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运河,属
海河流域独流入
渤海河流。明清时定名以前,名称多变,曾名潮河、沽河、蓟州河、运粮河、白龙港、北塘河、庚水、泃水等,不一而足。明清以后,因上游通过古蓟州[蓟州区(原
蓟县)],又是古代漕运航道,而命名蓟运河。
干流概况
蓟运河,古称庚水、泃水,位于滦河以西,潮白河以东。上游有泃、州二河,分别发源于
兴隆县境燕山南麓的青灰岭及罗文峪。泃河、州河在蓟州区(原蓟县)青甸洼南张古庄汇流后称蓟运河。
蓟运河古称潮河,系单独入海的一条河流。上游的主要源流有泃河、州河(亦称梨水)。泃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将军关外青灰岭,全长180公里;州河发源于
兴隆县罗文峪,全长112公里。
蓟运河干流,自州河、泃泃河于
宝坻区(原宝坻县)张古庄北汇流后,沿区境东北边界,经北马营、北潭、新安镇、曹家口、宝船窝、宝芝麻窝、焦家庄、南王庄、西走线窝,于张头窝东出县境进入
宁河区(原宁河县),再东南流,经芦台、汉沽,于
滨海新区(原属
塘沽区)北塘入海,全长156.8公里。
一般以较长支流泃河为源,按《宝坻区(原宝坻县)志》蓟运河总长应为336.8公里,但《天津市志》《唐山市地名志》等分别记为316、317公里。
该河流域上游山区是华北的多雨区,河水径流量较丰富;下游为平原,河段如九曲回肠,上、下游落差大。每到雨季,上游各河在山区奔腾咆啸,水流湍急;进入下游,地势平坦,坡降锐减,河道宽浅,加之入海口受海潮顶托,河水宣泄困难。因此,该河在历史上常常决堤泛滥为患。新中国成立后,对该河进行了多次治理,水患基本消除。
水文特征
蓟运河支流泃河上游建有海子水库,二十年一遇洪水控泄1330立方米/秒,泃河下游当辛撞洪峰流量在五年一遇(830立方米/秒)以下时,全部由引泃入潮下泄。当泃河上游来量大于1080立方米/秒时,引泃入潮分泄830立方米/秒,泃河辛撞闸下充分泄洪后,上游水势仍继续上涨时,由南周庄闸分洪;当九王庄水位达9米或泃、州两河来量大于400立方米/秒时,由嘴头闸或邵庄子闸分洪;当泃河发生二十年一遇以上洪水时,由辛撞闸上游破堤分洪,分洪顺序依次为本洼、南洼、东洼、北洼、西洼。州河上游建有于桥水库,二十年一遇洪水,控泄150立方米/秒。河道于1976年震毁后,河北省已按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十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修复;还乡河上游建有邱庄北库,二十年一遇洪水控泄230立方米/秒。河道下口九丈窝以下经还乡河分洪道至阎庄入蓟运河。分洪道全长31.5公里,行洪能力十年一遇670立方米/秒。大于十年一遇,自还乡河右堤九丈窝分洪闸向盛庄洼分洪滞蓄。分洪道下行纳小新河、津唐运河沥水至阎庄为734立方米/秒。
主要支流
泃河,是蓟运河上游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大青山南侧将军关外青灰岭,新集以上汇流面积约1940平方公里,由黄崖关入天津蓟州区(原蓟县)境,经下营、罗庄子,在泥河村以下进入北京
平谷区(原平谷县),1960年建有海子水库,总库容1.21亿立方米。在平谷区(原平谷县)境内纳错河、金鸡河,流经河北
三河县,从蓟州区(原蓟县)红旗庄再入天津宝坻境内。1958年在红旗庄建拦河闸一座,设计流量350立方米/秒,下行至蓟州区(原蓟县)辛撞村于1973年建节制闸1座,设计流量250立方米/秒,同时在右岸开挖引泃入潮分洪道,设计流量830立方米/秒。泃河在天津市境内红旗庄闸始至张古庄附近与州河汇流入蓟运河。全长180公里,流域面积2687平方公里。泃河在有将军关石河、错河、金鸡河、澜水河、漳河等支流。
州河,北魏时称沽河,明朝叫蓟运河,清康熙三十年(1691),改名州河,是蓟运河上游东支,上有黎河、沙河、果河、淋河,发源于迁西县的鹿耳岭和遵化县的秋水岭,于蓟州区(原蓟县)东北始入天津蓟州区(原蓟县)境,汇合后即进入
于桥水库库区。下段自蓟州区(原蓟县)山下屯闸始至张古庄汇流口止,河道长度48.5公里。全长112公里。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竣工后,该河变成了引滦入津的输水河道。
还乡河,也名环香河。古称“浭”(庚水)、巨梁水。《丰润县志》载,相传宋徽宗北狩至此,有西来庚水自还乡诗句,故名还乡河。流域面积1230平方公里,始于
迁西县新集镇,流经丰润区、玉田县,在宁河区(原宁河县)东丰台进入天津市境内,1973年开挖还乡新河(还乡河分洪道),东丰台以下段还乡河功能变为灌溉排沥河道,同年于东丰台北还乡河改道进水口处建丰北闸。还乡新河于丰台北接还乡河洪水,上游还乡河在丰润区建有邱庄水库,1960年8月建成,集水面积525平方公里,防洪标准百年设计,五百年校核,总库容2.04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39亿立方米。还乡新河下行承纳小新河、津唐运河至阎庄为734立方米/秒入蓟运河。还乡新河全程均在天津市宁河区(原宁河县)境内,自丰北闸始至阎庄河道长31.5公里,两岸堤防总长61.5公里,左堤西淮沽西至阎庄31.5公里,堤防高度6.5~5.2米(黄海高程,下同),右堤丰北闸西至阎庄30公里,高程与左堤同,堤顶宽度左右堤亦均为8米,两堤距200~300米,控制地点九丈窝,水位4.97米,控泄流量670立方米/秒。
