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属(学名:Allium L.)是石蒜科下的一个属。多年生草本,绝大部分的种具特殊的葱蒜气味;具根状茎或根状茎不甚明显;地下部分的肥厚叶鞘形成鳞茎,鳞茎形态多样,从圆柱状直到球状;须根从鳞茎基部或根状茎上长出,通常细长,在有的种中则增粗,肉质化,甚至呈块根状。叶形多样,从扁平的狭条形到卵圆形,从实心到空心的圆柱状,基部直接与闭合的叶鞘相连;花两性,极少退化为单性(但仍可见到退化的雌、雄蕊);花被片6,排成两轮,分离或基部靠合成管状;雄蕊6枚,排成两轮,花丝全缘或基部扩大而每侧具齿。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多棱形或近球状。
植物学史
传统上,因其子房上位等特征,葱属被置于广义百合科,而在早期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基于其伞形花序结构和总苞结构等特征,葱属也被划分至狭义石蒜科。随着植物分子系统学的发展,Fay、Takhtajan、APG等根据分子系统学证据,将葱属置于葱科中。最近的APG IV系统则将其划归至石蒜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
草本,绝大部分的种具特殊的葱蒜气味;具
根状茎或根状茎不甚明显;地下部分的肥厚叶鞘形成鳞茎,鳞茎形态多样,从圆柱状直到球状,最外面的为鳞茎外皮,质地多样,可为膜质,革质或纤维质;须根从鳞茎基部或根状茎上长出,通常细长,在有的种中则增粗,肉质化,甚至呈块根状。叶形多样,从扁平的狭条形到卵圆形,从实心到空心的圆柱状,基部直接与闭合的叶鞘相连,无
叶柄或少数种类叶片基部收狭为叶柄,叶柄再与闭合的叶鞘相连。
花莛从鳞茎基部长出,有的生于中央(由
顶芽形成),有的侧生(由侧芽形成),露出地面的部分被叶鞘或裸露;伞形花序生于花莛的顶端,开放前为一闭合的总苞所包,开放时
总苞单侧开裂或2至数裂,早落或宿存;小花梗无关节,基部有或无小苞片;花两性,极少退化为单性(但仍可见到退化的雌、雄蕊);
花被片6,排成两轮,分离或基部靠合成管状;
雄蕊6枚,排成两轮,花丝全缘或基部扩大而每侧具齿,通常基部彼此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有时合生部位较高而成筒状;子房3室,每室一至数胚珠,沿腹缝线的部位具蜜腺,蜜腺的位置多在腹缝线基部,蜜腺的形状多样,有的平坦,有的凹陷,有的具帘,有的隆起等等,
花柱单一;柱头全缘或3裂。
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多棱形或近球状。
产地生境
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泛北区以及季节性的干旱地区,少数种类分布在南半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生于干旱地区的种类较多,但有的种类则生于荫湿的沟边林下或多水的草甸上。
生长习性
路莹等研究表明,葱种子萌发受盐浓度的影响较大,盐浓度越高对葱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越明显。但外源NO浸种可促进盐胁迫下的葱植物种子萌发,且浸种时间较长,低浓度
NO促进葱种子萌发的效果越明显。苗春乐等研究发现,沙葱种子在
NaCl浓度小于100毫摩尔/升时易萌发。此外,葱种子萌发还与土壤类型有关,不同类型土壤种植沙葱由低到高的出苗率顺序为壤土、下砂上壤土、砂壤土、上壤下砂土、砂土,即砂壤土种植沙葱的萌发率最高,壤土最低。
严子柱等研究表明,播种密度对沙葱株高和叶产量的影响明显,但对葱茎粗的影响较小,并以5厘米×15厘米播种密度的产量最高,葱属植物的播种密度大则可影响其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其产量;影响葱属植物株高的气候因子主要有气温、最大风速、空气相对温度和水汽压等,地表温度、气压、蒸发量和平均风速也有一定影响,葱茎粗受最大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的影响较大。气候因子对葱株高和茎粗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说明,气候因子对葱属植物生长影响较大。影响葱属植物优质高产的最大限制因素是病毒病,且该病对不同葱属植物的感染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刘红梅等研究发现,葱极易感染且对病毒十分敏感,受危害较重,而洋葱则对病毒的敏感性较差,不易被感染。该研究结果对葱属植物的保护、有效控制其病毒感染和保证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
主要价值
葱属类植物多被作为蔬菜、药用和观赏植物,同时在农业、养殖业及医药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该属的不少种类可以食用,有的种类已作为蔬菜长期广泛栽培,如蒜、葱、韭、藠头、洋葱等等。有的种类亦可作药用,如薤白、蒜、韭、葱等等的鳞茎或种子。
陈祥友等研究发现,葱干、洋葱干和鲜洋葱中含有35种元素,其中,以钡、铜、锂、锰、镍、磷、锶、锌、铈、钾、硼、铁、镁、钙和钠等元素的含量较高,且不同葱类植物所含的主要元素基本相同,但野葱中的有些元素含量远高于家葱。徐景华等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大蒜、洋葱和葱中对人体有益的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铅、锂、镉、铬等对人体有害元素的含量较少。
参考资料
Allium L..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 Kew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