降之。
先是江西巡抚
夏一鹗请豁荒田税粮,部议令覆加察核,至是蔡士英疏言江右连年兵燹,加以天灾流行,死亡相枕,腴产抛荒。前抚臣夏一鹗疏报全省荒数及今覆察为数较多,前此因地为贼据,今始恢复,或民徙他乡,今始归来。有阖门遭戮开,报无人者。又有误听讹传恐报,荒即作官田者,竟有未报之数,臣思有荒而不除,除之而不尽非,所以广布皇仁。今十三郡所属尚多寇盗,良民甘心相从正,以今日归来,明日即追徵荒逋。故宁从贼而不悔耳且,贪官污吏因荒熟未分,始则借荒为口,寔继则缘荒而作奸,牵混不清,穷民徒受催科之苦,究无补于国用朝廷,亦何乐有纸上之虚数哉?惟除荒一举,不过减有名无实之赋额,自此按册而徵,无所托词,再督劝开垦遵例起科,数年之後,可以仍完原额,臣委官遍行踏勘通省,荒芜确数实十万七千五百余顷,较前抚臣所报多二万五千六十七亩有奇,伏乞恩准,豁除庶国计民生,两有攸赖。疏入,得旨允行。
江西右布政使
庄应会奏袁州、瑞州二府科粮独重,请减浮额下。蔡士英确勘,疏言袁瑞多山,素称瘠土,自
陈友谅窃据时,因饟绌借徵。明洪武初,奸民黎伯安抱册以献,沿袭不改,较元至治间额徵浮倍视。临江、吉安等府亦轻重悬殊,应减从原额每亩九升三合起科,以苏积困,奉旨浮粮积,久重困一方,应从原额减免,毋踵弊混徵。
蔡士英又因工部议令察勘,
广信府之封景山可否采木疏,言封景山初名铜塘,因其峭险,屡为盗薮削平之。後即封禁,故亦称封禁山。唐代
黄巢倡乱,其党藉为窟穴,流毒一方。明嘉靖间,奸民
叶宗留赁居烧炭,遂谋为不轨,
邓茂七为之附援,三省摇动,几危信州。迩为山贼杨文窃踞,宁谧未久,恐启奸谋,请敇禁开采。诏从之。
顺治十二年(1655),擢
漕运总督。明年,疏言旧例本省丁船协运他省粮务,未免稽延,请改拨就近官丁领兑。又言海州先遭兵火,致多无主荒田,已入新垦册,报原额正供钱粮,无凭徵解,请旨豁除。并刋正赋役全书以示久远事。皆下部议行。
顺治十四(1657),年因病解任,顺治十六年(1659),病痊,复授漕运总督。先是顺治二年(1645)设
凤阳巡抚,驻
泰州。顺治六年(1649),因标兵调赴广西,裁巡抚,归漕运总督管理。至是蔡士英以海防漕务势难,兼理,请仍旧制,于是复设凤阳巡抚。蔡士英端理漕务。
顺治十八年(1661)以疾
致仕。康熙十三年(1674)正月卒,赐祭葬如典礼,谥襄敏,祀江西
名宦祠,
淮安士民亦建祠祀。
孙:
蔡珽(?~1743),蔡毓荣之子,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官至署
直隶总督、
吏部尚书、
兵部尚书。《
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