黎河,亦称梨河,源于遵化县内小厂乡庆峪村三道毛山东麓。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小厂、靠山庄、崔家庄、岳各庄、团瓢庄、山里各庄、东新庄、刘备寨、平安城等九个乡镇入蓟具境内,在藏山庄东南与沙河汇合后称国河。往西注入于桥水库。全长76公里,流域面积560平方公里。遵化县境内长74公里,流域面积550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100米、深4米。黎河桥以上河底为砂卵石,下游河底为泥沙。有三条支流。即小厂河、东黎河、老峪河。均在遵化县境内,属季节河。
金水河,旧称“金水”。发源于
玉田县西北部李家团城乡石岭口北部山区。旧志载:“南流四十里至河头子庄伏入地”。建国后,为减少沥涝灾害,挖通了河头子庄至林西乡黄土坎河道,汇入兰泉河,河底宽6米,堤顶宽3米,与兰泉河交汇处深2.04米。全长16.7公里(在胡家楼村旁有蓟州区(原蓟县)东部的龙潭河上梢改道汇入),流域面积为35.8i平方公里。设计行洪流量83立方米/秒。为低矿化度的软水。
兰泉河,也称蓝泉河。古称蓝水,唐水。发源于玉田县城西北十五里陀头山下,水从石隙问涌出,清澈见底,其色翠蓝故名。旧河道西南流经彩亭桥、渠河头纳螺山水流至西杨家套与荣辉河汇入蓟运河。解放后经规划治理,中游渠河头到临河庄段作废。另从梁庄子西经周家铺到临河庄开挖了新河段,至黄土坎有金水河汇入。南流到西迷王会村西改道南下至新安镇东入蓟运河。原至小河口河道废除。同时也废除了从蓟州区(原蓟县)东部安棋盘汇入兰泉河的辽运河段。治理后总长34.7公里,流域面积为200.7平方公里。设计流量(新安镇段)160立方米/秒。年径流3.339万立米。河底为黑粘土质。水质是低矿化软水。沿河建有6座扬水站。基本上杜绝了沥涝灾害,还可灌溉农田。
荣辉河,发源于玉田县城东北二十里小泉山南麓。旧称小泉河。清嘉庆二十兰年(1818年)建行宫于其流经的东八里铺。赐名荣辉河。旧河道在西杨家套入蓟运河。全长30公里。属季节性河流。河底为粘土质。解放后对双城河、荣辉河进行统一规划治理。荣辉河从小泉到小狼虎庄过4.5公里,流入双城河改道,南下到虹桥北10公里,仍为荣辉河。由虹桥北往南挖通至魏铺台10公里与双城河下游汇为一河到盛家庄北注入蓟运河。这段为双城河。原荣辉河下段虹桥至西杨家套15公里段作废。经过统一规划治理改道。荣辉河在虹桥以北段有灌溉之利,但由于玉田县化肥厂废水流入,污染严重,已无鱼虾生长。
双城河,发源于玉田县城东北三十里的黄家山(也称常山)。向南流、因在土城子段两岸有古双城遗址故名。旧河道流经土城子、亮甲店,殷家屯、杨家套、散水头、钱家沟、魏铺台南下,至盛家庄南入蓟运河。长68.1公里。为季节河。双城河过去常发生洪水为害。解放后对双城河、荣辉河统一进行了治理。在上游从黄家山至殷家屯注入新开挖的双城河的改道。在小王庄汇入还乡河。废除殷家屯至魏铺台旧河道。又从虹桥北的荣辉河段开日向南直挖至魏铺台十公里接双城河下游段,向南取直展宽挖深至盛家庄南入蓟运河。从虹桥北至盛家庄段为双城河,虹桥北至小泉为荣辉河。并在大定府庄到于家铺新开辟了截流引河11.5公里,在于家铺扬水站入双城河。治理后,河长44.7公里,总流域面积为385.16平方公里。设计流量(大盘龙庄)22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765万立米。河底为粘土。下游有鱼虾生长。
津唐运河,是1959年
丰南县开挖的人工河道,原计划天津与唐山水路由此河通航,故按两地名称中的一字,取名津唐运河。因挖至兰高庄乡的白石庄,地下尽悉流沙,不能续挖,故未能挖至唐山沟通陡河而废止。东起白石庄,西至汉沽农场阎庄子注入蓟运河。全长35公里,平均宽度约80米,流域面积284.7平方公里。河身坡度为1:3,堤坝高3米,平均深度约4米,泥沙河床,为常年河,有鱼虾生长。流经丰南县兰高庄、唐坊、南孙庄、东田庄4个乡及汉沽农场北陈庄乡。丰南县境内长27.5公里,在丰南县刘家堑东南有猪龙河注入。在汉沽农场裴庄西南有还乡河分洪道汇入。计划蓄水00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82万余亩。沿河丰南县境建有唐坊、孙老庄、南孙庄、董庄子、旧庄、孙茂庄及汉沽农场境内裴庄、八队、东崔排灌站。在丰南县的侉子庄、唐坊桥及汉沽农场的裴庄附近有五条人工河道通煤河。
煤河,上游为青龙河支流发源于丰润区瓦房庄南至丰南县脊各庄镇之河头,往下始称煤河。系清光绪七年(1881年)开平矿务局为运煤而开挖的一条人工河。东北一西南走向,从丰南县的河头流经东田庄的西部入汉沽农场境。从汉沽农场的裴庄西南流至曹庄入蓟运河。全长55公里,流域面积166平方公里。煤河平均宽度约25一30米,深2米。泥沙河床,为常年河。有少量鱼虾生长。水源大部来源于开滦塌陷坑积水和矿水。煤河中游侉子庄、唐坊桥及裴庄附近有五条与津庸运河贯通的人工河道,故长年有水。最大流量50立方米/秒。煤河是为把开平矿务局唐山矿生产之煤运往天津,由开平矿务局山资开挖而成。每隔5公里筑大桥一座,可通马车及汽车。当时所产之煤,是由唐行铁路运至青各庄,再从河头装船经煤河入蓟运河转运天津,因专为运煤之用,故名煤河。该河为唐山市境内第一条人工河。按民国十年《丰润县志》载:煤河开通后引芦河之水(蓟运河)随潮汐上下,设阿漪蓄波平浪静,四时不泅,商艘客舰,墙密如林,往来洋轮,疾于奔马。1902年开平矿务局生产的煤改由铁路及秦皇岛港运出。煤河舟揖日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于河淤水浅,己无舟揖之利,但尚能灌溉两岸农田。
箭杆河,属蓟运河系,为宝坻区(原宝坻县)内陆河,上游为鲍丘河、窝头河,两河于王补庄(现
