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港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港口
董家口港是位于青岛市南翼的黄岛区琅琊台湾的港口,靠近青岛市与日照市分界,隶属泊里镇。董家口港近海自然水深平均-15米,距岸1000米水深可达-20米,是天然优良深水港,港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35.7公里,泊位数112个,建成后总吞吐能力将达到4亿吨。
历史沿革
2009年3月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5月底,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在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至2009年底,中心路全线贯通,疏港一路、子信路计划2010年底开工。11月26日上午,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路基一期工程启动仪式在青岛董家口港区举行。
2010年6月25日,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工程建设合作协议。
2013年3月9日,国家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的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青岛港集团矿石码头工程竣工验收会在青举行。经过与会专家领导一致同意,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接卸码头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2018年12月7日,在青岛港2019年国际原油贸易发展大会上,举行了青岛董家口原油库建设开工仪式。
2022年11月26日,青岛港董家口原油商业储备库(二期)正式投产,24座10万立方米浮顶油罐启用,新增库容240万立方米。
2023年8月21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交通运输厅、青岛海关、山东海事局、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组成省验收组,对董家口港华能码头二期工程D8、D9泊位及大唐码头二期D20、D21泊位进行验收,同意正式对外启用。8月29日,经山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央驻鲁口岸检查检验单位验收,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唐码头二期D20、D21泊位和华能码头二期工程D8、D9泊位符合对外启用条件,批准其对外启用。
2024年9月9日21时许,40万吨级大矿船“远谷海”轮靠泊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万吨级码头,青岛港迎来第400艘40万吨级大矿船靠泊。9月10日消息,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第二座40万吨级码头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届时铁矿石接卸能力将提升1600万吨。11月28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12万吨级油品码头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规划定位
定位
(1)战略定位
董家口港区是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依托。
(2)功能定位
董家口港区是国家枢纽港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简称“一枢纽两中心”)。
董家口港区规划了“三纵三横”的集疏运系统,并有连接港区与广阔经济腹地的多条铁路线,2009年开建的围绕董家口港区形成网格放射型的集疏运格局。
功能
规划开发建设6个大型开散式码头,董家口港区内的重要工程之一——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45万吨级油码头正在建设之中。同时,其后方是约8.7平方公里散货作业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散货作业区。优先启动的大宗散货区与液体化工品区共分配了13个泊位,均有足够的运量保障,尚余33个泊位,包括4个40万吨以上的大型泊位,为未来可持续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港区内的山东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LNG项目分三期建设:
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按总体统筹控制计划确定,工程达到首船接气条件,2016年可达产。
二期建设规模为500万吨/年,供气能力67亿方,2016年建成投产。
三期规模1000万吨/年,供气能力135亿方,2018年建成投产。
项目在2013年9月20日接收来自中东卡塔尔的气源,11月30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北最大的天然气站。届时,青岛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将实现海陆双气源,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
发展规划
根据港区战略发展研究,港区建设将分三个阶段进行,至2030年港区总吞吐量将达到19200万吨。
第一阶段(2010—2015)
以“为胶州湾干散货迁移与临港产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为导向,初步建成铁矿石、原油、煤炭等大宗散货的海运直达、中转联运运输体系。
第二阶段(2016—2020)
以“建设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为导向,初步确立董家口港区散货中转枢纽港的地位。
第三阶段(2021—2030)
以“建设融综合物流、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临港工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国际化港口”为导向,发展临港工业,完善现代港口产业体系。以铁矿石、原油、煤炭等大宗货物的集散与中转为抓手,以稳定的航线为基础,形成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环渤海湾乃至全国的港口布局与功能。
