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苗
石蒜科葱属植物
蒜苗别名青蒜、蒜毫,属于石蒜科葱属一年或两年生植物蒜(Allium sativum L.)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食用部分主要是鲜嫩的叶片与叶鞘,叶呈现宽条形至条状披针形,扁平;花葶实心,圆柱状,中部以下被叶鞘,花为淡红色,花被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花期为7月。
植物学史
起源
蒜已经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最早的分类学家认为大蒜属于地中海地区的一个品种,而近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大蒜的栽培起源于欧洲南部和中亚地区,1935年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Vavilov)认为大蒜原产于中亚西亚一带。
传播
在中国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通过“丝绸之路”将大蒜引入陕西关中地区,后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和欧洲引进一批大蒜品系,在上世纪80年代后从澳洲、美洲、欧洲等地引入新品系,在中国南北地区普遍栽种。
在9世纪时大蒜传入日本,16世纪前叶传播至非洲和南美洲,于18世纪后期在北美洲开始栽培,已经传遍世界各地。
记载
蒜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蒜,荤菜也”,《齐民要术·种蒜第十九》中记载:“蒜有胡蒜、小蒜”,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小蒜,中国初唯有此,后因汉人得胡蒜于西域,遂呼此为小蒜以别之,家蒜有两种,根茎俱小而瓣少,辣甚者,称为小蒜,而根茎俱大而瓣多,辛而带甘者,葫也,大蒜也。
形态特征
蒜属于浅根性作物,没有主根和侧根的分别,其根从蒜瓣的茎盘上发生,根长25-30cm,根系横向开展范围小,主要分布在以茎盘为中心,半径15cm的地方。
蒜的鳞茎单生,呈球状或扁球状,一般由多数小鳞茎组成,外为多层鳞茎外皮包被,外皮为白色或紫色,膜质,不裂。
蒜叶呈宽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比花萼短,宽约2.5cm。
其花梗纤细,比花被片长,小苞片为卵形膜质,花色淡红,在内轮的花被片为卵形,长约3mm,外轮的呈卵状披针形,长约4mm,相比内轮较长,花丝比短花被片短,花丝与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内轮的基部扩大后两侧具齿,外轮为锥形,子房球形,花柱并未伸出花被。
分布范围
全球范围内约100多个国家(地区)种植蒜,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埃及、乌兹别克斯坦、西班牙、美国等国。大蒜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山东、贵州、广东、四川等省份。
生长习性
蒜苗是一种耐寒性蔬菜,喜冷凉的气候条件,植株在低温长日照的条件下完成花芽分化,在温暖的长日照下抽生蒜薹,形成鳞茎。蒜幼苗期可耐-7℃的低温环境,适宜在12-16℃,土壤pH值5.5-6.0,地块疏松肥沃、通气良好、保水保肥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大蒜花不育,利用无性繁殖器官蒜瓣进行无性繁殖。
人工繁殖
大蒜主要利用鳞茎进行无性繁殖,为提高产量减少病害,可用气生鳞茎和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繁殖。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蒜苗可进行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种植栽培的土壤应以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更利于大蒜的生长发育。
秋播的蒜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一般为10-15cm,使得地面平整,土壤疏松,后进行整地做畦,提前施入基肥。这样翻耕后有助于土壤保墒和增加土壤通透性,可为帮助蒜吸收养分创造有利条件。
而春播蒜的地块,要在入冬整地,施肥,翻耕,耙平,以使地块较好的积蓄水分,杀灭病原菌,疏松土壤。
播种
蒜苗播种一般土壤深度为3-5cm,其播种方法有插种,即瓣种插入土中后覆土踏实,其还可用开沟播种的方式,即用锄头开一条沟,将种瓣点播进土中,后进行覆土。播种覆盖后可轻度踏实,浇透水,以防止干旱,后在土上覆盖两层稻草或其他保湿材料。
秋播的大蒜,以畦作为主,有利于灌冻水和越冬管理,可将畦宽定为1.5-2m,东西向延伸。春播的大蒜既可垄作,也可畦作,畦作可提高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做畦方式不同,可平畦播种,高垄播种,地膜覆盖畦播种等方法。
水肥管理
在蒜苗幼苗前期可适当控水,可以松土保墒,土壤过干时浇水。在越冬前,灌大水1次。在第2年春季幼苗返青期浇1次水。花茎伸长期时,要保证水分充足,尤其在遇到干旱时应及时补水浇水。蒜薹采收前3-5天停止浇水。
若以采收青蒜为目的,可在幼苗出土3-6cm或幼苗长到2-3片叶时,对幼苗施加尿素或复合肥等速效肥,每隔7-10天施1次,连续2-3次。
病虫害防治
蒜在种植栽培中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锈病和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葱蓟马、潜叶蝇、葱地种蝇等。