王卜庄)汇流后称箭杆河。本河原为古鲍丘水下游故道窝头河之一段,河床浅窄纡曲,堤埝蜿蜒低薄。清雍正四年(1726),在全面整治鲍丘河、窝头河的同时,对该段亦进行治理,即由林亭口以下裁弯取直,重挖河槽,另筑新堤,经小靳庄、双庄、尹家庄,于宽江入蓟运河。因新调整的大部分河段笔直,形如箭杆,故群众称之为箭杆河,遂相沿。箭杆河西起王补庄,流经林亭口,东至宽江村南,全长23.3公里,堤距40米至108米,堤顶高5.5米至4.5米,河底宽25米,河底高程-0.9米至-1.6米,设计流量50秒立方米。
鲍丘河,原为古鲍丘水下游分流故道。古鲍丘水上游为今之潮河,发源于“塞外”,流经密云、顺义、通县、大厂等县,于香河县韩窦庄(原属宝坻区(原宝坻县))入宝坻区(原宝坻县)境,经牛道口、西河务、肖家堼、王补庄入黄庄洼乱流入海。清雍正四年(1726),经怡亲王允祥勘察监施,对鲍丘河全部疏浚整治,“分段挑挖,或循旧流,或取直,至王补庄汇窝头河,筑以长堤,全长七十里(35公里)”。以后上游河道逐渐淤废,仅剩三河县西北田各庄以下存有河形,并逶迤向东南,经小崔各庄、夏垫、马店,于庞各庄村南入宝坻区(原宝坻县)境后,流经牛道口、桥头、白庙、杨家口等村,于王补庄与窝头河汇流,入箭杆河。1924年,武河开挖后,将鲍丘河拦腰截为两段。上段于香河县韩窦庄(时属宝坻区(原宝坻县))北汇入武河;下游一段自武河始,仍循故道,成为无源之水。1972年,开挖“引泃入潮”河道,又将鲍丘河于庞各庄村南处切断。于是,今之鲍丘河在县境内起于“引泃入潮”左堤(庞各庄村南处),过北干渠,经牛道口、桥头、西河务、前白庙、北堼、杨家口,于王补庄汇窝头河,入箭杆河,成为县内季节河,长36.5公里,堤距40米至70米,堤顶高8.2米至3.6米,河底宽4米至15米,河底高程3.2米至—2米,设计流量35秒立方米。
窝头河,古称渠水,又有渠河、苍头河等诸称。清雍正四年(1726)全面整治后,统一改称为窝头河。窝头河,本无主源。主要由密云、顺义一带的丘陵泉水及雨汛潦水汇集而成,因有丘陵泉水所致,常年不竭,涓涓潺流。东汉安帝元初三年(116),渔阳郡太守张堪,为在香河一带引水灌田种稻,开引水渠,“导狐奴山水(顺义县古称狐奴县),灌田数千亩”。这条引水渠道从密云东南始,沿顺义、通县、三河县半壁店,再曲流通县窝头庄东,经香河县苍头庄、北吴村,过县城北东流马家窝、闫胡套,至渠口镇东散流入宝坻区(原宝坻县),因系人工开渠引水之道,故时称“渠水”。
东汉末年,曹操为发展军事屯田,将张堪引水渠道,按其自然冲刷流势,加以疏浚宽展深挖,向东延伸,至今宝坻区(原宝坻县)城北与泉州渠衔接(即今之“百里河”的诞生),时改称渠河。后唐同光三年(925),大将赵德钧“开漕运盐”,将曹操之屯田灌渠(即渠河)向东延伸,穿新仓(今宝坻区(原宝坻县)城)而过(既原串城河),经今之口东、黑狼口、辛马头,过里自沽南洼、尔王庄洼入七里海,直达芦台镇。
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宝坻知县袁黄,为发展灌溉,由渠河之口东附近向东开挖引渠,经王补庄,汇鲍丘水东流,又经林亭口、小侯庄、顾庄子、小靳庄、葫芦窝至八门城入蓟运河。
清雍正四年(1726),为减轻渠河上游洪水下注淹田之苦,对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治,即西起通县窝头村,经香河县,并从该县七里庄入宝坻区(原宝坻县)境之马于庄北,再向东至宝坻区(原宝坻县)史各庄,全部宽展深挖河槽,加固双堤。史各庄以下裁弯取直,由原河绕宝坻区(原宝坻县)城北东行,改道县城南直行,经石桥村北直抵口东、王补庄与鲍丘河汇流。因该河治理后起自窝头村,故名窝头河。
20世纪50年代,宝坻区(原宝坻县)开挖北干渠,于史各庄乡郭杨各庄截断窝头河,香河以上河段逐渐淤废。1972年“引泃入潮”河道挖成后,又于史各庄乡褚庄村西将窝头河切断。今之宝坻区(原宝坻县)境内的窝头河西起褚庄闸,向东经宋辛庄、石桥、口东至王补庄与鲍丘河汇入箭杆河,长27公里,堤距40米至70米,堤顶高6米至5.5米,河底宽5米至14米,河底高程3.3米至-1.5米,设计流量20秒立方米。
形成变迁
水系变迁
潮白河上游有白河、潮河两支,白河古称沽水,潮河古称鲍丘水。蓟运河上游也有二源,一名州河,故称庚水;一名泃河,古称泃水。
公元前1万年以前的晚更新世,白河出山后向南流,经小中河,至通县北汇入永定河。潮河出山后向南流,循木林、杨各庄、古河道南下,从荆坨开始,循今鲍丘水故道东南流,于侯家营汇入蓟运河。公元前1万年~前3000年的早、中全新世,白河向东改道,潮河向西改道,二河行今潮白河谷地两侧在通县以东汇入永定河。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战国时(公元前476年~前221年),蓟运河支流泃水,由平谷经三河、宝坻,以下循今箭杆河河道,到张头窝北行今蓟运河河道,在宁河附近入海。
西汉时期(以元始二年公元2年为例),潮海海水向西北侵入,海岸线上升到宝坻附近,蓟运河支流庚水循今河道,在宝坻东南入海。
东汉时期(以永和五年,140年为例),鲍丘水(今潮河),从密云县城南下,在通县东转而东南流,经大厂至宝坻先后接纳泃水和庚水后,循原泃水河道流至宁河附近入海。
三国、西晋时(以魏景元三年262年为例),鲍丘水的河道仍同东汉,但在宝坻附近已有泉州渠、新河运渠从鲍丘水向南和向东分水。从此,蓟运河南与海河、东与滦河相沟通。北魏时期(以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为例),鲍丘水在顺义北纳沽水,在通县纳湿余水(今温榆河),在香河附近纳在宝坻附近接纳庚水和泃水后,循今蓟运河河道在宁河附近入海。水(今永定河),
隋大业八年(612年)、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宋政和元年(1111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时,鲍丘水均曾西迁行今北运河河道。