发展理念
创新“董家口模式”,高效开发建设
董家口港区作为国家枢纽港--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何种开发模式至关重要。青岛市委市政府,借鉴参考了世界地主港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结合国情和青岛实际,在强化政府管理和公司制管理两种形式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将其有机融合起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青岛港口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即“政府主导、公司市场化运作”的地主港模式
“政府主导”:建立一个高效的运作体制。青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一级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将规划、发改、国土、口岸、海洋、港航、海事、“一关三检”等20多个涉及港口发展的职能部门纳入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统一协调相关行政资源,为港口发展提供软、硬环境支撑;另一方面与入港企业签订《管理公约》,在项目入驻、防止恶性竞争、服从港区管理、遵守有关法律规定等方面加以规范;主导编制各种专项规划,主导港区内道路管网、防波堤、航道、雷达导航等重要公共系统的开发建设,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港区开发建设,减轻了企业投资压力,提高了基础设施配套的统一性和全局性。真正实现统一领导管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开发建设、统一招商宣传,实现港区可持续性发展
“公司市场化运作”:成立真正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主导的港口公共服务企业——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公司,通过开展土地、资本和项目运作搭建起港口市场化运作平台,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董家口港区通过初期实践验证该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和可操作性,已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并被列为全国首个“地主港”的创新试点。
在这种模式下,港区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开创了全国乃至世界同类港口快速发展的先河。仅用80天,长约10公里的港区南北中心路即全线贯通;施工引堤开工仅210天即突破千米,创全国同类建设新纪录;疏港铁路、道路管网、防波堤、航道、填海造地、雷达导航等重要基础设施均全面启动并完成前期工作;港区第一个40万吨级矿石码头已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底进行试靠泊;鲁能码头5万吨和3.5万吨两个
通用泊位将于2010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中石化LNG、新加坡万邦集团、香港现代货箱公司、南方矿业公司、大唐电力集团、青岛港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港区开发建设得到多家金融机构认可,并形成“银团”支持,已签订贷款总额达300亿元。
3-5年内,港区20平方公里启动区域将率先投入运营,初期完成的6个泊位将全部按照“董家口地主港模式”运营,实现“一枢两中心”的战略定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引擎。
到2014年9月25日,董家口完成投资330亿元,疏港铁路获批。
开港情况
昔日荒芜的海边,如今变身大港口,这个当年平静的小渔村,已经被勾画出国内第一深水大港的雏形——董家口港。截至8日,港区陆域回填及场地平整3000亩以上,土石方挖运超过1000万立方,陆海域征迁补偿约59050亩。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超过100亿元,入驻港区企业方面投入已超过160亿元,两个泊位已经投产,提前2-3年实现开港。 记者8日在青岛董家口港区看到,港区建设如火如荼,海上最大基础设施东西防波堤工程主体已完成,西防波堤施工引堤全线贯通。疏港铁路路基一期工程已全面开工。青岛港口 “一湾两翼”整体布局的南翼——董家口港区,是国家批准建设的最大深水港,拥有广阔的后方陆域、自然水深,规划有世界最大的散货泊位和油品泊位,其后发优势十分明显。 青岛董家口港区以建设保税物流园区为基础,建立大宗物资能源交易中心为依托,通过建设矿石、原油及液体化工、天然气三个交易平台,实现由传统意义上的码头装卸向建设物流交易为主导的新型港区的转变。开工和确定入驻项目总投资额超过400亿元,拟入驻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青岛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和港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充分发挥港区资源和后发优势,谋划和推动港区各项工作。在未来2到3年内,董家口港区将努力建设大宗散货交易中心和能源储运中心,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生态低碳港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推动临港产业发展,构筑港城一体化新格局。
争议话题
与董家口港区一界之隔便是日照市的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占地12000亩,其中长达7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沙质细润、海水洁净,被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这里的沙滩被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称为“夏威夷所不及”。
日照市区距董家口港区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日照当地人士担心有两点,一是海洋污染对森林公园及沙滩造成永久性伤害;二是青钢、化工园区投产后会产生的烟气量和持续异味会飘落日照。此地冬季多刮东北风或西北风,董家口港区正好在日照市区上风口。