若在生产中蒜苗发生叶枯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丙森·多菌灵或代森锌等进行防治。紫斑病可用氟啶胺悬浮剂+苯醚甲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每隔10-14天喷1次。在锈病发病初期可选用丙森锌、氟硅唑乳油或世高(苯醚甲环唑)等化药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喷药。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植病灵、吗啉胍·三氮唑等喷雾防治,每7-10天喷施1次,连用2-3次。
若发生虫害葱地种蝇,在成虫盛发期,可用敌百虫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共喷2-3次,喷药时药剂应喷在植株全株及周围土面上,防治幼虫可用阿维菌素或噻虫嗪等稀释液对植株进行灌根处理。葱蓟马发生,应在1-2龄若虫期进行施药防治,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或氯氰菊酯等,在清早露水未干时喷施,在收获前7-10天停止使用。潜叶蝇发生为害,可用灭蝇胺、氰戊菊酯或吡虫啉等喷雾防治。
适时采收
蒜苗的采收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或需要陆续分批进行,一般当蒜苗具有4-5片嫩叶、苗高20cm以上时就可以采收。在气温适宜、肥水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播种后50天左右即可采收。蒜苗收获时一般采用挖收法,一次连根挖起,去除根部泥土和下部黄叶后,扎成小捆上市。采收较早的青蒜也可以用割收法,第一次采收就像割韭菜一样收割蒜苗,具体方法是在离地面1cm处用刀割苗。刀割一茬后,待刀伤愈合后及时追施适量尿素,养好下茬青蒜。第二次采收时再用挖收法,连根挖起。
主要优良品种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蒜苗是蒜发育到特定时期的青苗,食用部分主要为鲜嫩的叶片和叶鞘。蒜苗既可以作为配料,同时它也具有蔬菜的功能。新鲜蒜苗富含大量的大蒜素、叶绿素、维生素C、蛋白质、粗纤维、糖、氨基酸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的营养组分,同时作为香辛类蔬菜含有独特的含硫化合物等风味物质,口味鲜香,味道独特,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特色蔬菜。
药用价值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青蒜,即蒜叶,能入药,其药性辛、温,具有醒脾气、消谷食的功能。
相关产业
有100多个国家(地区)种植大蒜,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埃及等国家。中国大蒜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尤以金乡县最多,其次为河南中牟县、杞县等地区,从省级行政区来看,山东、河南、江苏稳居前三位。中国大蒜产业总体发展平稳。由于中国多数地区都适宜种植大蒜,一年中南北地区的大蒜上市时间错开,基本形成了周年均衡供应的产销形势。
中国是大蒜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出口量排名世界第一,主要以外销新鲜蒜苗及出口蒜头为主。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蒜出口多达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2020年出口量为223.20万吨,出口金额为202546万美元。随着大蒜栽培面积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大蒜种植和生产区。
相关对比
大蒜、蒜苗、蒜黄、蒜薹都是蒜不同生长期的各种蔬菜和调味品,蒜的鳞茎被称为大蒜,在无光时生长发育的黄色的苗被称为蒜黄,蒜薹是蒜抽薹时的花茎,而蒜的幼苗被称为蒜苗。
蒜黄
蒜苗生长在无光的状态下,颜色将会呈现出黄色,而被称为蒜黄,与青绿色的蒜苗相比,只有颜色不一样外,营养成分并无明显差异。
蒜薹
蒜薹是蒜的花薹,又称蒜毫,是抽薹大蒜品种在生长过程中长出的花茎,花茎长 60 -70 cm,花茎顶端有上尖下粗的总苞,总苞内有花序,总苞和花序部分被称为薹苞,而花梗部分称为薹梗,即为蒜薹,属于非叶光合器官。蒜薹在中国分布广泛,在南北方均有种植栽培,是中国贮量最大、 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营养功效等。
大蒜
大蒜的鳞茎呈球状或扁球状,一般由多数肉质、瓣状的小鳞茎紧密地排列而成,而外面则是被数层白色至带紫色的膜质鳞茎外皮
相关研究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青蒜苗外部生长量显著下降,光照强度越低,青蒜苗株高、假茎长及假茎粗越大,可能是青蒜苗对弱光胁迫产生一种生理适应反应,植株鲜重、干重及干鲜比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说明光照强度的增加有利于青蒜苗干物质的积累,对青蒜苗的产量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资料
蒜 Allium sativum.植物数据库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9 09:26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