隋、唐时期,蓟运河又专为泃河和沽水(原庚水)所独行。西汉时期的沽水,从密云出山后,沿今潮白河河道南流,从燕郊附近别潮白河河道入今北运河。到隋唐时,则在潞县附近与潞河合,又纳鲍丘水入今北运河至天津。
明代时(以万历十年(1582年)为例),蓟运河仍同前,但鲍丘水仍有一部分余水,循今窝头河和箭杆河河道入蓟运河。天顺二年(1458年),始称蓟运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为了北运河的漕运,遏潮河(鲍丘水上游)全由密云县城南合于白河,从此鲍丘水又全部入北运河。
清代以来,蓟运河一直为泃河、沽河汇流后所经行,而潮白河由于康熙七年(1668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嘉庆六年(1801年)和光绪十六年(1890年)连续发生几次大水,造成下游地区的漫溢和决口,以致河道左右冲撞、摇摆不定。
民国元年(1912年),潮白河发生大水,在顺义县李遂镇决口,大水奔流东南,夺箭杆河入蓟运河,与蓟运河同流入海。1913年春为挽潮白河归运,乃堵复决口,但同年又遭洪水冲溃。1916年在决口处建一滚水坝,以便分洪入箭杆河,但1917年又遭洪水冲毁。1923年,在顺义县苏庄潮白河右岸建立进水闸,下挖引河入北运河。1925年,建苏庄拦河泄洪闸。1939年汛期,苏庄闸又被冲毁,洪水再次向东南窜流。1946年,在香河县潮白河右岸新辟牛牧屯引河,入北运河。潮白河素无自己的入海通道,历史上遇洪水时,除左串蓟运、右夺北运河外,只能靠七里海等洼淀存蓄。
干流形成
东汉以前,蓟运河主源泃泃河州河相汇后(张古庄以下),即漫流入淀,没有河道。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征乌桓(大本营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南),为利用河道将中原兵将、粮饷等军需运至无终(今蓟州区(原蓟县)),开挖了从青县至天津的平虏渠和从天津军粮城至宝坻区(原宝坻县)三岔口的泉州渠,同时又从泉州渠口东接,按州河、泃泃河汇后漫流自然冲刷形成的渠沟,加以人工疏导整治,开挖“新河”一条,经玉田、唐山、乐亭插入滦水(滦河),转输到今朝阳市西南。这条“新河”的西段即今蓟运河之最上段(亦即三岔口以东至八门城段)。
唐神龙二年(706),沧州刺史姜师度为了把每年从江南漕运到蓟州的数百万石粮饷由海运转为内河运输,减少海难,效魏武帝傍海凿渠之举,从曹魏“新河”下口(宝坻区(原宝坻县)八门城附近)乱流入海处,按其自然流势,筑以长堤,聚水入渠,形成河道入海。此为蓟运河的中下段,即蓟运河八门城至北塘入海段。至此,蓟运河全部形成。
名称变迁
蓟运河,明清时定名以前,名称多变,曾名沽河、蓟州河、运粮河、白龙港,庚水、泃水等,不一而足。概因蓟运河河道历史上与潮白河系的潮河、白河时分时合,在不同时期则或使用
潮白河系河道名称,或使用州、泃河名称。曾用名中,沽河是白河的故称,庚水是州河的故称(还乡河也曾称庚水),有资料称鲍丘水,则是潮河的故称。也有资料称北塘河,系以其河口地命名的。
白龙港,为旧地名,在蓟州区(原蓟县)南,是州河、泃河汇流处,因而得名。
只有明清以后,这条河道稳定后,才有逐渐有了蓟运河的名称。系因上游通过古蓟州[蓟州区(原蓟县)],又是古代漕运航道,而命名。同理就有蓟州河、运粮河的名称。蓟运河名称使用的时间,《海河志》称在明天顺二年(1458年),《宝坻县志》称始于清代。
航道航运
航道治理
唐代,军需物资由南方运达天津军粮城,再沿海北上,自北塘海口入鲍丘水(蓟运河),转运渔阳。唐神龙三年(707年),沧州刺史姜师度在海河与蓟运河之间开平虏渠(今金钟河故道),抵达天津的粮船不再走海路,而沿新开渠道入蓟运河北上,直抵渔阳,保证了水运的安全,蓟运河成了重要的军事供给转运路线。辽运河开通后,取代了州河及下仓至小河口的蓟运河段的航道,缩短40里的航程。
到了元朝,因中、下游淤积严重,疏浚频繁,得不偿失,漕运仍沿用州河。蓟运河枕山而下,河道曲折,沙土淤积,船只经常受阻。下仓至蓟州城,河路80余里,淤浅35处,明清两代多次疏通清淤。明天顺二年(1458),复由北塘海口开引新渠,转天津粮船直达蓟州,并立下三年一疏淤的制度。清定都北京后,为满足京城和马兰峪陵寝官兵人役物资消费、军需供应,更加重视州内河道的整修,派要员通查可达蓟州的运粮水道,令沿河道府、州、县挑挖河道。
清康熙四十年(170D,河水过浅,行船困难。清乾隆三十年(1765),水源枯竭,连年淤塞,官运物资的漕运被迫改为陆运。民国年间,每年6~9月为涨水期,河道全部畅通,冬、春为减水期,行船十分困难,全年通航时间约258天。涨水期,下仓至白龙港河段,水面宽13.8丈,水深0.75丈;上仓至下仓河段,河道弯曲处,水面宽4.5~10.5丈,最浅处水深0.21丈,船只可达县城南五里桥,其下游2里处的蔡庄子是外港停舶民船场所,少则十几只,多则上百只,进出物资均在此装卸。减水期,上仓至下仓的河道,只可通航吃水0.12丈、载重15吨的民船,上仓成为减水期民船的航行终点,两岸缓坡是良好的停船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内的内河运输处于时运时停状态。1958年,县人委制定重新开辟北起溵溜,经上仓南到新安镇的68公里河道通航的规划,在上仓设立航运站,有职工51人。1958~1960年,县内通航里程50公里。1960年,于桥水库建成蓄水,蓟运河道水位过浅,船只通航受阻。1961年,航运站迁到下仓。1970年代初,由上仓向南尚有船只通行。
水运历史