2012年9月,青岛钢铁搬迁董家口公示出来后,日照市环保局随即提出异议,认为这一搬迁工程将对日照市尤其是北部地区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实际上自董家口港开建以来,日照市已不止一次向山东省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予以制止。山东省方面和国家部委层面未有对此事下明确结论。2010年3月国家环保部曾给董家口港下达《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称:“在未取得我部环评批复前,不得擅自恢复建设。”201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的第二个月,该码头即宣布“试运营”。
与此同时,针对山钢在日照建精品钢基地,青岛也有企业表示担忧,精品钢基地环评公示期间有两家黄岛区(原胶南市)茶叶企业持反对意见,认为精品钢投产将对黄岛区(原胶南地区)的茶叶生产造成污染。
2012年11月15日,山东省环保厅在济南山东大厦召集两地政府和环保局召开协调会,商议共同发展协同环保,会议期间两地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协调会并未消弭双方的矛盾,会后,日照市环保局方面再次表示,青岛同意不同意都不影响我们反对青钢搬迁董家口,这个影响无法弥补。
2013年1月26日,环保部官方网站公布2013年1月“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审批意见的公示”,其中青岛港集团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是“拟退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最新进展
作为“超级巨轮”靠泊的主港湾,董家口港开启了中国港口的“大船时代”,逐步成为面向世界、辐射内陆的国家枢纽港和国家级大宗干散货商品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凤凰青岛11月23日从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了解到,依托董家口港,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科学规划,累计完成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440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港口物流、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国际深水港、循环经济区、绿色新港城是董家口经济区的品牌定位,通过打造国际深水港,董家口正在绘制港口经济“新蓝图”。
国务院已正式下发《关于同意山东青岛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这标志着董家口港拿到了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这张“通行证”,对于青岛逐梦世界级大港、发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节点和支点作用,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商务部副部长万德仕表示,“董家口港口岸获批后,公司很多业务可以在董家口一站完成,通关效率、工作效率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意味着国际航行船舶会在董家口港停靠,也为吸引更多的投资方打下了基础。我们一个月就接卸了7艘40万吨矿石船,这对青岛港来讲是有史以来靠大船最多的一个月。”
筹建国内最大的“矿石超市”
港区已建成泊位26个,年吞吐量过亿吨,港区内40万吨级矿石码头,是世界上最大的矿石接卸码头,配备了4台世界上最大的卸船机,单机单爪装卸量80吨,每小时装卸效率可达3500吨,在“供给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董家口港正在进行深度产业转型升级,筹建国内最大的“矿石超市”,探索矿石交易新模式,依靠软硬件的支持而延伸出的港口经济全产业链,由单一到多元,多增长点共同发力带给董家口港更多的可能。
万德仕介绍,港口不仅进行接卸、堆存,还相应配置船代货代、保税仓储、期货交割、混配加工、运输配送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成为贸易商就地选购交易的平台。这就释放了港口的活力,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实现集群式落地
立足港口优势和产业基础,董家口经济区按照“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思路,将产业发展重点确定为打造“四大中心”和“四大基地”,并提出了各个产业发展的关键链条及相关重点企业,进一步细分了招商范围和目标,为产业招商指明了主攻方向。
董家口经济区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军表示,“传统的招商是‘捡进篮子都是菜’,项目规模小、产业种类多,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无法形成产业优势,我们因地制宜选商,选择产业龙头项目,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以大项目带动形成大产业,促使产业链纵向延伸,实现集群式落地效应。 ”
在新材料基地,针对已开工建设的海晶化工、青岛碱业等项目,董家口经济区集中力量引进了投资103亿元的益凯新材料项目,它将使用青岛碱业的产品苯乙烯作为原料,生产高性能复合橡胶新材料,对形成新材料基地的产业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董家口经济区集聚了益凯橡胶新材料、双星绿色轮胎无人化示范基地、阳煤新材料等一批科技企业,青岛润亿清洁能源、中法水务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以及青钢、冷链物流等多个百亿级大项目。按照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链条设计,多种业态可以实现互补共生,形成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发展系统,带动区域经济阔步前行。
参考资料
董家口港开工建设.青岛市情网.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家口原油库开工建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0: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