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乡
落星湾
原陕西省岐山县落星乡。位于秦岭脚下,石头河穿流而过。历史悠久,源于三国时期。
原陕西省岐山县落星乡。位于秦岭脚下,石头河穿流而过。历史悠久,源于三国时期。
原有落星乡政府,落星初级中学。
右:石头河水库
●在距今1700年前那个闻名天下的历史时期,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峙成了结束三国鼎立的标志,在这场对峙中,诸葛亮和司马懿分别代表的两大阵营一亡一兴。而这兴亡的征兆,便是司马懿看到的那颗轰然坠地的巨星;●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存放着一颗“落星石”,据说,这就是诸葛亮的“将星”;●虽然诸葛亮“将星”之说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五丈原旁落星村的名字却在典籍中屡屡出现。
“蜀相西驱十万来,秋风原下久徘徊。长星不为英雄住, 夜半流光落九垓。” (唐·胡曾,《五丈原》)
“顾瞻三辅间,势如风卷沙。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宋·苏轼,《怀贤阁》)
“当时不是长星坠,席卷中原未可知。”(宋·蒋子奇,《五丈原怀古》)
历史上,有不少凭吊、缅怀诸葛亮的诗词,从这些诗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经常会提到一颗“星”,一颗与诸葛亮有关的星的陨落。这些诗人们同时提到这颗星,并非巧合。相传,当年诸葛亮的中军帐就设在五丈原南端的“豁落城”,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隔渭河南北对峙,后死于这里时,有一颗陨星滑落,并且就落在“豁落城”的东南方向,于是在五丈原的东南方便有了这样一个地方——落星湾。
落星湾,是一个地理名称,行政归属于现岐山县安乐镇,落星湾范围内包含洪沟村和落星堡村两个乡村。由太白山发源的石头河在此与五丈原冲击出一个弯道,南北狭长,东西短,从高空俯瞰犹如一弯月牙,故称“湾”。而取名为“落星”,却与传说中的诸葛亮“将星”的陨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诸葛亮庙中的落星
从古至今,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向来是人们凭吊孔明、拜谒武侯之处,庙内殿宇楼阁,古柏森森,自然景色与人文故事交相辉映。庙中有一亭,古朴雅致,清式建筑,六角攒尖顶,此亭之中摆放的便是传说中诸葛亮去世时落下来的陨星。
这颗陨星石镶嵌在一个青砖垒砌而成的框架中,框架北面书写着“落星石”三字,南面便是这颗“落星”。
在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姚让利,身为中国国际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五丈原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主任、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副馆长的他对三国文化,尤其是诸葛亮其人其事有着14年的研究,发表或出版了多篇(部)与之相关的论文和书籍。
姚让利向记者介绍道,这颗“落星石”整体呈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上大下小,而且石面坑洼不平,石面颜色为土黄色,可能是尘埃或氧化的痕迹,里面是灰黑色,整个石头最长部分108厘米,最宽部分48厘米,最窄处35厘米,重约1吨,最有意思的是这颗落星的形状与五丈原的地形非常相似,如同一个俯卧的琵琶。
翻阅一下有关陨石外貌特征的描述,因陨石在大气中燃烧磨蚀,形态多浑圆而无棱无角,石头表面布有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凹坑,即熔蚀坑。单从这颗落星石的外貌特征来看,与陨石比较近似。
“这颗落星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放在诸葛亮庙的呢?”记者问。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和我的研究,落星石自唐初五丈原诸葛亮庙初建,便存在于庙中,只是当时并未做妥善保管只镶嵌在一堵墙内,诸葛亮庙后来又经元、明、清几朝的九次大修,在清代的一次大修中,才专门盖了一个亭子存放落星石,建国后,庙宇内外也经过了多次修葺,但基本保存了清式的建筑风格。”姚让利说道。
站在这块蕴含着特殊意义并历经历史沧桑洗礼的“落星”前,仰望着它的斑驳,感受着它的神秘气息,不少信奉武侯的游人都会对它顶礼膜拜,但是也有很多喜欢三国文化的游人会发出感叹,这颗“落星石”真的与1700多年前诸葛亮的死有关吗?