蓟运河,古称北塘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行洪、排沥、航运、灌溉等多功能河道。早在唐朝时期即用于漕运,素称运粮河,由天津直沽经宝坻区(原宝坻县)上溯至蓟州区(原蓟县),得名蓟运河。自唐代至清代,蓟运河曾漕运华北、东北官用物资并转运调运朝廷御用俸饷。明天顺四年(1460),蓟运河攒运粮食24万石。自清康熙二年(1663)起,清皇室建马兰峪陵寝,建筑材料和官兵匠役用粮也通过河道运到蓟州。当时陵寝官兵人役及绿旗兵丁一年所需立方米.6万余石,将山东漕运粟米照数截留,以原船自天津卫运至新河口,自新河口拨天津红驳船150只运至蓟州五里桥。
民国时期,县内的水路运输,对物资的进出口和集散仍起重要作用。每逢夏秋涨水期,来自天津的杂货、北部山区的水果外运,全都依靠水路运输。城南蔡庄子为主要码头,船只有时直达三岔口。1939~1940年,侵华日军在白龙港拦河下桩,限制船只往来,使一向以水运为业者失业。
1958~1960年,水运承担了县内沿河地区的生产生活用品的运输任务。1960年,货运量2.49万吨,周转量196.79万吨公里。
后由于公路、铁路相继发展,运输条件的改善,蓟运河的漕运逐渐减少而终止。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蓟运河干流,从九王庄至防潮闸长157公里,两岸堤防总长319.33公里。右岸堤防156.63公里;左岸堤防162.7公里,(其中蓟州区(原蓟县)宁河区(原宁河县)之间的55公里一段在河北省玉田县境内)。
蓟运河河身多弯曲,多处对头弯,坡度平缓未治理段河槽纵坡1/30000~1/60000,行洪期为半地上河,九王庄至河口段河宽为60~100米,安全泄量为400立方米/秒,小河口至江洼口段设计行洪能力454立方米/秒,有深水河槽,主槽宽80米,行洪滩地宽500~2500米,左岸沿深水河槽上口筑有护麦埝,护麦埝外侧至行洪滩地边缘筑有遥堤,行洪滩地内多属耕地,有部分苇田、村庄行洪时需采取应急措施,为此水利电力部曾颁布过《关于蓟运河小河口至江洼口段1978年度汛措施的通知》,河北省、天津市防汛指挥部制订了关于该段度汛协商纪要。
江洼口至阎庄段设计行洪能力仍为454立方米/秒,主槽宽80~120米,行洪滩地宽2000~3500米,左岸沿深水河槽上口筑有护麦埝,护麦埝外侧至行洪滩地边缘筑有遥堤,遥堤与护麦埝间有耕地约6万亩,村庄47处均在宁河区(原宁河县)境内。在1973年根治海河时期对北岳庄蓟运河大弯道进行了治理。
阎庄至防潮闸段在1973年根治海河时期该段为重点治理段,阎庄设计水位3.72米(黄海基准高程,本段下同),设计行洪能力为1188立方米/秒,相当于二十年一遇标准,设计河底高程-5.42米,河底宽度80米,河槽边坡1∶4,河底纵坡1/10000,至宁河区(原宁河县)黄姑庄以下渐变为平坡,河底高程为-6米,河底宽度至汉沽区营城以下为120米。设计堤顶高程5.42米~4.2米,堤距300米,堤顶宽度阎庄至船沽为8米,船沽以下为6米,迎水坡比1∶3,背水坡比1∶4。对张家庄蓟运河大弯道进行整治工程。并在原防潮闸上另辟直段直接入渤海湾,同时在入海口建新防潮闸。1976年唐山、丰南发生7.8级地震,对蓟运河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尤以宁河区(原宁河县)、汉沽区段为重,在宁河区(原宁河县)、汉沽区境内蓟运河上公路桥、生产桥断裂坍塌,老防潮闸被震毁,新防潮闸受灾严重。堤防断裂下沉,最大裂缝宽达1米多,普遍下沉1.5~2米。1977年至1981年连续五年进行恢复,1987年,实测阎庄至新防潮闸段左堤高程3.91~3.06米,与设计高程仍差1.51~1.14米。右堤高程3.73~4.2米与设计高程差1.69~0米,两堤均没有达到设计高程。随后至1990年前,为了加固堤防,宁河区(原宁河县)左堤做浆砌石护坡9处,总长4.263公里,右堤12处,总长3.489公里。汉沽区左堤浆砌石护岸4处,总长1.589公里,右堤浆砌石护岸5处,总长2.642公里。
阎庄以上蓟运河段落尚未进行全面治理,1982年至1984年马营至小高庄段长8.3公里,出现大堤横向裂缝67条,其中缝深贯穿地面以下14条。小高庄至八门城段长40公里,出现大堤横向裂缝34条,较严重的8条,如冯庄子扬水站西北裂缝深达7.4米,缝上口宽20厘米。经现场多次勘测调研,认为石化引水工程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松散地层压缩,地面下沉而发生地表裂缝,从而发展为大堤裂缝。并建议采取四项处理措施:①对大堤裂缝进行逐条开挖、回填、夯实,对较大裂缝增设三七灰土心墙。③由马营至八门城全段,上段复堤7.5公里,下段采取加戗堤。③在无滩地弯道险段做砌石护坡共10处。④逐年进行压力充填灌浆直到密实度达标为止。在1982年至1990年用度汛工程费,对蓟运河左堤蓟州区(原蓟县)段做浆砌石护坡12处,总长2.92公里,复堤18.8公里。右堤宝坻区(原宝坻县)段干砌护坡3处,总长300米,浆砌石护坡9处,总长1714米,浆砌石墙3处,总长1760米。
涵闸工程
红旗庄闸(黄旗庄闸),1958年5~10月建于天津市蓟州区(原蓟县)黄旗庄泃河河道上,名为黄旗庄拦河闸,后更名为红旗庄拦河闸。设计、施工单位均为蓟州区(原蓟县)水利局。主要用于蓄水灌溉。在1984年因工程陈旧进行改建,为开敞式,共25孔,单孔高3米,宽2米,闸门为平板钢闸门,采用消力池消能。设计上游水位12米(大沽),设计下游水位7.7米,设计过闸流量350立方米/秒,校核过闸流量830立方米/秒,启闭型式为门吊车一台,启闭能力为6吨/台,设计蓄水量6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88万亩,后于1989年河北省三河县在泃河中游建错桥拦河闸,致使红旗庄闸的调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蓟州区(原蓟县)灌溉受到一定的制约。
