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
蒲慕明,1948年10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ul Licht杰出生物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人物经历
1948年10月31日,蒲慕明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
1949年,母亲带着蒲慕明和他的姐姐,从南京的下关乘船到武汉,然后到了广州,再从广州坐船到台湾。高中就读于台中第一高级中学。
1966年,考入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校期间,在老师李怡严的鼓励下,翻译了美国核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的《汤普金梦游记 : 近代物理探奇》。
1970年,本科毕业之后赴美留学。1971年作为在美华裔留学生参加了保钓运动
1974年,获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系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普渡大学生命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
1976年9月,申请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生物物理系,被录用,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1981年,被派遣赴中国大陆,为北京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交流项目开办的讲习班授课,教授神经生理学与细胞生物学课程,这是他离开中国大陆32年后第一次回来。
1984年,受聘兼任北京清华大学生物系系主任(至1986年)。
1985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系任教授(至1988年8月)。
1988年7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系任教授(至1995年12月)。
1988年到1991年,参与筹备香港科技大学,并负责生物学科发展、招聘人才等工作。
1996年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系任Stephen W. Kuffler讲座教授(至2000年10月)。
1999年11月27日,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任期至2008年12月)。
200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0年9月,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1933级讲座教授。
2002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部主任。
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1年,作为《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研究》的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获得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任科技部重大科学问题导向“973计划”项目“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首席科学家。
2012年,任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脑功能联结图谱”首席科学顾问。
2014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
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2016年6月7日,获得格鲁伯(Gruber)神经科学奖。
2017年,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蒲慕明在神经轴突生长的导向、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元电活动对突触功能的调节等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发现,推动了神经生物学的发展。他建立了生物物理学和细胞生物学多种新颖实用的实验技术。
1974年,他首先对生物膜上膜蛋白的侧向扩散性进行测量,定量计算出生物膜的粘度。他为此测量所建立的“光漂白”技术至今仍是测量细胞内蛋白质运动速度的标准方法。
他在神经生长和轴突导向研究领域做出了多项重要发现,如发现胞外电场会影响神经生长的方向,神经生长锥在突触形成前就会进行神经递质释放等。
在突触可塑性领域,他于1993年首先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快速地强化突触传递效能等。在突触传递效率的可塑性方面,他确定了能引起突触效能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减弱所需的突触前、后神经元相关放电的具体时间窗,被广泛称为“依赖于放电时序的可塑性”,推动了神经生理学与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
人才培养
1981年起蒲慕明积极投入协助恢复和建设中国生物科学研究的工作。1983年至1986年蒲慕明博士参与筹建清华大学生物和生物工程系,并任首届系主任。1988年至1991年蒲慕明一同参与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并负责生物学科发展、招聘人才等工作。
蒲慕明坚持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本土性,注重有利于科研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体制改革的科研创新文化建设,倡导建立一个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批评的科学交流态度”、“紧迫与宽松”相结合的科研环境。
蒲慕明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注重结合高水平研究培养后备创新人才,切实做到从各个方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提高他们出国做博士后的回归率。首先引进了国际惯用的“thesis committee”,开设高质量的研究生专业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课程。在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的同时,鼓励研究生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做对社会有贡献的有识之士。
截至2010年,蒲慕明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培养的学生如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蒲慕明的父亲蒲良梢是上海交大机械系航空工程组的第一届毕业生,曾任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逢甲大学航空工程学系系主任;前妻胡文真是德州安德森癌症医学中心的肿瘤科教授;妻子丹扬是美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神经递质分泌、突触可塑性分子机制、视觉系统信息编码等;大女儿蒲艾真是美国社会活动家,并被2012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最具影响力时代百大人物;小女儿蒲婷是2018年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天堂堵塞》的影片编辑,影片关注的是一位有抑郁症的艺术家。
科研轶事
他有一封写给自己实验室研究生的电子邮件,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在该邮件中,他不无担心地表示,如果没有重大改变,蒲慕明实验室将不再是学生们最想加入的第一流的实验室。他认为,每周在实验室工作50个小时,是一个一般成功的年轻科学家最少的工作时长。他希望,每一位实验室成员在实验台前集中精力工作的时间,每天不少于6个小时,此外阅读文献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他自己的整个工作生涯几乎都超过这一工作时长。
人物观点
在西方,有人不相信科学和科学家,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和科学家跟大众沟通不足,没有告诉大众自己在追求什么,没有告诉大众自己的追求中什么是对社会有利的;另一方面,科学家的不足在于,他们更看重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
“西方针对于科学研究的视角,主要是基于个人兴趣的驱使,这跟中国是不一样的。”蒲慕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科学的看法有一种利他性,对科学的追求可以产生很多‘溢出’效应。在国内,我们更多强调科学家负责任的精神,强调科学家应该追求以何种方式造福社会,这是另一种方法论。”
人物评价
蒲慕明对中华民族有着执着的深厚感情,积极致力于科研文化的建设,擅长于融中西方文化为一体,为中国科研体制的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蒲慕明在神经生物学的研究中发明和发展了一系列新理论技术,创造了神经生长中对导向分子的反映,并阐明了神经生长进行方向决策时细胞类的信号传导机制。在过去20年发现了神经营养因子可以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也对神经信号的时间信息存储机制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这些工作对理解神经环路的发育机制,大脑如何储存长时间记忆以及如何修复脑神经损伤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求是科技基金会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08:5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