“豁落城”里的传说
出了诸葛亮庙往南3公里,便是五丈原的最窄处,东西宽仅50米,南北长500米,两边皆是深沟,唯南边一细项与棋盘山相连,棋盘山即秦岭余脉在此的一个山头。在此便可见到一座南北堡的城墙遗迹,墙高约3米,城堡南北筑有城壕,壕宽约3米,深约6尺。
姚让利告诉记者,这座城相传便是诸葛亮的中军帐,后人把它叫做“豁落城”,因城残破不全且曾有诸葛亮的“将星”陨落,故名“豁落城”,当年诸葛亮羽扇纶巾,坐帅帐中,指挥战事。新中国成立前,城堡北部存有武侯祠庙,今已毁坏,但遗迹可见。
据岐山政协文史委编撰出版的《岐山文史资料》记载,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城中出土过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
诸葛亮在此“豁落城”中指挥若定,据载,司马懿便在渭河北岸土塬的三刀岭上扎寨,与五丈原南北对峙。诸葛亮为逼司马懿出战,送给他一身女人衣服,讥其胆小如妇人,司马懿老谋深算,忍辱不发,身着女装,在此台向对岸的诸葛亮拜谢,故名“拜相台”。
如今,在三刀岭上仍旧有“拜相台”古遗址,成圆锥形土台,人工夯筑,高约6米,底径13米,是当年司马懿的拜将台。
落星堡村的池塘
从“豁落城”沿盘山公路而下,在一条名叫“曹斜”的通村公路上,继续往南5公里左右,便来到了落星堡村,相传这里有一个池塘便是诸葛亮的“将星”陨落之处。
在落星堡村村委书记李拉成和原落星乡文化站站长付世荣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该村一处叫三官庙的地方,此处与曹斜路的直线距离只有300米左右,晴好的天气里,站在三官庙的一个土堆上向西北方向眺望,“豁落城”清晰可见。
在三官庙旁边有一个较规整的长方形凹地,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70多米。李拉成和付世荣告诉记者,这个长方形凹地原来是一个池塘,在他们小的时候,池塘内蓄满了水,清澈见底,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将其放水填平了,早些年,听村上一些如今已过世的老辈人说,当年诸葛亮的“将星”便是陨落在这个池塘当中。
付世荣说,他当年还曾在这个池塘里见过一个2米多高的黑色大石头,表面坑洼不平,村里有几位生于清朝末年的喜欢研究三国文化的老先生告诉他,那块大石头就是诸葛亮的“落星石”,但是也在后来的“农业学大寨”中不知去向。
在当地,有些村民说,是陨石落下时将这里砸了一个大坑,后来村民便蓄水当做池塘用;也有村民说,当年这里就是一个池塘,陨石落下时就砸在池塘当中。
但是历史的真实究竟如何?付世荣当年所见的那块黑色大石头到底与现存于五丈原诸葛亮庙的“落星石”到底有无关系?这些疑问都已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村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千百年以来口口相传的故事。
现在,落星堡村以及整个落星湾的人都相信,“落星”这个地名的由来与三国时诸葛亮的死有关,并且也是在诸葛亮死后这里才叫“落星”,一直沿用至今。
付世荣告诉记者,据他考证,在诸葛亮率领蜀军驻扎于五丈原之前,这里只是一片河滩,没有几户人家,所以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地名,诸葛亮在此与司马懿做长期打仗的准备,所以分兵屯田,五丈原和其脚下的土地才逐渐有了生机,而诸葛亮死后,流落在此处的蜀军也在这里变成了农民,他们为了纪念自己的丞相,把这里叫“落星”。但是,付世荣所研究的史料中,最早出现落星名字的时间,应该是在明代。《岐山县志》载,“落星里始建于公元1599年明朝神宗年间”,明朝之前的文字记载他没有查到,这些推测也仅仅是一个猜想。那么,落星到底是因何得名?又在何时得名的呢?
永不殒落的明星
拨开历史的迷雾,在史海中,我们依稀可以找一些有关“落星”的文字记录。
陨石和陨石雨现象首见于《春秋》,文献记载,公元前645年12月24日,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城北,陨落5块陨石。
古籍《七国考》中载,公元前368年在今陕西省内降下一次铁陨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落铁陨石记载。
《法苑珠林》记载:“唐贞观八年十月丙申后,汾州并州文水县两界,天大雷震空中,云内落一石下,大如碓咀,脊高腹平,其文水县丞张孝静同汾州官同奏。”
《宁夏新志》载:“明洪武间,指挥徐呆厮出兵河套,地名梧桐树。一日午间,有一大星坠于河中火发延及岸上,营中军人有被伤者。”
回到诸葛亮“落星”的记载。
在晋朝孙盛著写的《晋阳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
三刀岭与豁落城隔渭河南北相对,但并非南北垂直,豁落城位于三刀岭的稍偏西南方。孙盛在记录星“自东北西南流”时,如果是站在司马懿魏军的方向,自然吻合。
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这里司马懿看到的“大星”是坠于西南方蜀营之中,恰好与三刀岭和豁落城的地理位置相吻合。
在唐代初房玄龄的《晋书·帝纪第一》中也有如下记载,“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
《晋阳秋》的“良史”地位,在学界仍有争议;《三国演义》是小说,其细节的历史价值还需探讨;而在《三国志》中,没有任何关于这星的记载;《晋书》编撰于此事发生后的近400年以后,不排除受民间传说和其他书籍记载的影响。
以上的分析,或许可以推测,在诸葛亮死时,恰巧有陨星落下,但是否就是现存与五丈原诸葛亮庙的“落星石”或是当年付世荣所看到的黑色大石头,已不可考;但是如果说,这就是诸葛亮的“将星”确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但是,把当年可能存在的陨星滑落与诸葛亮的辞世相联系,从这一点可以肯定,古人对这位“千秋名相”具有无限追思和崇敬之情,而诸葛亮也在此实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愿望。
正如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系主任高强所说:“落星之说应该是后人为诸葛亮附会的,但这也因为诸葛亮本人的睿智和功勋,是后人缅怀他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化,这种文化和真正的历史又是很难分割的,在千百年的发展当中已经转化为另一种历史,而这种历史是后来人们认为应该发生的,就如,诸葛亮死时人们认为应该有一颗他的星星陨落。现在我们不能像学术研究一样去刻意追求历史的事实,因为老百姓宁愿相信落星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不断用诸葛亮的精神去激励后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26 22:4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