辛撞节制闸,建于蓟州区(原蓟县)辛撞庄,所在河流为泃河,设计与施工均为蓟州区(原蓟县)水利局,施工期为1972年10月至1973年6月,主要用于调洪,为涵洞式水闸,共6孔,单孔高4米,宽3米,闸门型式为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设消力池消能,设计上游水位11.82米(黄海高程),设计下游水位9.71米,设计过闸流量250立方米/秒,校核上游水位12.41米,校核下游水位10.05米,校核过闸流量控泄250立方米/秒,启闭机为电动卷扬机共6台,启闭能力30吨。
山下屯节制闸,建于蓟州区(原蓟县)山下屯州河河道上,为蓟州区(原蓟县)水利局设计并施工,施工期1974年至1975年6月,用于蓄水灌溉。水闸型式为开敞式,共6孔,单孔高5米,宽5.44米,闸门为钢丝网水泥膜形闸门。消能型式设有消力池。设计上游水位10.5米(大沽高程),下游水位10.25米,设计过闸流量200立方米/秒。校核上游水位11米,设计过闸流量250立方米/秒。为油压启闭设备,启闭力为20吨/台,共6台。
杨津庄节制闸,建于蓟州区(原蓟县)杨津庄,所在河流为州河,设计与施工均为蓟州区(原蓟县)水利局,1978年6月竣工,主要用于蓄水灌溉。水闸型式为开敞式,共5孔,单孔高5.8米,宽7米,闸门为钢结构弧形闸门,设计上游水位10.3米(大沽高程),设计下游水位10.2米,设计过闸流量400立方米/秒。启闭机为电动共5台。工程效益:设计蓄水量8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实灌面积17万亩。工程管理:设杨津庄闸管理所,职工总数10人,其中行政人员3人,工人7人,上级领导单位为于桥水库管理处。
丰北闸,建于宁河区(原宁河县)丰台镇北,还乡新河右岸,还乡河故道进水口处。1973年建成,主要用途通航灌溉,水闸结构型式为钢结构开敞式,闸门为钢平板闸门,共1孔,单孔高7.1米,宽8米,设计闸上水位4.85米(黄海基准),设计过闸流量80立方米/秒。启闭设备为电动卷扬机1台,启闭力为32吨/台。
魏甸闸,又称小新河防洪闸,建于宁河区(原宁河县)小新河下口入还乡河分洪道处。1973年建成,主要用于防洪、排沥。水闸结构型式为涵洞式,闸门为钢平板闸门,共6孔,单孔高4米,宽3米,设计闸上水位4.4米(黄海基准),设计流量150立方米/秒。电动直升启闭机6台,启闭力为20吨/台。
蓟运河防潮闸,有新、老闸之分,老闸由于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丰南县发生7.8级大地震全部震毁,现只有蓟运河防潮新闸。蓟运河防潮新闸,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北塘镇北蓟运河入渤海湾处。设计与施工均为天津市根治海河指挥部承办,建成日期1974年7月,主要用途,泄洪排沥、防潮蓄水。泄洪流量1200立方米/秒,相应闸上设计水位2.14米(黄海高程,本闸同),闸下设计水位1.91米,挡潮蓄淡最高蓄水水位2米,正常蓄水位1米。该闸系开敞型,井柱桩基础,分离式底板,闸孔12孔,其中中孔8孔,两端各有边孔2孔,中孔闸门尺寸8×9.5米,底板原设计高程—6米;边孔闸门尺寸8×7.5米,8×4.75米,底板原设计高程-4米,-1.25米。闸门为上、下扇直立钢闸门,闸门顶部设计高程3.5米。防潮闸左侧建有船闸,设计标准按300吨级,最高通航水位2米,最低通航水位-1米,闸门为横拉式,闸室长130米,闸室宽10.6米,闸室底板设计高程-3.5米。闸体两侧设有鱼道,由于上游之淡水补充不足,引鱼、过鱼受到限制。防潮闸上游一侧设有公路桥,设计标准汽13—拖60,桥面高程4.5米,梁底高程3.9米,桥面宽6米,桥长130米。防潮闸下游一侧设有工作桥,设计桥面高程4.5米,梁底高程3.9米,桥面宽4.5米,桥长130米。
1976年唐山、丰南大地震,致使防潮闸受到严重震灾,大闸两端桥头堡倾斜,闸底板脱落,机架桥、岸墙、工作桥、船闸及其附属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影响正常运行。1977年进行震毁修复并对闸底板进行过静压灌浆处理。1984年至1986年又对深孔闸底板进行静压灌浆,1987年再次进行高压定喷灌浆。运用原则:汛期闸上一般控制水位0.5米,超过时提闸放水。汛后闸上正常蓄水位1米。防洪效益:年泄洪量6.33亿立方米。1977年8月2日,闸上水位1.71米,闸下水位1.41米,过闸流量1590立方米/秒,为历史最大泄流流量。
滞洪工程
青甸洼蓄滞洪区,位于蓟州区(原蓟县)城南,东边为州河,西南边为泃河,北边以5.5米(黄海)等高线为界,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设计蓄洪水位5.5米(黄海),设计蓄洪量1.833亿立方米。青甸洼内含本洼和东、西、南、北洼。本洼面积32平方公里,设计水位下蓄水量为0.709亿立方米;东、西、南、北洼面积118平方公里,设计水位下蓄量为1.124亿立方米。青甸洼运用原则是:当泃河上游洪量大于校核流量1080立方米/秒时,由引泃入潮分泄830立方米/秒,其余由泃河辛撞闸下泄。当上游泃河水位继续上涨时,由南周庄闸向青甸洼分洪。当九王庄水位达9米(大沽),且泃河水位继续上涨时,再由邵庄子闸向青甸洼分洪。当泃河洪水流量达到1330立方米/秒时,由辛撞闸上破堤向青甸洼分洪。分洪顺序为先本洼,再其它各洼。青甸洼历史上就是蓄滞泃河、州河洪水并使之错峰的洼淀。建国后,党和政府立即进行蓟运河治理。1950年,由华北水利工程局施工,开挖由焦康庄至八台港的潮白新河,从而使潮白、蓟运河分流,减轻了蓟运河的洪水灾害。同年春,由蓟滦河务局设计,并会同天津、唐山、通县三个专区及军工单位共同进行整理潮白河下游工程及蓟运河系复堤抢险工程。唐1山专区蓟州区(原蓟县)、宝坻、宁河等七县于1951年春、秋两季出工,对蓟运河系部分堤段进行复堤及抢险,经过治理蓟运河九王庄保证流量可达300立方米/秒。1951年对嘴头泄洪闸进行改建(民国年间为一小型3孔石桥闸,最大过水流量30立方米/秒),改建后,其过水流量达到100立方米/秒,至70年代此闸一直为青甸洼主要排水设施,以后随着南周庄闸和邵庄子闸相继建成,以及洼区电力排水设施的增加,该闸已基本不再使用。
盛庄洼,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原宁河县)和河北省玉田县境内,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设计蓄洪水位4.4米(黄海),设计蓄洪量0.26亿立方米,其中在宁河区(原宁河县)境内面积1平方公里,蓄洪量0.027亿立方米。盛庄洼蓄滞洪区是蓟运河综合治理防洪体系的组成部分,1970年由水电部牵头,天津市、河北省、水电部十三局等单位参加,组成蓟运河补充规划小组,该组于1972年编成《蓟运河干流治理规划补充报告》,划定盛庄洼为还乡河分洪道的蓄滞洪区。还乡河分洪道起自还乡河下游九丈窝,东南行穿丰台与西棘坨之间,至裴庄与津唐运河相汇,至阎庄入蓟运河,全长32.5公里。还乡河分洪道在玉田县北单庄按十年一遇洪水670立方米/秒标准开挖,设计水位4.97米(黄海),至西魏甸村汇小新河,流量增至686立方米/秒,在裴庄汇津唐运河洪沥水,至阎庄流量为734立方米/秒。分洪道于1972年10月开工,至1973年5月竣工。遇超标准洪水,可向盛庄洼及于蛮铺洼分洪。盛庄洼运用原则:当九丈窝以上来水超过670立方米/秒,九丈窝分洪闸水位超过4.92米(黄海)且继续上涨危及堤防安全时,则利用九丈窝分洪闸向盛庄洼分洪。
拦蓄工程
于桥水库,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原蓟县)城东,坝址坐落在蓟运河左支流州河出山口处,坝址区地层为震旦纪标准层蓟州区(原蓟县)统雾迷山灰岩。于桥水库控制州河流域面积2060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96%。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06亿立方米。州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境内,流经遵化、蓟州区(原蓟县),于宝坻区(原宝坻县)北九王庄与蓟运河右支流泃河相汇,入蓟运河入海,全长48.5公里,最大过流量400立方米/秒,上游主要支流有沙河、黎河、淋河。由于汇水面积大,且域内常为暴雨出现地段,历年多在暴雨出现的七、八月份形成洪峰,加之河道狭窄,泄洪不畅,几乎年年洪水泛滥成灾。据《顺天府志》和《蓟州志》载:水灾时,曾出现“民有父子相食者”的悲惨状况。千百年来,州河两岸人民饱尝了水灾之害,早就盼望彻底根治。
海子水库,是平谷区(原平谷县)最大水库,位于韩庄乡海子村东北,距县城15公里,座落在泃河主河道上。1959年初建,1968年续建,1974年扩建,总库容1.21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43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养鱼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库。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赛艇、皮划艇项目比赛在此举行。
邱庄水库,位于河北省丰润区城北20公里的左家坞、黄昏峪两乡与遵化县交界处。因水库大坝建在邱庄附近,故名邱庄水库。1959年11月始建,1960年建成。水库大坝建于还乡河中上游,胡岩山与果峪之间,汇水面积525平方公里,总库容2.04亿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930米,最大坝高28米,初建时坝顶宽7米。坝左端为放水洞,最大泄水量为252立方米/秒。库区水面向左右延伸,形如一对牛角。1966年至1968年间,又在大坝左岸续建了溢洪道,最大泄洪量3373立方米/秒。由于水库坝基渗漏严重,蓄水量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设计效益。1977年3月开始对大坝进行加高和防渗加固,1984年底竣工。
般若院水库,位于唐山市遵化市城东北10公里、蓟运河支流州河支流沙河上游峡口处,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于1972年7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按现状调度运行时的保坝标准,水库总库容545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585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5.6万亩。
水电工程
引滦入津工程完成后,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天津市水利局、天津市电力开发公司、蓟州区(原蓟县)人民政府共同集资,在于桥水库兴建一座水力发电站,以充分发挥水库的兴利效益。于桥水库电站设计由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1985年完成工程初步设计补充报告,1987年12月完成技术施工设计。选定设计水位条件:电站发电最高水位21.16米。电站运行最大水头13米,最小水头7米,设计水头9.4米。建筑物等级:电站厂房、混凝土压力管及尾水渐变段工程等级为4级建筑物;压力引水道、压力引水洞、泄水闸工程等级为Ⅰ级建筑物。电站土方工程用机械施工,在1986年3月15日至4月完成。尾水池、尾水渠于1986年11月11日至12月10日完成。放水洞改造于1987年5月19日至11月21日竣工。电站主副厂房围封混凝土分期浇筑,厂房顶部用桁架钢梁,大型混凝土槽板全部用预制吊装,厂房内设备吊装使用厂房内吊车安装,电站全部工程于1986年6月破土动工,1988年12月工程结束,历时2年半。
灌溉工程
引河灌溉。1958年开始兴建州河和泃河两项引水灌溉工程。1975年州河引水灌溉工程建成,自山下屯村西引州河水至科科村,沿辽运河故道南下至下仓,灌溉沿线翠屏山、礼明庄、上仓、杨津庄、大堼上、下仓等7个乡10万亩农田。州河引水渠全长40公里,最大过水流量50立方米/秒。泃河引水灌溉工程于1958年在桑梓乡红旗庄建了拦河闸,引泃河水经西旅庄至黑豆河全长7公里,过水流量5立方米/秒。灌溉桑梓、西塔、刘家顶、尤古庄、侯家营、东施古等6个乡的5万亩农田。1983年进行改建,在改建后的红旗庄闸下,建橡胶坝1座,以提高泃河水位,引水灌溉。改建后的泃河引水灌溉工程,可使桑梓、刘家顶、西塔、侯家营、尤古庄等乡7.5万亩小麦灌两次水。1969年,开始建漳河引水工程,次年建成,于山下屯引州至漳,灌溉青甸洼内漳河两岸5万亩农田。上述引水工程均以民办公助方法配套渠系工程,形成自流灌区。
水库灌溉。于桥水库位于蓟州区(原蓟县)山丘区的于桥盆地。于桥盆地东临出头岭、龙虎峪,西界凤凰山、翠屏山,北依六子山、桃花山,南靠塔山、丘子峪,总面积250平方公里。沙河、黎河、淋河、果河、州河流入盆地,汇水面积2060平方公里。工程由河北省主持兴建,原设计主要是拦洪灌溉,1959年12月开始施工,1960年完成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坝顶高程27.38米,总库容1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量2.05亿立方米。从1976年5月到1981年又进行了大坝加固和泄水洞的基础处理,并配套兴建了溢洪道工程。从建库到1980年共拦洪19次,1969年至1980年累计蓄水量22.4亿立方米,除支援城市用水外,平均每年灌溉农田31.95万亩。1982年至1983年,天津市在兴建引滦入津工程中,对于桥水库又进行了扩建,实施了加高坝顶、加固坝基、截渗等工程措施,总库容由13亿立方米增加到15.5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由2.05亿扩大到3.85亿立方米。水库除保持防洪和农业供水功能外,主要已变为引滦入津调蓄水库。
海子水库灌渠,包括总干渠,干渠和支渠三个部分。原总干渠建于1960年,从主坝北头至分水闸由东往西,总长573米,过水流量8立方米每秒,是下游干渠与水库之间的枢纽工程。由海子水库初建工程指挥部负责设计和施工。1971年扩建,过水流量12立方米每秒。1987年在溢洪道正西利用水库扩建工程中的倒虹吸工程重新修建一条总干渠,与旧总干渠的下游渠段衔接,总长835米,其中旧总干渠287米。原总干渠上游渠段及其建筑物作废。新总干渠为矩形断面,两侧直墙为块石水泥浆砌,渠底是混凝土浇注。渠底纵坡为1/1000的的渠段有548米,底宽6米,渠深2.3米;渠底纵坡为1/2000的渠段有287米,底宽6米,渠深2.7米。过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比扩建前的旧总干渠过水量增加7立方米每秒。海子水库灌渠的总干渠分水闸下曾建3条干渠,即“三·八”渠、北干渠和南干渠。“三·八”渠和北干渠建于水库之前,引泃河河套基流水灌溉洵河北岸农田。水库建成后都改为海子水库干渠。80年代,水库灌渠只保留北干渠和南干渠,“三·八”渠由干渠降格为支渠,仍从总干渠引水。
流域概况
蓟运河位于滦河以西,潮白河以东,由泃河、州河、还乡河和还乡新河,组成一单独入海水系。泃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将军关外;州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罗文峪;还乡河发源于河北省迁西县新集镇,均处于燕山山脉南麓。总流域面积1028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42%,平原占58%。山区地质构造属燕山纬向构造体系,平原地质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流经地区蓟州区(原蓟县)因地处燕山向风坡,据1957年至1984年统计,汛期降水量平均值为566.3毫米,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汛期降水主要集中的时段,在一般年份蓟州区(原蓟县)汛期降水量多于中下游沿河地区。流经行政区划分属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